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拉片放映室》第十二集--《千与千寻》里的高阶构图与分镜头构图设

《拉片放映室》第十二集--《千与千寻》里的高阶构图与分镜头构图设

作者: 拉片放映室 | 来源:发表于2019-06-12 08:39 被阅读0次

《拉片放映室》第十二集--《千与千寻》里的高阶构图与分镜头构图设计解析(5)---正戏

拉片有技巧,观影有门道!哈喽,大家好,我是刘导!

学会拉片,让你技术性的去看电影!

前面我们通过4个小章节带大家拉片了《千与千寻》的片头和开场,从时间篇幅来看,相信大家就能体会到了,真的要仔细拉一部的片子,其实是很费力很烧脑的,而且在拉片子的过程中还需要学习和记录电影里方方面面的信息。并且在此过程中学会分镜头,那小伙伴们在自己观看电影的过程中,就会技术性的发现更多意味……

而且同时还需要明确,分镜的高度,永无止境,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相对的合理。

我们本期就在前面章节的基础上再一提构图以及分镜头拆解,希望小伙伴们能在此的基础上在后面的观影过程中学会自己去完成《千与千寻》的拉片。

【第62镜】

三分线构图+侧光构图+明暗对比构图

【构图解析】:

(1)将多彩的窗户,置于左三分线位置,吻合视觉美感。

(2)阳光通过多彩的窗户,直射进来,连光线也变得多彩、迷人。

(3)左右两边的暗,衬托了中心窗户、窗道的明亮。

【第63镜】

中心构图+明暗对比构图

宫崎骏往往把人物放在一个典型的环境里加以塑造,影片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风格。

因此,每一个镜头宫崎骏都力求精细,在这个镜头里,仿佛可以看到多年以来沉积的灰尘。枯叶也更加烘托了气氛,阳光的出现让画面的明暗找到平衡,防止了因过度烘托气氛而走上悬疑路线。

【构图解析】:

(1)将主体烛台置于画面中央。

(2)光线的边缘形成一条斜线,将画面分割成了明暗两部分。

【第65镜】

仰拍构图+背面构图

即使是背面,从这个镜头语言中也可以感受到千寻害怕而又好奇的心理活动。

低机位仰拍还营造出一种压抑紧张的气氛。

【构图解析】:

(1)仰拍的拍摄角度,使天花板成为背景,更好的简化了画面,也将观众视线吸引到千寻身上,若是用平视角,观众视线就会被镜头前面出现的事物吸引。

(2)从背面拍摄的镜头,由于无法知道主体的正面,因而可以留给观众无限的遐想空间。

【第66镜】

侧光构图+明暗对比构图+双边透视构图

【构图解析】:

(1)光线从左侧边照入,照亮了画面的左半边。

(2)两边人椅子,更加凸显了明暗的对比。

(3)建筑物的梁柱近大远小,形成双边透视构图。

【第69镜】

明暗构图+C形背景构图

【镜头解析】:

看到千寻,然后妈妈的脸才一点点露出来,看似好像是无意而为之,实则是导演经过细心的安排,宫崎骏的影片大多是从孩子的世界出发,所以千寻作为主要人物率先入境。

【构图解析】:

(1)隧道因为明暗光线,被一分为二,亮处呈C形,一明一暗衬托着千寻,寓意从暗到明。

(2)千寻作为被摄主体,处于明处且中心位置,导演尽量弱化其他的因素来突出主体。

【第70镜】

颜色对比构图法+前景构图

【镜头解析】:

在这部影片中难得的亮丽色彩,给人感觉眼前一亮,这也是千寻和父母的主观视角,他们也觉得眼前一亮,以为来到了一个世外桃源。

【构图解析】:

采用蓝绿双色搭配进行构图作为画面主要色调,可以让人感觉心情放松,画面和谐、协调,对比平缓,画面在视觉上更加容易接受,因为蓝绿色是邻近色,邻近色不会导致明显的视觉跳动,左边的小山坡如同前景在装饰着画面。

第71-81镜都是之前我们讲述过的构图和运用,小伙伴可以学会仔细分辨其中细节设置和分镜头以及构图、景别、拍摄手法、场景调度等等……

从第82镜开始,千寻一家就正式进入了异世界,台阶上的石青蛙和左侧台阶上的绿色青苔就为后续故事和整体的展开做了铺垫,那接下来的每一个分镜头和内容就需要小伙伴们去独立完成了,如果有不了解的内容可以留言或者私信我们会在后续的内容中做出补充!

不知道细心的朋友发现没?

明暗对比构图,在影片中应用非常多。

而导演通过大量的明暗对比构图,正是突显主题:

过程是黑暗的、磨难的,但最终会迎来光明、希望。

构图,是一种无声的视觉语言,可以丰富、深化影片的主题和情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拉片放映室》第十二集--《千与千寻》里的高阶构图与分镜头构图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yiqf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