美文网首页综艺咖创造101
《创造101》除了“女团”,还“造”了什么?

《创造101》除了“女团”,还“造”了什么?

作者: 邱小贤儿去哪了 | 来源:发表于2018-05-29 23:41 被阅读52次

现如今网络综艺发展如火如荼,网络综艺市场正朝更加精细化和精品化方向发展。并且其作品数量、质量上也在不断提升。此外,在营销、内容变现、付费模式上现如今的网络综艺节目也在不断创新。而《创造101》作为中国首部女团青春成长类网络综艺节目,无论是赛制、模式还是节目理念上,都遵循了互联网时代下的青年文化和偶像定义,打破以往选秀节目的传统,将更多选择机会留给观众,以开创“中国顶尖女团”为理念,提供最宽阔开放的舞台,让国内女团以此为契机得到更长远的发展。针对《创造101》等网络综艺发展,北京大学还专门在5月14日召开了专题研讨会。那么最近全网大火的《创造101》,除了创造“中国第一女团”,它还“创造了”什么?

“女团困境”下的崛地而起

就国内娱乐歌舞团体本身而言,国内女子团体相比于男子团体而言一直处于低迷状态,甚至不少面临解散的尴尬局面,大陆女团培养机制、后期运营及产业配套各个层次都不受重视,女团“造星之路”亟待发展。

在国内女团长期低迷的状态下,腾讯视频率先关注女团培养及发展,立志发掘并打造互联网文化中的女团新势力,让观众近距离了解女团的成长。《创造101》便应运而生。它在这个产业大背景下借着综艺节目的形式探讨中国女团的未来,节目上线后首播播放量1.9亿,在网综中轻而易举获得第一名,比第二名高出近3倍。

此次腾讯此次《创造101》相较于众多此前网络综艺节目而言,该节目是引进的韩国大型选秀综艺《produce 101》,拥有正规版权与制作团队,并且被很多人定位为爱奇艺《偶像练习生》的接档节目。在《偶像练习生》在开播过程中拥有超高人气及收视率。所以紧随《偶像练习生》步伐,腾讯顺利蹭上了一波流量热度,众多媒体等都是将《创造101》当做女版《偶像练习生》来评价,并且《创造101》中的女团练习生也被看做是男版的某位“偶像练习生”。腾讯集团跟随“练习生”话题热度趁热打铁,为《创造101》的开播创造了一波巨大的流量。

《创造101》的“女团打造”路径及模式

引自韩国型真人选秀节目《Produce 101》的《创造101》,通过对101位练习生发布不同任务考核,前期经导师判断将其划分为A.B.C.D.F五组,后期则由全民创始人即大众网络投票决定排位。此种网络综艺选人模式主要是把不同公司、不同练习生的辛苦从幕后拉到台前,通过节目诠释了练习生的真正概念及练习生选拔的具体流程。除了“女团造星”外进一步展示出众多练习生背后的辛酸和残酷。通过新的模式,增强了观众的好奇心与关注度。同时通过诸如微博、小红书、QQ音乐、腾讯视频等各方合作平台吸引大众关注《创造101》,并制造话题。同时,由黄子韬担任女团发起人,张杰、陈嘉桦担任声乐导师,胡彦斌担任唱作导师,由罗志祥、王一博担任舞蹈导师,明星导师阵容强大,并且导师粉丝及关注度众多,可以充分发挥明星导师的流量效应。

更重要的是,《创造101》选取的女团练习生签署公司不同,其知名度大小,基础素质及条件不同。比起全明星阵容的网络综艺或者素人参与较高的网络综艺而言,《创造101》的练习生背后诠释了一类人的发展状态,很多观众很容易在某些练习生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比如“农村姑娘杨超越”便代表了一群地位出身不高,但是愿意不断努力,并且性格比较直率、可爱的人物设定,从而获得众多关注。总之,研究认为《创造101》成功之处在于选择权逐渐由导师过渡到观众,观众在节目中的权利受到重视,因而自身关注度与参与度极大,从而无论收视率及品牌打造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不是原创,但更会包装

在节目引入及本土化建设方面,虽然购买了同类韩国节目《produce 101》的版权,原创性可能较之同类国内网综节目仍然不高。但是,通过引入进行本土化内容创新做到了极大优化。例如对A班人数限制、battle环节、F班淘汰、多次分班考核、由导师考核逐渐过渡到观众评分点赞等。让观众深刻感受到《创造101》的选拔更加具有公平性和可看性。并且通过不断更改的挑战模式,让观众加深对于101女团成员的认识,丰满了女团人员形象。比如强东玥battle Yammy就让众多观众对两人好感倍增。而且通过此类方式能不断在社交网络上制作相应话题,扩大宣传受众,也更适合中国国内观众的口味。

