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职场经历

作者: 杨木艺 | 来源:发表于2019-01-06 20:26 被阅读19次
2.jpg

刘一品是我的同事,大我两岁。

我们俩前后脚进的厂(那时叫厂,后改叫公司)。

从毕业进厂十二、三年,我们俩没挪过窝、跳过槽(在如今的职场实属罕见)。

一是老板对我们还不错;

二我们都是讲点义气的人(我们俩的老婆却说我们是木头、猪脑子的人);

三也是根本的一条,我们是没有能耐的人,有本事的人早远走高飞了。

十几年来,公司的员工换了一茬又一茬:有本事的人最多坚持二三年,没本事的人两三个月就被老板炒了鱿鱼。

只有我们俩还在坚守着这块最后的麦田。

当我们给同事说我们俩在这公司的这么长的“光荣”岁月时,“小师弟们”都不相信,他们原以为我们俩是给老板一起创业的大股东呢!(怪不得对我们俩那么的客气。我们俩原以为是他们对老职工的尊敬!)

刚进厂时刘一品搞生产,我搞技术(工艺)。

每天准时上下班。大刘是个勤快人,下班的路上还要给家里买些日用品,中午休息的那点时间他还要到附近的农贸市场转转买菜(他说中午的菜特别便宜),下班回家还要做饭。

星期天放假的日子,他还要陪老婆逛街或陪孩子做作业之类的。

朋友同学聚会、同事没事啥的喝个闲酒他一般不参加,那时工资捉襟见肘,有时大家 “抬石头”还好, 还能接受,如果让哪一个人拿就有点费劲,总不能老跟着白吃,干脆不参加也欠不着人情。他说。

除非我们俩,中午没事不想在公司吃饭,就到外边的小酒馆弄俩个菜喝俩盅,这时大刘都是抢着付钱,但没等他掏出钱我已经把钱递给了老板,这时,大刘就会嘿嘿的笑着说:“不好意思,老让你付钱,下次你千万给我个面子,我来付。”

酒馆老板也给我们熟了,就说他:“大刘,你这话我们听着耳朵都起茧子了,只说不见行动。”这时,大刘的脸借着酒劲就特别的红。但这从来就不影响我们之间的感情。

后来一件很微不足道的小事,让他很决绝地选择了辞职。

一个寒冷的冬天,老板安排他到外地投标。

火车到目的地时,还是凌晨,在北方的城市,更是寒冷。

坐了一夜的硬座,也没休息好,距离上午的9点开标还有一段时间,他就到附近的宾馆休息一下。结果睡过了,错过了开标时间。被废标了。

这是个老板很在乎的项目,按照老板的话说,这次是稳中求胜的项目,志在必得。结果,就这样泡汤了。

显然,大刘被老板剋了一顿, 感觉面子过不去,就辞职了。

其实,打工就是这样的残酷,甚至没有什么对错和是非可言,更别说感情。老板看的是结果。

后来,因为各种原因,我也跳槽了。人,不可能在一个单位呆一辈子,该换个地方就换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段职场经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yce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