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一位阿姨来我们家玩的时候,就向我们抱怨了一下她的女儿,一下想学画画,一下想学唱歌,一下想学弹钢琴……不是觉得没用不让她学,而是她自己不能坚持下去。要是学会了唱歌,朋友一起出去玩,去KTV唱歌,会唱也是会让朋友夸奖;练形体,也看起来气质好……至少有一项拿的出手。不是说学了就要赚多少钱才行。
与之相反的是在我们家,以前我妹刚上初中的时候,说她想去学跆拳道,当时他们一声不吭,没说答应,也没说不答应。那我们就当这件事过去了就好了。可后来等到初中要毕业的时候,我爸来了句,之前应该要让你去学跆拳道。
我们家,爸妈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你们要好好读书,读书读好了,就不用来干我们这样的事了……”“没读书了,还看什么书,现在是要想办法多赚点钱”所以我们的父母考虑的都是做这件事对当下有没有好处。
就像李笑来老师说的:人们可能会基于一模一样的原因作出截然相反的决定。不知道那东西(对自己)有什么用”,恰恰是一部分人(更多一些)决定不学的原因,同时,它也是另一部分人(更少一些)决定去学的原因。
人们面对同一件事,看到的景象却不一样,这就是镜像世界。加之,认知的局限性,使得判断去不去做一件事的标准是看它有用,还是没用。因此,不同的人就会做出截然相反的决定。
所以,做一件事可以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不一定是看对当下有没有用。只要我们一直在路上,时间会给我们答案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