同时,《创造101》进入门槛高,女团资源良好。根据官方发布,在《创造101》节目筹备之初,走访了国内外400多家团体,在13000多个女生,选拔出最终登上节目的101位女生。这些女团练习生来自国内43家不同的娱乐经纪公司。“女团培养系”作为产业发展,其自身资源、条件成为其发展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市场竞争条件。而通过层层选拔从而登上的女团练习生们的综合素质较高,因而产业制作内容质量较高,更会吸引观众的目光,推动流量发展。

在内容制作方面,《创造101》节目制作及后期阵容强大。导演来自湖南卫视《歌手》核心团队,无论是音响、舞蹈,还是剪辑、摄影、后期都阵容强大。节目场地的舞美设计、舞台布置相比于其他国内网综也要精美不少。

故事叙述完整而又温情,“真人秀”更突出“真人”。回归到《创造101》的个人上,持续留在《创造101》的舞台上是其内心最真实、最强烈的诉求。同时,“女团养成记”中的温情感人故事众多。成为练习生的女团成员也并不是都是完美的。比如不敢在公众面前唱歌的李子璇、虽然不是标准女团长相仍然被大众喜爱的高秋梓等。她们的出现,让观众更加感到真实性和亲切感,同样也紧扣女团“逆风翻盘,向阳而生”的节目理念。正能量的氛围让很多观众在有些片段感动到热泪盈眶。同时,对于“女团造星”进行深入探讨。女团一直是国内娱乐行业之痛,《创造101》节目中多次对于我国女团建设往何处去等问题进行探讨,并且前期推出宣传片《女团》,这些都体现出一个综艺节目的责任担当。

原创IP“大首发日”宣传营销,推动品牌打造

作为腾讯视频本年度强力推出的网络综艺,在《创造101》首播期间,腾讯视频推出“大首发日”通过线上、线下的情感联动,试图让《创造101》节目理念变得真实可感。

这种“仪式感”营销,主要是用于《创造101》品牌打造首发的预热推广。通过线上、线下一系列创新营销推广活动,拉动年轻粉丝与节目的距离,传播出正能量及女性奋斗自强的精神核心。鼓励更多的普通女孩像“101女孩”一般,怀着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在青春岁月中绽放理想,以梦为马。

《创造101》立足于女性青春主题的奋斗历程,目标人群主要为年轻女性群体。推广口号为“青春的梦在青春做完”。同时,在“大首发日”活动期间,还推出了线上线下活动。在线下,在北京地区进行连续7天的“101路晚班梦电车”免费送年轻女性回家,准时晚上八点发车,为正在北漂奋斗的年轻女性送去温暖,传达节目女性拼搏向上的品牌精神。线上腾讯视频持续推出“我的少女梦”H5,内容传播方面,通过探讨少女类故事话题制造社会传播效果。宣传平台方面,主要通过腾讯视频、QQ音乐、微信、小红书等大流量入口推进,覆盖至亿级的流量受众。并且通过会员福利、打造优质内容,通过分享效应及互动传播,推动《创造01》全网大热。

广告植入+品牌建设的“双赢”理念

网络综艺节目的实质仍属于通过全网打造,吸引流量,通过广告等品牌合作,实现流量变现。但是以往的网综、电视综艺节目的广告植入都十分生硬,为了“设置广告而设置”。而《创造101》品牌节目气质广告实现了深度融合,不但使广告品牌深入人心,更推动《创造101》自身品牌建设更具有丰富性。

广告形式除了传统的品牌标板、“开关板”之外,还有应援视频、“休闲时刻插入”等形式。除此之外,为了契合《创造101》节目本身的正能量、女性奋斗等主旨,该节目在与品牌赞助方的广告内容结合上都以此为主题,进行设计,使原本的广告植入生动起来。

同时,针对不同的练习生风格进行广告定制拍摄。由于各个练习生性格迥异,风格差异大。在广告内容的创作上具有更大的创造空间。例如针对oppo的广告,不同的练习生通过展现自我风格及已有人设从而展现出oppo手机不同的产品风格及特性。通过这种方面,定制不同风格的广告,一方面推动相关合作广告品牌价值多方位体现,另一方面,通过定制化的广告形式进一步凸显选手的形象特点及人格魅力,推进节目节奏有序开展并且以这种定制广告方式,练习生人格形象更加丰满,粉丝点赞及应援更加强烈。从而达成节目品牌打造与广告品牌宣传的双赢。同时针对定制化的广告形式,在练习生的选择上能够保证不重复选择。按照“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原则进行广告品牌打造。而在相关公演中的胜利也可以推荐相关代言人进行广告拍摄,更能刺激练习生自身的拼搏与努力程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创造101》除了“女团”,还“造”了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xmz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