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豆瓣出了个新产品——达络(没错,就是那个Logo与配色令人不忍直视,名字乍一听像传销组织的那个),目前仍在内测阶段,这意味着只有部分用户得到了这个权限——在自己豆瓣的首页右上角出现一块奇大奇绿的引导入口。作为一个多年的豆瓣用户,我觉得有必要申诉一下。
(这就是那个内测引导入口,十分特别的绿)
(而这就是那个Logo,发炎了一样的红点配上中药味的绿色)
在豆瓣还足够“慢”的时候,它的每一个小改版都会让用户关注,虽然一般是在吐槽。而如今,在融了更多的钱招了更多的人以后,产品线开始急速增长,吐槽都难以聚焦到一个点了。但是关于这个“达络”,我还是多多少少从各个渠道获取了反馈,其中自然也包括它的产品经理。此君为了矫正各位的吐槽姿势,甚至在达络中开辟了一个专用的频道。
(首页顶端视图)
除去吐槽那显而易见的Logo与名字的用户,以及猜测它山寨了Same/Tumblr的用户,很多用户在打开这个产品后,都面临一个终极问题——这玩意是做什么的?
这是个好问题。
按照这个问题,这个世界的产品可以分为两类——用户很容易就理解的以及即便解释很多遍还是有人不停发问的。而达络显然属于后者。当然,我们可以从部分伟大公司中找到一些有相似问题案例。譬如,Twitter在它还没有成为媒体的宠儿时,在面对“这玩意是做什么的”问题时,不仅参加“Love Parade”的群众不理解这是什么,一些投资者也没有搞清楚,甚至联合创始人之间在对它的认识上也有着根本的分歧(Jack Dorsey认为这是关于”我”的状态更新,Evan Williams则认为这是帮助“我”发现附近在发生什么);当然,即便在它有了点名气以后,在对待奥普拉或者是希拉里·克林顿这些用户时,还是需要你去费心解释一番。
那么达络究竟是个什么玩意呢?抛开官方的模棱两可的介绍与不负责任的臆断,在我看来,达络可以理解为一种对社交状态的新探索,或者不妨说是为了摆脱结构有些臃肿的豆瓣所做的尝试。
在最初的时候,豆瓣凭借书影音为兴趣节点联系了互联网上的用户,而随着产品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事情被拉拢进来“兴趣”这个宽泛的话题。对于一个新用户而言,越来越难以准确回答“豆瓣是什么”这个问题。虽然豆瓣在移动端上一直致力于将各个产品线独立出来,但既有的用户会依据“豆瓣”这个牌子继续维系着这个整体。而如果去观察豆瓣用户的广播流,你会发现除去“标注”行为注入的状态外,用户主动地进行广播开始越来越多。而在移动端,前者自然过于沉重,比起关心某个话题当下的发展,你想看什么电影听什么歌确实不是那么重要。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达络更着眼于主动的沟通与联系,而不是依附于其他“事情”的状态。
至于对社交状态的探索,也是显然易见的——在达络里,你无法关注某个用户,也没有公共主题可以加入,而这两个是目前组织社交信息的主要形式——人与主题。而达络试图做的是,从每个维度下切出更垂直的内容。以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和菜头老师为例,菜头老师每次写点关于互联网的文章后,总不忘在文章开头或者随后的文章向读者卖个萌道个歉,因为对于他的大部分读者而言,这些内容实在是太无聊了,虽然那是菜头老师当年的本职。而如今,用户可以选择仅仅关注某个人物的某个兴趣领域,至少看上去会解决这个困扰。而对于内容生产者而言,所增加的也只是为自己的内容选择放进一个合适的盒子,正如我们在微博上习惯的##标签一样。
我并不看好达络,原因就是解释起来太麻烦了,而耐心听完解释的人往往会追问——这根XX有什么不同?与Twitter当年遇到的情况不同,达络不存在一个显著的区别,而如今的用户在社交方面实在是有太多的选择了。更加不幸的是,豆瓣引以为豪的小清新风格也没有带入这个产品,传销的即视感是怎么个回事?
当然现在这个只是内测产品,许多功能可能会在发布后有所改变。只是希望如果豆瓣不只是做个实验的话,就多一些良性的运营吧,阿尔法城那个鬼屋到现在还是死气沉沉吧。另外,比起网页版,这个产品难道不该先把移动端两个系统的APP先出了么?在电脑上用这玩意真的没有一种老气横秋的感觉么?
———————————————————————————————————
图片来源:Pawel Kuczynski。波兰的一位插画家,Google一下可以找到许多作品。我个人很喜欢他,推荐大家看一下。
网友评论
-----
咦,貌似这条是说我。
不过,我不是达络的 PM,我没有参与这个项目。正因为我不是,所以我才开那个反吐槽的频道。
我看到提问怎么感觉有点像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