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下午,微信上突然收到周锐妈妈这样的消息:
牛老师下午好,现在还教孩子们学国学吗?我家老二开学就上三年了。老大周锐高三了,古诗词背诵都得益于您教的《论语》等的背诵方式。
看到这声问候与消息,我突然就感觉就像张文质老师说的那样,我这个小人物做了一点小事,影响了一小部分人。是的,正是这样。2017年春天,我接触到了陈琴老师的歌诀乐读法,开始跟着陈琴老师的弟子读一些经典传统文化,并对此喜欢得紧,于是就把这种读书法带进了我的课堂,领学生读古诗词文,一读就是一年,从课堂读到课余,带我班学生读,也带别班的孩子读,只要是喜欢的,我一律带着读。这周锐不是我班学生,而且是2018年春天加入跟着读经典的,但是一读他就上了瘾,一直跟着读到他走进初中。教这一级学生,我在网上跟着别的老师用歌诀乐读法读古代经典,同时我又把学来的教给学生,领学生读,小学的、初中的、高中的古文读了,《论语》《大学》《中庸》《老子》也读了,一些课本上没有的文章,也读了几篇,读得很快意。后来有学生告诉我,这样的读书给他们的初中高中古文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帮助。我很欣慰。
2018年暑假,我参加了管建刚老师为期三天的作文教学培训,培训回来,我买了管老师作文教学的整套书来看,暑假后开学,新的一个六年级,我便尝试领学生写日记、周记,办班级作文报,一个学习下来,试着给学生投稿,投出去六七篇,竟也投中了三篇。
2019年新接一个四年级,想领学生用歌诀乐读法读传统经典文章,学生竟然不上道。进入五年级,我接触到古诗词吟诵,并开始跟着学习。我把吟诵搬到课堂上,学生竟然还能喜欢。我学,我也领学生学,他们一边学吟诵,一边也跟着学了不少古诗词读诵、吟诵知识。
去年接的这个五年级,我感觉我没时间教他们读经典、或是写周记办班级作文报了,他们不太喜欢吟诵那慢慢地调子,我自己感觉精力不那么充沛了,也懒得再领他们做这些,于是只按教材去教,但是在教教材的过程中,随时把我跟着大学老师读《史记》《左传》等过程中学到的东西加到课堂中,学生竟也听得不亦乐乎。我读书,也带动学生读书,所以每周总拿出两三节课来让学生自由阅读。所以现在我教的这一级,我给他们落实的是自由阅读。
我的教学就是这样,总是与我的课余学习同步,真正体会到了“教是学的实践,学是教的源泉”。我的教学缺乏持之以恒按一件事做下去,总是我学什么就会渗透到教学中什么,所以我难以有所成就,就是自己教得快乐。
过完这个暑假,我的学生就要进入六年级,学生就要被抽考所迫进入题海,我不喜欢这样的教学,所以我不想跟班。于是我想,若暑假后我能接不是六年级的一个新的年级,我该领他们干点什么了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