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宋丨无双甪直保圣寺

作者: 云起龙飞 | 来源:发表于2021-12-08 19:23 被阅读0次

    相对于周庄和同里,甪直的知名度就小了些。苏州甪直古镇胜在人少,但是就是在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古镇深处,却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却有唐宋物质文化遗迹,有对中国农耕文明起过及其重要影响的人物,有对中华民族教育起过重要影响的近代人物。

    到过甪直古镇的游客也许对保圣寺还有点印象,从甪直古镇西门到石雕塑“甪端”广场,沿河道到石拱桥“香花桥”,站在高高的小桥上,可以看到小巷尽头的保圣寺。

    保圣寺是一座著名的千年古刹,普通游客游览保圣寺,如果对佛教艺术不感兴趣,几分钟就可以游完;如果要仔细游览欣赏,或许要一个小时。

    保圣寺原名保圣教寺,创建于梁天监二年(公元503年),是“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最盛时据称殿宇5000多间,僧众千人,范围达半个镇。 但到了元末又再衰颓,明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重新振兴,当时规模有200多间建筑,保持了一流寺庙的格局,时称江南四大寺院之一,堪与杭州灵隐寺媲美。

    现在的保圣寺可以说一半寺庙一半园林,里面还有几座名人的墓。以及四株百年枸杞,三棵千年银杏和一株百年古紫藤,这也是保圣寺内的古木三绝。

    跨过保圣寺的山门,院内花坛铺地,松竹婆娑,寺内没有几个游人,显得异常清幽。

    现在的保圣寺山门是按乾隆年间的原貌重修,天王殿则是按明代原貌所重建。气势恢宏的天王殿是保圣寺的第一重殿,叫前殿,也叫二殿。与其他佛教寺庙不一样的是,没有设四大护法天王,没有弥勒佛及韦驮,这里暂时设置的是古代铜镜展,展出近百面铜镜。

    天王殿后面就是保圣寺古物馆,是在大雄宝殿原址上建立起来的,内仅有著名的九尊“塑壁罗汉”。这些罗汉并非并排排列,而是嵌于塑像模拟出的云海山崖间,更为大气。

    每尊国宝级的罗汉比例适当,神态逼真,栩栩如生。刻画出了不同的性格特征,捕捉了人物精神风貌的一瞬间,再加以典型化的夸张。

    我注视着这九尊佛像,形态各异,色彩斑斓,佛像气态不凡,雕刻技艺精湛,筋骨见胸,脉络在手,令人赞叹。

    苏州佛教场所的罗汉的名气大于佛,罗汉“天下二堂半”,苏州就占了一堂半。其中一堂为泰山北麓灵岩寺的罗汉堂,还有一堂就是苏州东山紫金庵泥塑罗汉,另外半堂就在保圣寺罗汉堂。

    1918年,受叶圣陶之邀,中国“古史辨”学派的创始人顾颉刚来甪直游玩,见保圣寺大殿上一副对联写道:“梵宫敕建梁朝,推甫里禅林第一;罗汉塑源惠之,为江南佛像无双”。顾颉刚先生惊讶又激动,保圣寺竟然保存了唐代塑圣杨惠之的十八尊古罗汉。惊诧于大殿里的罗汉都是“栩栩欲活”的“或在山颠、或在水涯、或在洞中”,“各人做着各人的事”,而不象其它各处的罗汉,尽是“直顿顿、呆僵僵”地在两厢列班。这次游玩,也是他参与抢救保圣寺的开始。

    杨惠之(713-741年),是苏州吴县人,唐开元年间,他与吴道子一起学苏州画家张僧繇的笔法,后专功泥塑,当时有“道子画,惠之塑,夺得僧繇神笔路”的美谈。杨惠之在南北各地寺院制作过许多塑像,但由于泥塑作品不像石刻铜铸那样经久,因此其真迹很难保存下来。

