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梦境
(一)
午后阳光太过晃眼,即便抬头只有一方蓝天,光却无所不在。
她朝教室门外望去,看到男孩靠在高三教学楼走廊的栏杆边上,正和周围人说着什么。他们时不时发出欢快的笑声。
笑从男生脸上流露出来太过生动,精致帅气的面容搭配一双漆黑忧郁的眼睛,从这双眼睛里似乎可以看到许多的故事。
她看得出神,感觉到心海里的浪花正在盛开,一浪接一浪地扑过青春年华,心颤颤巍巍。
他寻着她的视线而来,他看到教室里的她,他朝她温柔的微笑,笑里有窗外的微风和暖阳。她不自觉的嘴角上扬,心生欢喜。
男生呼唤她的名字:“月茗,年月茗。”她想要答应,却没有出声。内心有一种声音在告诉自己:这不是真实的。
月茗,这不是真实的。
他再次呼唤她的名字。好奇与心悸使然,她着急站起身,想要一探究竟。起身不小心碰翻了桌上玻璃杯里的水,清水漫了一桌子,打湿了安稳躺在桌面上的练习本。纸上的笔迹扩散开来,模糊不清。
她在慌乱中找纸巾,心里尴尬。怕他看到自己狼狈的样子,偷偷朝他的方向望去,男生依然在温柔地微笑。
她立刻低下头,收拾桌子,脸已经红到了耳朵。为什么每次见他,自己都是如此笨拙。即便如此,这也不是真实的。
月茗,这不是真实的。
她从梦中醒来,晨光已经把世界照亮。手机上显示的时间是七点。生物钟已经形成,虽然今天周末,过了这个点,她也不想继续睡了。
微信里有数条消息,全部发自陈杨。昨夜她实在是太困了,把手机放在床头的桌子上倒头就睡。手机震动时不时发出微弱声响,打破了夜的气定神闲。
传出电波的人还未眠。
“年月茗,你睡了吗?”
“明天,我们就要见面了,我十分期待。”
“有点激动,请见谅。”
“那么,晚安。”
月茗洗漱完毕,吃过早餐,才给陈杨回微信消息,约好今天相亲的时间和地点。
月茗像往常一样换衣服,化妆。不一样的是今天她特意穿了一条显气质的连衣裙,把平时扎着的发髻放下来,认真的打扮了一番。
月茗大大咧咧,性格趋于男性化,除了一些特别的场合外,她一般不打扮自己。当然今天也算特别,她即将赴一场相亲,对方大她一岁,年轻有为,有房有车,是一名内科医生。
陈杨在相亲圈子里是炙手可热的优质男。借用母亲的话:“你不把把握好,你后面可是有许多姑娘等着在。你已经二十七岁了,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
月茗当然清楚母亲的用心良苦和着急,自己何尝不急。人们常说三十而立,站在二十七的尾巴上,每月拿着固定微薄的薪资,在小公司作小职员。只有朝九晚六,没有浪迹天涯。爱情呢,也未真正的谈好过一次恋爱。
如果可以,好想重头来过。回到十八岁,我一定用尽全力去爱,用尽全力去生活。月茗站在时间无涯的荒野里大声呐喊,滚蛋吧,这无奈乏味的人生!
(二)
陈杨是月茗姨母的朋友介绍的。起初,两人加微信聊天,一段时间后,陈杨提出见面。对于相亲,月茗觉得自己就像一只漂浮在汪洋大海上的小舟,既然着不了岸,且先漂浮着,不沉船便是万幸。
微信多日的聊天,两人也算聊的来,陈杨说话谦和,见好就收,很有礼貌。他不像月茗之前遇到的相亲对象,加微信聊天后第一句话是你好,第二句话就是你有兄弟姐妹吗。因此,陈杨提出见面的要求后,月茗思索片刻,便答应了他。
母亲秋云刚从菜市场回来,风风火火的关门换鞋,把菜放进冰箱,还没摘下挂在身上的零钱包,就径直走进女儿的房间。
她站在月茗身后,手搭在月茗的肩上,脸上流露出幸福的笑容:“我们姑娘真漂亮,今天好好表现,陈杨是个好孩子。”镜子里呈现出的是一张鲜活年轻漂亮的脸,在这张脸的旁边还有一张枯槁满脸皱纹的脸,这两张脸相隔了二十几年的光阴。月茗看着镜子里的母亲,心生恻隐,心尖仿若被利器刺痛,她朝着镜子里的母亲点了点头。
中午时分,月茗按照陈杨提供的路线找到他们约会的地点。这是一家文艺的火锅店,欧式的风格,一共两层。墙边种着爬山虎,只见那一株株茂盛植物一路攀爬至屋顶,满墙满墙的绿,生命力极其旺盛。
他曾在聊天时问过她喜欢什么食物,她说喜欢吃辣,喜欢吃火锅,那时他揶揄她口味重。没想到他还挺细心,选了这么家店。
她走到火锅店门口,有个男生隔着落地窗朝他招手,她看过他的照片,确定是他。说起外貌,陈杨是没有优势的,长相平平,大众脸甚至点微胖。月茗记得陈杨给自己照片时,她特意拿着照片去问她妈,是不是接近三十岁的男生都有点发福。她妈对她再三强调:要求别太高,普通人就长这样。
她走近他,他连忙站起身拉开座椅让她坐下,他们就座后,他即刻招呼服务员点餐,女生点餐时,陈杨帮她拆开餐具上的塑料纸,并用开水烫一遍杯碗,再倒满饮料。月茗连连道谢,刚刚心里的轻松坦荡在这一刻不知为何衍生出了一层道不明的局促。
他时不时往她碗里夹菜,自己不见得怎么吃。女生说:“谢谢,你多吃点,我自己夹就好。”他说好,在他们聊天的间隙,他又不自觉地给她夹菜,倒像是一种习惯。
月茗不是主动的人,即便她今天强迫自己多说话,把自己积极的一面展现在陈杨面前,也难免有不知说什么好的时候。好在对方可以在她停顿的间隙,重拾或逆转话题,让谈话得以继续。
“我看你的朋友圈,觉得你是一个心思细腻的女孩子,比如说你连续一段时间拍摄江城黄昏天空的照片……”
“只是拍摄技术不够专业,照片不美。”
“不,我觉得拍得很好,倘若江城的环境没怎么被污染,黄昏会更漂亮。其实我也很想拍摄一些周边生活的自然风景,譬如?”
“譬如日出。”
月茗说完这句话,两人同时大笑。陈杨如网上和月茗聊天一般,确是谦和有趣的人。他们有共同的话语,他没有问她家里的条件和一些更为现实的话题。他不问,不代表他一无所知。聪明的人懂得水到渠来,欲速则不达。
他们吃完饭后,已经是下午两点。陈杨提议请她看电影,月茗婉拒。陈杨说:“那下次再约。”他们交换手机号码后,各自散去。
月茗欢快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她想起方才的一切,又想起母亲,又想到二十七岁的自己,总之心有千头万绪飘过。她深知此刻的愉悦不因爱情,但也落得轻松自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