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转瞬间,已在上海过第三个年了。
这些天,路上的车辆比平时少多了,路旁的灯柱上,都挂满了红灯笼或中国结。各色的花儿,一丛丛,一簇簇的。每到夜晚,霓虹灯竞相闪烁,麟次栉比的楼宇,也被五颜六色的线条勾勒成条条框框,显得气势恢宏,煞是好看。
干净,是上海给我的第一印象。街面上,公园里,小区里,都象被水刚洗过一样的明净清爽,到处都显得一尘不染。绿色,是城市的主色调,虽说上海是寸土寸金,但除了高楼大厦,还有见缝插针的绿意。特别在浦东新区,河道和马路,把广袤的大地,切割成一块一块,河道很整洁,道路很宽广,余下的就是一片葱绿,各式宏伟的建筑,都躲藏在绿色的海洋里。
喜庆和热闹,是过年的灵魂。在上海过年,喜庆有余,热闹不足。所以上海的年味显得很淡,听不到爆竹声,更看不见那五颜六色的焰火,反而少了平时拥挤和喧闹。但人们的生活节奏突然放慢下来,公园里,商场上,个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节日的喜悦之情。一些外国朋友,就如同我们这些年轻人过圣诞节一样的兴奋,也积极地购置着年货,他们也要好好的感受一下中国年。
作为一个乡下人,来到了这样的大都市,虽然缺少城里人的优越感,但也抛弃了乡下人的拘谨与矜持。早晚和城里人一起在公园里锻炼,白天不是宅在家里看电视,就是逛商场。难得过年假期进城,不好好感受一下城里的生活,就好像白来似的。当然,最开心的还是牵着小孙子,在小区里溜达,在街上闲逛。孙子还小,但最喜欢爷爷给他讲故事了。爷爷的故事,都是信手拈来的,故事里的主角,往往就是爷爷自己。
乡下过年时,发生的故事最多。过年时的点点滴滴,是爷爷故事的生活来源。爷爷小时候,特别特别喜欢过年,每到过年前的四五个月,小孩子们就开始进入过年前的倒计时,:过年还有一百天,过年还有九十九天……过年了,我们就可以放开肚皮吃,就可以不受约束的玩。
到了年关,各家各户,忙得不亦乐乎,做大粑,熬米糖,杀年猪,蒸米饭。这些都是每户农家,年前必做的工作,过年了,一切都围绕着一个‘吃’字。人们把所有好吃的,都留到过年。在那‘想块猪肉到过年’的时代,过年是人们可以奢侈的日子,也是人们开戒开吃的日子,再贫穷的人家,过年也要倾其所有,把所有好吃的都拿出来。当然,除了吃之外,还有就是玩,小孩子玩,大人也玩。放鞭炮,燃焰花,是孩子们的最爱,大年夜,把过年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十二点时分,千户灯火通明,万家爆竹齐发,冲天炮,五彩焰花,一齐冲向天空,漆黑的天空,变成了白昼。四面八方的爆竹声,焰花的爆破声,振耳欲聋,混成一锅粥。空气中,到处都弥漫着火药硫磺的气味。人们放完鞭炮,贴好对联后,老人们开始串门问好,年轻人,围上了麻将桌,小孩子三五成群在村与村之间串联邀好,捉迷藏,玩打仗。不论大人小孩,玩的就是痛快,大年夜,个个几乎都是通宵达旦。
现在农村里,基本上不愁吃不愁穿了,生活天天如年。但过年了,各式各样好吃的,还是要准备的,虽没有山珍海味,但大部分都是纯天然的土特产。过年了,爆竹焰花,还是要放的,只要禁燃不延伸到农村,这种习俗,还会永远的延续下去。
过年,既宣告旧年的结束,又宣布新一年的到了,人们好像只有这样轰轰烈烈的辞旧迎新,才对得起走过的每一年。
是啊,人生不过百,送走了一年,迎来了又一春,这样重大的节日,就要有一种仪式感,过年,就是过的这种仪式感。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不忘世间的亲情,友情,爱情,才能让我们感知岁月的流淌。
过年了,身在城市,想着的还是乡下那浓浓年味,因为我是一个地道的乡下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