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3913360/602cadfe2f869e69.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3913360/db54b66cb1642e05.jpg)
回想起前几天在湖北境内考察的音乐项目,有花鼓戏、锣鼓、孝歌等,尤其是在保康县的时候观看了沮水呜音、阳锣鼓等打击乐器、吹奏乐器为主的音乐形式。可能因为刚开始考察,大家的节奏还有些跟不上,而且对于乐器来说的问题提问的也不是很理想。主要都围绕着音乐本体以外的东西在询问,比如说演奏者之间的亲属关系、年龄、职业,或者是询问演奏的内容主要讲述了什么故事等。关于音乐本体的问题,在负责采访的组员中只有乔老师能听得懂、听得明白,然后问得也很到位,问得再点儿上。
这次采风对于大多数人来水说是第一次接触汉水流域的音乐文化,也是第一次按照地理中“流域”的概念来采风,横跨了两省五市六地。今天已经在上午的时候离开湖北来到了陕西境,陕南的位置安康市。行程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二,但是今天下午听到了非常特别的、洋溢着快乐之情的紫阳民歌。它主要的特点是高亢嘹亮,一人唱还好,二人以上演唱时近距离的话耳膜会觉得鼓起来。对于民歌大家都问了好多问题,因为好听、生活气息浓厚、接地气儿,大家都爱听也爱问,而且还能问到一些精彩之处,围绕着音乐本体的问题更多一些了,而非原来“查户口”是的问法。大家的心中也被这些天听到的音乐滋养着,慢慢学会了听,学会了问。
唱山歌对于紫阳地区的人们来说应该挺普遍的,而且目前来看传承的情况也还好,二十多岁的人也非常喜欢,愿意做为职业来从事下去。
希望这里的民歌一直都能好好的保存着,有传人,不管多少年,每当拔山涉水想来听的话都能听得到,就像这里的“任河”一样流淌不息、生命不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