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首次揭秘美国二战军供版图书内幕。
特别喜欢书里引用的这句话。
当图书进入战争看本书前,我不会想到战场上的士兵如此渴望的事,竟是读书。
我觉得美国之所以能成为二战后的最强国家绝不是只靠美元与科技,文化的力量也不容忽视。
一、德国焚书
1933年5月10日的盛大游行,甚至连柏林上空的毛毛细雨也无法阻止环绕其中的欢乐气氛。成千上万的学生骄傲地穿着他们的大学校服,举着火炬,穿过街道,向贝贝尔广场,有4万人注视着即将展开的壮观场面,广场中心垒成了巨大的柴垛。人们把火炬投入柴垛,火光冲天。
学生们排成人墙,将一本本“非德意志”书籍丢进火中。期间,有人进行演讲,他说,为了纯洁德国文化,必须焚毁所有威胁纳粹民族的书籍,人群欢声雷动。这项活动一直持续到深夜。
在同一时期,德国发生了93场这样的焚书活动,这些“非德意志”的书籍的作者是卡尔.马克思、海伦.凯勒、杰克.伦敦等人。人们估计,德国在欧洲销毁了1亿册图书。
其中海伦.凯勒给全体德国学生写了封公开信,批评到:“如果你们认为思想可以杀死,那么你们丝毫没有从历史中吸取教训。过去的暴君经常这样做,然而思想同样在他们的强权中升起,最终战胜了暴君。”
美国评论家也表达了他们的反对意见。《纽约时报》把德国的行为称为“文化大屠杀”。
德国此后变成文化的沙漠,德国人只能从希特勒的《我的奋斗》中,找到文字的力量,这力量让德意志第三帝国走向灭亡。
二、美国送书
1.美国人为什么送书?
美国刚参加二战时,物质上和精神上都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战争带来的不舒服、危险以及紧张,是套在士兵们的身上的残酷枷锁,有些人便不可避免地走到崩溃的边缘。
战士们在“荒谬、琐碎的军队生活中,遭受着蔑视、损害他们人格”的折磨,因此,“止痛剂是必需品”。在从战斗中退下来的短暂休息期间,他们也无法逃避军人的环境。家信和图书便成了战士们的心爱之物,然而,海外的邮递服务因不准时和令人痛苦的缓慢而臭名昭著。
有位士兵足足有三个月没有收到妻子的来信,他对于妻子的疏忽感到痛恨,便写信告诉妻子要和她离婚。当这封信寄出之后,他收到了一大批来信,共50封,时间跨度达三个月。他立即发了封电报给妻子,要求收回离婚恐吓信。
没有书信传来,没有运动设施以及电影等给人们提供消遣,这时图书成了人们唯一可以享受的娱乐。
从图书中,士兵们获得了勇敢、希望、决心、自我人格感以及其他特质,从而填补了战争带来的心理空虚。
另外,许多在战争中受伤的士兵在康复的过程中,都能够从阅读中找到希望,获得治疗。
查尔斯.博尔特牢记着那重要的一天,当时他因面临腿部截肢而对未来感到苦恼。一位朋友走到博尔特床前,炫耀地摇晃着一本海明威的《第五纵队与49个故事》,博尔特从其中一篇英雄故事中找到了安慰,那位英雄发现哭嚎缓解了他因短腿而感到的痛苦。直到那时,博尔特还未敢哭过。读完这故事,他把头埋进毯子里,痛哭一场。他说:“哭泣也帮助了我。”尽管他经历了多处切除手术,在住院期间博尔特都坚持读书,相信图书能帮自己积极向上。
2、如何提供图书?
