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必修上》第三单元第七课,课堂有生成,让我很惊喜。
这一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生命的诗意”,学到《短歌行》和《归园田居》这两首诗,一篇写志士之慨,一篇抒隐士之情。曹操时年五十六岁,想到人生苦短,大业未成,不免忧从中来,在“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沉郁追问中,隐含着珍惜时光积极进取有所作为的渴望,正如他在《龟虽寿》中所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虽然统一天下的伟业尚未完成,但是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未减分毫,尽管这一路遭遇踬踣坎坷,曹操就是曹操,即使带着遗憾也要拼命绽放,也要死磕到底。
陶渊明在彭泽县当了八十多天县令,因为不愿冠带迎接来巡查的督邮,挂印辞官,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他要遵循本心,保守内心的纯真,不让其遭受世俗的尘垢污染,躬耕南亩,“晨兴理荒废,戴月荷锄归。”
课堂的后面让同学们谈谈,如果让他们选择,是愿意做曹操还是愿意做陶渊明?
一位同学说他愿意做曹操,积极入世,做一番事业,彰显人生的价值,不愿像陶渊明那样选择躺平。
问题来了,陶渊明躺平了吗?同学又有了新的争议点?理是越辩越明。陶渊明回归田园并非躺平,他投身文学创作,写了田园诗作,开创了田园诗派,丰富了我国诗歌宝库,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归隐不是躺平,而是另有一番作为。
课堂探讨有生成,也是意想不到的收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