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应邀到净峰中学给初三毕业班的学生进行心理调适,这是疫情还没完全解控我开讲的第一次讲座,也是2020年以来我开讲的第一次讲座。值得记录留念。
本来该校是邀请我去给初三整个年段学生进行心理调适,我征求了县德育办意见,答复是只能线上不能线下。我又征求了县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意见,负责人委婉地告诉我可以代表个人去开讲座。经过交涉以后,我答应校方去开讲座,但是要求校方把人数减少,最后校方决定只给尖子班辅导。
于是我决定代表我个人去。在讲座开头的自我介绍,我采用三个身份“妈妈”“老师”“一个可以给你们带来快乐的人”。问学生最关注哪个身份,回答当然是关注“一个可以给他们带来快乐的人”了。

为什么有第三种身份的定位?因为我把这次讲座主题定为《发现小确幸,提升幸福感》。我考虑到这是尖子班,用功学习应该不用我讲;因为中考延期,鼓劲冲刺现在还有点早;而由于疫情的影响,学生打乱了以前的学习计划,改变了学习方式和习惯,焦虑情绪是肯定在所难免的。
首先,我引导学生了解情绪的种类,通过体验活动——让学生在便利签上回答了三个问题,然后互相交换,看看别的同学写的跟自己是否一致。让学生明白对同一件事,不同人有相同或不同的情绪都是正常的,同时我们要允许情绪的出现。
其次,通过两个心理学效应“踢猫效应”和“蝴蝶效应”的介绍,让学生知道坏情绪是可以传染的,而好的情绪也是可以带动出好的结果的。
再次,介绍村上春树的“小确幸”,同时向学生介绍我个人发现的生活中的小确幸,并让他们每天发现三个小确幸,静待花开。
讲座结束后,由于戴着口罩讲课,我热得满头大汗,但是心里确实充满喜悦,我正在用自己所学去服务更多人,让心理学温暖心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