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月前《恶之华》再版询量,在Q群里有人宣传大家去下订,我记得数年前有看过这么一部,于是大约说了几句“作品一般,画到后期估计助手跑了,画面粗糙,剧情磨磨唧唧无病呻吟,第二部拖沓”的点评,于是就陷入了“作品不好--你人品不好--你人品才不好--你全家都不好”的嘴战,既疲惫想想又无聊。
(33话之后我认为进入高中篇,个人认为算第二部)
只要说话总是能遇到这样无谓的争论,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
比如我说这菜不好吃,一定有杠精跳出来说:“你知道厨子有多努力吗,他连摘菜都亲自动手,你居然说难吃!?”“难吃你炒一盘啊”...
《恶之华》于我而言怎么评价呢?已经三十而立的人不会再对书中那种中二时期的小情怀产生共鸣,但我能理解,谁不是从那个年纪过来的呢,只是这种无病呻吟已经不会是我认同的价值观,因为真的蛮无聊。
押见修造前后期的画风来看真的退步很多,我看过越画越好的漫画家自然看不上这种越画越潦草的作品,而且本作中押见修造也没有形成自己的画风,我一眼看到封面的仲村佐和就联想到绫波丽...
(早期的背景和线条,画风不说起码工整细腻)
最后一话,同样的场景,作者已经“大写意”了
和早期画面对比,助手没走的话,画不出下图那种歪歪扭扭的建筑吧
中期已经开始用照片修图来替代手绘背景了,我个人不喜欢这种做法,画漫画是一个能让读者感受到“诚意”的工作,这种潦草敷衍态度的作品我是绝对不会购买实体书收入书柜的
如果喜欢一个作者或者希望安利给别人,建议还是写成书报认真做个推荐,没必要搞成脑残粉群殴人身攻击的局面,太难看。
唠唠叨叨说了些闲话,还是言归正传,写书报吧,网易屏蔽了这篇《恶之华》,我重发到简书吧,以下书报写于2014-10-23,网易
初2-1班的春日高男认为自己很特别,成绩不好却爱阅读晦涩的外文作品,最推崇波德莱尔的《恶之花》,在他眼里小伙伴们都无法明白自己高冷的灵魂,和朋友们相处巧妙的保存适当的心理距离。他瞧不起循规蹈矩的“大人”,喜欢关顾旧书铺,把旧书铺的老板视为心有灵犀的忘年交,旧书铺是他“举世皆浊我独清”的秘密基地。
可是文艺范的春日也不能免俗的思春了,他暗恋同班的佐伯奈奈子,视她为自己的女神,机缘巧合之下他偷走了女神的体育服,这个不符合高冷文艺青年形象的举动被后座的古怪妹子仲村佐和发现了。带有SM女王气质的仲村以此要挟春日,在仲村的强烈气场下,拥有小受体质的春日逐渐发现自己内心居然渴望被仲村调教凌辱,觉得自己变态的本性在仲村面前被剥的一丝不剩...
其实这不是讲述一个变态如何诞生的漫画,主角也不是真的如何变态,这只不过是几个精力旺盛又患有严重中二病的孩子瞎闹腾的青春故事而已。
作者的高明之处有两点,一是设定“春日高男”这个一无是处,懦弱普通却内心丰富,自认不凡的宅男为主角,这个形象很符合爱看漫画的读者的共性,让读者多少会从男主身上找到一些自己的影子。并给这种渣男安排了数个“女神级”的妹子,这也契合流行的后宫爽文特点,增强了趣味性。
第二就是在节奏紧凑,高潮不断的初中篇后继续画了看似鸡肋,平淡无趣的高中篇。当初和男主苦恋痴缠的佐伯首先回归正常,找了个貌似男主的新男朋友过着小甜蜜的日子。这告诉读者一个道理,再刻骨铭心的爱恋也会随时间淡去。男主念念不忘的仲村也一改初中的偏激乖张,娴静的仿佛当初的一切都是别人的故事,这告诉读者另一个道理,你所执着的其实别人已放下,相见不如怀念。最后男主自己也回归正常,结婚生子,变成了当初自己看不起的“大人”,再也不渴望去到“山的那一边”。
《恶之华》是角度独特巧妙描述青春期少男少女的故事,有点晦涩,有点辛辣,有点戏剧,也有点无奈。作者深刻剖析了那些细腻又复杂的小心思,解读了身处叛逆期少男少女渴望被认同、被关注又叛逆、愤世嫉俗的幼细内心。青春本就是多思多梦的年纪,作者描绘入木三分。
画工:二星
剧情:三星
收藏价值:无
网友评论
再说,以动漫游戏发达的日本而言。用实景照片来作画,早就已经烂大街了,以近几年新出的商业动漫来说,纯手绘的寥寥无几。以近几年在国内火起来的韩漫来说,实景本就是漫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
一个省事省力,出效果的方式。被你说成了没有诚意,那你怕是告别智能时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