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习让课堂站在新起点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离不开课前预习,课前预习的效果往往决定了课堂的高度。但在一般教师看来,课前预习只不过是在课前做一些简单的准备工作,至于学生能预习到哪个程度,则不作硬性要求。因此,课前预习无论在学生、家长还是老师看来,都无关紧要,因为无论预习得怎么样,教师都将会针对本课所学知识进行详细的讲解。
但新教育理想课堂项目研究组认为,预习甚至是学生惟一独立学习的机会,学生最终的学习能力,可以体现于预习的水平上。说实话,我作为一名教师,对于学生的预习情况也不十分重视,对于预习作业的布置也只是限于对一些资料的查阅以及对课程的大概熟悉,学生经过预习能达到什么程度,则没有相应的测试,因此,学生的预习作业基本被忽略,教师则往往把教学中心放在课堂上。
加德纳通过观察告诉我们:不应该忽视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能力与潜力。而预习恰恰是学生自主学习与自我发展的最好路径,除此之外,学生似乎没有更好的自学途径。
作为教师,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比起课前预习,一般教师似乎更加注重课后复习,课前预习体现的是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课后复习则注重知识的重复性,学生对于重复性知识容易产生厌倦感,久而久之自然会降低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真正的学习不是积累了多少知识,而是学生达到了什么样的学习能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学习就是学力,当学生的学力提升了,各方面的能力也就会随之提升。朱永新老师在《知识、生活与生命的共鸣:新教育理想课程的三重境界》中说:“要将预习视为学生独立地完成某个学习任务,而课堂教学,则是独立学习的效果的检测、修正与提升。”多数老师都把学习中心放在课堂上知识的传授,导致的后果是学生接受的是被教师“咀嚼”分析过的碎片化知识——即现成的结论,而学习本身应该是知识生成的过程。
在有效教学框架中,教师应该把预习作为学生独立学习必不可少的环节,预习作业不再是简单的知识准备工作,而是将预习作为课堂学习的核心目标和拓展性目标,从而对知识进行更加完整的学习。
教师对于预习作业,通过定向预习,学生需要对学习材料全面独立学习。在此基础上的课堂就不再从零开始,当老师走进课堂的时候,面对的学生是一个已经完成独立学习的个体,这样的课堂不但有了知识的高度,教师还可以延展知识的宽度,无论在横向还是纵向上,课堂都会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而这种魅力是学生发觉知识这一伟大事物内在的魅力。这样的课堂,学生咋能不心生欢喜呢?因为预习开启了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课堂起点很高,不再纠结于知识的强行灌输,一个学生学习的能力就体现在预习课程的能力上,在教师讲解之前,学生自己已经把大部分知识都理清楚了,从而进入深度学习。
有效的预习需要教师把预习当做一次正式的任务来发布,提供适合学生个体的学习清单。将学生个体清单单独列出来,也就确立了学生学习的目标和内容,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教师将自己的“教”转向学生的“学”,实现“教”为“学”服务,这样才能把学生的学习视为课堂学习的真正核心。
在以前,我也常常把课程学习中心当做“教”,对于学习中的预习情况也只是蜻蜓点水,对于学生的“学”并没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那个时候,由于自己对于预习学习的认知有限,常常以自己有限的认知来认识无限的事物,现在看来,是多么愚蠢的一件事!
在新教育的有效教学框架中,强调在小学阶段,个体学习清单可以出现在教师的教案中,这一部分可以作为“备学生”的部分。在传统教案中,无论是详案还是略案,书写的文字都是教学中教师教的部分,包括所教的内容以及上课的基本流程,而教学目标事实上则是一个学生都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达到的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常常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以学生的集体学习来代替个体学习,个体学习常常被忽视。预习可以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交流,这样才能把课堂交给学生,创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模式,让教师退回到组织者、管理者的角色,教师为学生“学”而服务,不再把课堂作为展示自己的道场,更不能单纯地停留在重复解读教材的阶段上,而是应该清楚地写出教学组织的策略及过程。
预习是学习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主要途径。这样看来,预习就成了撬动整个课堂的支点,有效的预习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学习效果,而且还能转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同时也可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2020年12月18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