胜利图书运动登上了历史舞台。号召美国民众为前线战士捐书。
这个旨在为前线提供思想武器的运动很快受到罗斯福总统的重视,1942年4月17日(星期五)被定为胜利图书日。
罗斯福把自己描述成也会终生“读书、买书、借书以及藏书的人”。
罗斯福发表声明:我们大家都知道,书可以被焚毁——然而,我们更知道图书不可能被火消灭。人会死,但图书永存。没有任何人任何力量能够毁灭记忆。没有任何人任何力量能够把思想永远禁闭在集中营中。在这场战争中,我们知道,图书便是武器。
虽然胜利图书运动奋力工作,但收集美国人民捐献的图书并不适合战场上士兵的阅读,因为那些书是过于笨重的精装版。
到1943年,胜利图书运动被认为是失败的。这年10月美国停止了这一运动。
1943年5月,美国军队计划通过一个自称为战时图书协会的组织,每月购买几百万册平装书。
精装书不能幸免于被抛弃的命运便不奇怪了。一个士兵说:“你能看看步兵们的包袱里都装了些什么,你就会明白为什么他们不愿意跑出去买几本有1000页的历史书,来加满他们的行装”。
然而他们渴望读书。
陆军和海军需要更轻巧的书籍。平装书便能解决这个问题。战争引发了一种新趋势,使图书包装从硬皮本走向小巧的软皮本。1939年,美国仅有不到20万册平装书出售,到1943年,平装书的销售量上升到4000万册。
即使是精装书最顽固的坚持者,也不得不承认平装书很适合于克服战争时期的限制,引发了一场美国出版业的革命。
3.平装书在战场
平装书在战时叫军供版图书,专为军队使用而设计、排版。
首先,对书的大小进行设计,根据军人制服口袋的尺寸,以确保大号的书能够装进士兵们的裤袋中,小号的图书能够藏入士兵胸前的口袋中,较小的图书实际上只有钱夹那样大小。
其次,选择那些士兵喜欢看的文体。最受欢迎的是当代小说占20%。《了不起的盖茨比》就是从默默无闻的作品中被选拔出来,一举成为美国文学的经典作品。还有《大卫.科波菲尔》、《布鲁克林有棵树》、《六枪对决》、《为战士而作的漫画》等书。到图书协会完成使命时,出版了1200个选题。
一天,罗林斯开着吉普车,看到营地服务商店外面有一大群人,他感到好奇,想知道是什么引起了这样的骚动。他说:“甚至卖外卖的冰激凌店都无人问津。”原来是送来的图书引起的,士兵们很快排起了长队,并互相催促。一名士兵喊到:“根本没时间看书名,随手抓起一本书,乔,继续往前走,今后你可以用它去跟别人交换。”有个士兵很幸运,他抓到了《布鲁克林有颗树》,这家伙高兴的大叫起来。
这些图书是最受军队欢迎的。无论何时何地,士兵们一旦有空,便开始读书。
在长长的队列中,能看到人们在读一本军供版图书,这一点儿也不奇怪。他们把书带到电影院里,等待电影开始;用它们去消磨睡觉前的几分钟时间;在医务室里等候治疗的同时读书;在理发店里等候理发时读书。
如果有人裤子后袋没有装一本书,那就显得格格不入。
一个官员叫陶德曼描述了他在欧洲的经历。
让他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情是,即使在作战条件下,一本书也很快就被读得破破烂烂乏的。一位士兵站在雨中或雪中读书,而无任何遮雨措施书很快就被 士兵读坏了。当要读书的人比书多的时候,一个人把他读完了的一 部分撕下来,以便留给下一位未读过该书的人,并且说:“我会把我读过的部分给你保留下来”,这一点也不奇怪。陶德曼本打算带一本处于“战斗疲惫状态”的书做样本,展示给协会,但是遭到士兵的反对。他们对陶德曼说:“你不能把我们的书带走,对吧?留在这里我们可以继续读”。因此,我没能带一本受伤的书来向你们展示。
1945年美国拥有“一支世界上最用功读书的军队。”
三、书带给我们什么
卡夫卡说过:“书是砍向我们内心冰封大海的利斧。”
本书讲的虽然是图书对战争的影响,但我认为作者表达的绝不仅仅是这么简单的内涵。
表面看,战争确实有一个大好处:让士兵们爱上了读书,有些人从前只读报纸,从不读别的书,主要看漫画报,而现在也开始爱上读书了。
如果没有堆积如山的图书送往训练营地,以及在战争期间送往海外军队,很多人都不会培养起读书、学习以及返回学校的兴趣。
由于制订了在军中大受欢迎的版式,以及对每月图书的精心选择,读书已经成为不可抵制的快乐—甚至对那些在战前逃避读书的人也是如此。
战争结束后,美国政府为这些回国的士兵提供了很难得的受教育的机会,他们放下手中的枪,拿起了另一杆“枪”。也许你会怀疑他们的学习能力,但事实是,这些久经战争考验的士兵在各自的学校也表现出色,甚至成为办理那可恶的“平均分提高者”。
后来很多人都有了一个体面的工作,丰厚的收入,要知道,战前他们面临的是尴尬的经济形式。
所以,图书通过战争改变了那一代的美国人。
图书还可以改造我们的内心,读一本,就砍掉内心的一块坚冰,让我们与温暖的世界多些接触。从更深的角度说,不断读书,才证明我们还活着,悲天悯人的活着。
当图书进入战争几年前我看到过一个电影,名叫《偷书贼》,讲述在1939年纳粹德国时期一个9岁小女孩儿的故事,她和弟弟失去双亲后被送往慕尼黑的寄养家庭,6岁的弟弟不幸死在了路途中,她是个孤苦的孩子,父亲被打上共产主义者的烙印,被纳粹带走了,母亲也失踪了。在养父的帮助下,她学会了阅读,尽管生活艰苦,她却发现了一个比食物更难抗拒的东西——书。她忍不住偷书,并帮助周围同样承受苦难的人。
在焚书、禁书的德国,能带给人无限安慰的只有书籍。
这电影让我明白,不管何时何地,美国还是德国,焚书还是送书,书籍带给我们的总是鼓舞、安慰、感悟人生的力量,一本书只要打开它,眼前是另一个的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