    之后日本美术史家“大村西崖”特专程前来考察研究,归国后著有《吴郡奇迹塑壁残影》一书,亦断定为唐代杨惠之遗迹。原来寺内大雄宝殿建于公元1013年,殿内供奉释加牟尼佛像,旁列罗汉十八尊,为圣手杨惠之所摹。

    大村西崖的书引起当时中国文化界名人们的重视。1929年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教育部副部长马叙伦等专程到甪直保圣寺调查罗汉塑像,并组成“唐塑罗汉保存会”。

    那时原保圣寺大殿已严重损坏,十八尊古罗汉像只剩下九尊。经多方努力,重建新的保圣寺古物馆,修复剩下九尊罗汉。1932年建造了座中西合璧式的罗汉堂,把这幸存的九尊罗汉塑像放在今天的位置。罗汉塑像虽仅存一半,且还有残缺,但仍不失为古典艺术上的瑰宝。

    陆龟蒙的墓在保圣寺西院;叶圣陶的墓也在保圣寺西院。两墓相距而望,不足百米。两个不同时代的文人,却以相同的眺望方式彼此诠释着对方。这是一种精神的融合,是一种文化的关照,吐故纳新,生生不息。

    穿过月洞门,眼前一亮,翠绿与金黄相映成趣的景象。绿的是竹,是冬青,是草地;金黄的是满树的银杏叶子,层层叠叠,有几片随风婀娜多姿地飘落,缤纷的落叶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迷人的光芒。

    银杏树下长眠着两个有趣的灵魂。西北角就是晚唐诗人陆龟蒙墓园,内有斗鸭池、清风亭、东、西垂虹桥、两只唐代原物武康石饲鸭槽。陆龟蒙不愿做官隐居甪直,生时高风亮节。因为他生前喜欢看斗鸭,开了一方水塘,种上荷花,养上几只鸭子,水塘中间有一座清风亭,相传是陆龟蒙读书的地方。陆龟蒙衣冠冢占地约1亩,墓前有石碑,题“唐贤甫里先生之墓”,还有一块碑是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立,题为“唐贤甫里先生鲁望公之墓”。

    陆龟蒙,字鲁望,苏州长洲县人,居甫里(今甪直),别号甫里先生、江湖散人等,晚唐文学家、诗人。出身江南名望大族,后家道衰落。陆龟蒙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买地置宅退隐于甫里,一面赋诗撰文,一面从事农业生产。陆龟蒙嗜茶,曾在宜兴顾渚山下,开辟茶园。他善诗,与著名诗人皮日休最友善,常互相唱和,同负盛名,时称“皮陆”。

    陆龟蒙作为一位文学家,其成就主要在诗歌和小品文方面;作为农学家,其影响则主要在农具方面,而农具方面的成就又突出地体现在对江东犁的总结。由于犁在农业中的地位,犁的进化史就是古代农业史,这就决定了陆龟蒙在中国农业史上的地位,以致于研究中国犁的学者,言必称颂陆龟蒙的《耒耜经》。

    保圣寺与叶老密不可分,他的故居与这寺一墙之隔,又有门相连。南侧的叶圣陶纪念馆建于县立第五高等小学的原址上,1917年至1922年,叶圣陶曾在甪直任教。甪直的风土人情给了叶圣陶无限的灵感,其创作的著名的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社会背景、人物形象,都来源于甪直,来源于他在甪直执教期间的生活和教育实践。

    “我家屋后有一片空地,前边和右边沿着河,左边是人家的墙。三棵银杏树就站在那里。一棵靠着右边,把影子投到河里。两棵在中央,像两个亲密的朋友,手牵着手,肩并着肩。”这就是叶圣陶《三棵银杏树》的开头。

    保圣寺内的三棵银杏树主干都很直,支干也是直的多,偶然有几支屈曲得很古怪,像画上画的。叶老要求死后葬在银杏下,真如他所愿。

    岁月长流,人文荟萃,独有魅力,永存记忆,千年禅意的透彻,江南的写意风格,让我尽情地畅游在历史的长河中,欣赏着长河两岸飞驰而过的绚丽文化影像,久久不忍离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寻宋丨无双甪直保圣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xnox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