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荐语:
邹平老师是一位颇有探索精神的瑜伽老师。面对学员的提问,“瑜伽是否属于剧烈运动?”他便开启了一场有点“漫长”的信息搜索之旅,然后就有了下面的文章。这篇内容,有理有据,很真诚,也很实用。祝阅读愉快!
以下文章来源于RamaSpace瑜伽馆 ,作者邹平
一些学员阳康后不敢练习瑜伽,怀疑瑜伽是剧烈运动。我不敢苟同,但又没有现成的理论依据辩驳,正好借机在网上搜了一些相关资料,结合自己的实践体验做了简单的分析,供大家参考。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指出,运动时心率介于最大心率的77% 和 93%之间,为剧烈运动,最大心率则为220减去实际年龄。但是,这个定义是为了提醒大众通过运动保持身体健康。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健康指南建议,每周进行75至150分钟的高强度运动,以便维持健康,降低疾病风险。
我的初衷本是找到瑜伽练习与剧烈运动的相关性,解答大家对于瑜伽练习的担忧。可惜,我没能搜索到相关的研究及文献,暂且使用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给出的心率数值,并结合我自己练习的数据进行分析。
我今年35岁,最大心率为 220–35岁 = 185 次/分钟 (bpm),剧烈运动的心率为142bpm至172bpm之间(计算方法为185 x 0.77 = 142 bpm,185 x 0.93 = 172 bpm)。
阳康之后,我恢复了日常的瑜伽练习,包括左右经络调息、圣光调息、收腹收束,火箭流一序列,静坐30分钟和蜂鸣式呼吸。同时,我带着智能手表监测了自己的心率变化。
在体式练习中,我做的是火箭经典一序列,与阿汤一序列的体式基本一样,每个动作5个呼吸停留。智能手表的数据显示,练习总时长1小时33分,我的平均心率为108,其中81分钟的心率为138,低于我的最大心率142, 3分钟在139-170之间,接近我的最大心率。
那时我在推轮式,那天一共做了5个轮式,每一次都有加深弯度,第五个是站立下轮。当我手指快接近脚后跟时,我能感受到强烈的后弯给身体带来了压力,呼吸也有些受限。退出体式后,我的心脏跳动依旧明显。除此之外,整个练习的心率都是在舒适的状态下进行。
无意间翻看以前的资料时,我还存着此前参加火箭掌门人100小时培训的心率图,只是由于时长太久,无法显示详细的数据值。当时是培训结束的最后一场练习,时长接近3.5小时,这是一场非常深刻的火箭三序列强化练习,包含火箭一序列与二序列的总和,节奏更快,3个呼吸一个动作,动作数量达到150个左右、大部分的串联都用手倒立进行。尽管刚步入初夏,我就有种汗都流干了的感觉。当时我准备了两条毛巾用来擦汗水,最后毛巾都能被拧出水。即便是如此高强度、长时间的练习,我的平均心率是117,最高心率是161,练习状态依旧稳定。
近期,我开设了线上课堂,带领学员们练习火箭流瑜伽。有一位学员平日的瑜伽练习较为温和,练习节奏很好,不急不慢,非常稳定。这是她第一次参加我的线上火箭课,下图是学员练习后弯主题课的心率变化,最高心率是136,平均心率是103。她今年27岁,按照此前的算法,她的剧烈运动心率为148-179,不难发现,在练习全程,她的心率平稳上升、下降,没有接近剧烈运动的心率。
如果以剧烈运动心率的最低值77%来计算,无论是我本人,还是学员,在火箭流瑜伽的练习中,达到剧烈运动心率的时间都非常短,大部分时间并没有达到那个峰值,所以,我们的瑜伽练习强度并未达到剧烈运动的状态。究其原因,我觉得瑜伽本就不属于剧烈运动,即便是大众眼中强度比较高的火箭流瑜伽或阿斯汤加,只要合理控制呼吸,用呼吸带动身体的流动,也只能算是中高强度的运动。
此外,在我查阅的很多专业运动网站中还会提及,身体运动中的真实反馈也可以是判断剧烈运动的参考,我把那些标准进行了归纳,包括在运动中是否感受到身体压力大、呼吸急促、心跳剧烈、大口喘气、说话困难、费力或剧烈完成动作。
在我的课堂上,我时常提醒学员觉察身体感受与呼吸稳定,不以单一练习某一类动作或某一个体式突破,而是强调用整体、全面性的方式练习瑜伽,并让学员心率与身体保持在良好状态下练习,享受瑜伽练习对身体带来的益处。
同时,美国healthline健康线上周刊的网站提到,运动后的身体疲劳度也可以是判断剧烈运动的依据,数值为1到10,没有运动为1,最大运动为10,比如做完某个练习,练习者的呼吸并未受到明显影响,身体有轻微升温,练习感受为轻松,那么这个练习的强度在2~4,属于低强度运动,一般练习哈他瑜伽或阴瑜伽,练习者多半会有这种感受;如果练习者呼吸加快,但不喘气,身体有出汗,练习感受为舒适,这个练习的强度在5~7,属于中等强度运动,若能用正确的方式练习火箭流瑜伽,就属于这个范畴;如果练习者呼吸急促,大口喘气,心跳剧烈,讲话困难,练习感受为疲惫,这个练习的强度在8~10,属于高强度运动,比如跑步。
阳康三周后,我一时兴起慢跑了3公里,步行了1公里,我不经常跑步,跑得比较慢,当时感觉呼吸比较喘,讲话费劲,身体难以持续跑动,就选择了跑与走穿插进行。再看数据,我的最高心率达到了184,接近我的最大心率。我跑了46分钟,平均心率为143,这比我练习最大强度的瑜伽体式的心率要高出近20%,其中19分钟心率为138,6分22秒为139-171, 6分23秒的时间心率高达172以上。最初我发现资料里提到慢跑属于剧烈运动,当时还有点疑惑,经过实践,有了一些切身的感受
以上就是三种检验剧烈运动的方式,希望对您有所启示。建议您根据自己的年龄跟身体能力循序渐进地运动。就瑜伽练习而言,正确的练习并不会让您处于剧烈运动之中。通过我的练习数据与感受,学员的练习数据,能较为清晰地证明,只要在练习中注意呼吸,关注身体感受,留意练习节奏,瑜伽就不是剧烈运动。纵然阳康后,练习中身体可能会有不适应,希望大家能更为放松地练习,更小心地觉察身体的变化,享受每一次的瑜伽练习!
小花絮:这篇文章我改写了6~7遍,因为它涉及太多需要被验证的内容,跟我之前写的文章风格也不一样。这期间查阅资料、询问老师、自我实践、多次改写,耗时一个月,整个过程有点煎熬。这种煎熬让我有些想放弃,就好像在瑜伽课堂上别人都稳在手倒立,而我还在努力往上跳却怎么也跳不上去,那种无助及挫败感带来的想躺平一样,可是最终在外援(我的写作老师与学员数据)的帮助下,我还是把它写完了,就像人生中总会有困难,而我们面对困难时如果逃避,困难不会结束,我们唯一能做的应该是直面它,跨过它。
更多邹平老师对于瑜伽的理解,请参考:
瑜伽12年的老师说:阳康无力,呼吸急促,要多练这些体式! - 简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