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对孩子进行的第一次英语启蒙以失败告终了,但依然起了一定的铺垫作用,孩子对这套绘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比如:看过《The Pancake》之后,我就和孩子模仿绘本的内容,一起学Kipper一家的样子自制煎饼,孩子一步一步地准备材料,很有参与感,这其间,我们会播放一首好听的儿歌,气氛特别愉快。后来,每次听到当时播放的儿歌,孩子就像条件反射似地邀我上厨房烙一个煎饼。
童老师讲解的《牛津阅读树》系列分为9阶,一共六百个视频,每一课内容都分为正文讲解部分和磨耳朵部分,一集五分钟。我决定让孩子坚持听一年以上,当然,这是需要讲究策略的,一开始,我并没有主动让孩子看,每晚睡前,我就告诉孩子:“你先睡吧,妈妈看一会儿Kipper,我要练习英语了,会讲英语的话,以后去环游地球就方便了。”然后就装作饶有趣味地看一集,边模仿视频边哈哈大笑。这一招很奏效,孩子马上就凑过来和而我一起看,每次看完他都很开心。
大概坚持了一个月后,新冠疫情爆发,于是,孩子的幼儿园生活结束,开启了宅家模式,而这小半年里,孩子彻底爱上了《牛津阅读树》。由于孩子从三岁开始就特别喜欢听有声书,并且养成了一个非常令人开心的习惯:只要有吃的,不论是一盘水果、一份薯条、一支雪糕,还是一颗小小的糖果,他都要找一个舒适的地方,边听故事边吃,特别享受的样子。
疫情期间,除了晚上看一集视频之外,我也会在白天的某个时段,用电视机播放已经看过的内容,不管孩子看不看。一段时间后,他就养成了边看视频边吃东西的习惯,后来,他学会了自己播放,还不忘督促我帮他更新内容。
前三四个月,孩子只是看,偶尔跟着说两句。直到最近才有了明显的变化,开口的次数增多了。有一天出去散步时,孩子和迎面跑来的一只泰迪犬狭路相逢,小狗并没有让道的意思,孩子只好给它让路,嘴里嘀咕道:“What a bad dog!”
![](https://img.haomeiwen.com/i23337875/a2fe14327dd2b878.jpeg@s_0,w_2000)
看完《The baby-sitter——保姆》之后,孩子兴奋地地对我说:“妈妈,咱们也来个pillow fight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23337875/b2e0f4933e95049a.jpeg@s_0,w_2000)
由于绘本内容非常贴近日常生活,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共鸣。看《The wobbly tooth——摇摇晃晃的牙齿》这一课时,孩子刚好也有一颗牙齿摇摇欲坠,所以看视频很入戏,每次看到Kipper爸爸拿着一把超大钳子要帮Kipper拔牙的这一页时,就跟着大声说:“No~no~no!”
这套绘本带给孩子的不光是外语启蒙,绘本中几个孩子的表现和习惯也对孩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比如:看了《Kipper’s Laces——Kipper的鞋带》,孩子也拿出一双鞋,开始学习系鞋带,还模仿小主人公不屈不挠的练习精神。
坚持了半年之后,孩子已经建立起了学习英语的意识,而且很自信地声称:“只要多练习,总有一天,我一定能把英语学会!” 我能做的,就是和孩子一起学,协助孩子坚持学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