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住当下当中的当下,本身就包括焦虑、拖延、烦躁、昏沉这些看起来是负性的思维。
这是年底压力丛生的大环境下,自己的一点领悟。
所以,就要回到坦诚,对事实的坦诚与对自己的坦诚。建立在坦诚之上的强毅与轻松才是一个人最酷的魅力。
最近粗读了一遍埃克哈特的《当下的力量》以及喜马拉雅上的有声书《宁静在说话》,也得到类似的启发。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
要达到临在的状态,就是做到觉知与臣服。
觉知,就是英察地留意呼吸,观察到念头的生灭,从烦躁焦虑中暂时退后一步,有意地全然临在当下,不加任何压抑和评论,只是去【看/体会】由烦躁焦虑引起的种种情绪。你可以不理念头地行动,思考的力量会转为行动的力量,然后念头会消失,行动的质量会上升。
这时你是思想的观察者。换言之,你己临在。
臣服:就是在有念头出现时,不管是甚么内容,回答「okay」。不断重复,然后,无用处的自动性思考会变得自相矛盾,然后念头会止息。换言之,你已临在。这方法毫不费力,只管回答okay就好了。
做到觉知与臣服,就是一种对事实的坦诚。因为这种对真实与临在,就会拥有了一种通透的轻松感。
每个有类似经历的人都会明白,当你焦虑的时候,你会陷入巨大的强迫和纠缠之中,急着挣脱这种情绪。一般这种时候,我们习惯做的事情是,反复思考那些痛苦的情绪与不理智的想法,试图说服自己不再焦虑。
做到坦诚,就是承认这些感觉和反应都是真实,同时也都是暂时的。
每个人都是同一个人。事实就是,有的人在有的时候,就是不行。这个人,可以是他是她是你,为什么不能是我。
不必执着于分析每一种情感、感觉和想法,只是完全接受,照单全收。
比如今天就在心底确认了一些之前不太坦称的隐痛,或者是旧恨心魔。比如,术业有专攻,自己更擅长的是处理一些有外部性的工作,涉及到财务报账的事务会心生拖延烦躁。以及,在治事的过程中,可以做到有意识地觉察正念,却无法把这种状态变成下意识的常态。以及,还是会害羞。
不过有一点改变是对于别人的反馈的态度。以前,在面对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与期待不符的情况,就会从心理想争辩。
现在,再遇到负面反馈,内心的初念就只是坦诚。先承认,这是一个事实。只不过,这个事实是对方产生的观念。“我”不再需要生活在别人的反应之中。因为,吾性自足,何假外求?
之前看世界,觉得步步为艰、困难重重,焦虑悔恨非常多。之后看世界,洞察精明,处处见机,收放自如,沛然自足,日见精进。
相信这样的情绪也会映射到文字中。比如在写上面这些文字的时候,内心的真实感觉是:此刻的,坦诚的自己就是最好的自己。
我已不在彩虹,彩虹在我。
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