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简友广场心理
五年,我终于甩掉了讨好型人格

五年,我终于甩掉了讨好型人格

作者: 靠窗边的小豆豆 | 来源:发表于2022-09-20 10:31 被阅读0次

昨天在网上看到一个问题:“这么些年,你人生最大的改变是什么?”作为一个与“讨好型人格”如影随形地生活了三十年的人,到如今基本甩开了这个“小怪物”的我,想来回答下这个问题。希望能给你一些温暖。

我生活在一个长辈相对强势、家教又十分严格的家庭。小时候,只要做错了事情就会受到严厉的批评。而且那个时候的长辈,似乎很多都会在外人面前批评自己的孩子,比如:

“见了阿姨不知道打招呼啊,都这么大了,怎么还不懂事儿”

“学习就那样,笨的很”

“给人家玩会你的玩具有啥呢,咋那么小气”

”你看人家XX多有礼貌,你整天闷着不吭声,不合群“

等等。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儿童的自我认知来源于他人的评价,如果儿童的情感在沟通中得到认同,其自我认同感才能顺利建立。

那时候作为孩子的我,还没有形成自己一套成熟的价值观,我对自己的评价更多来自于周围人,尤其是家人。

我还记得有一次家人开玩笑,面对一个被家庭其他成员弄坏的物件,长辈故意问我:XX弄坏的我要揍他一顿,行不行?我看了看大家,见所有人都在注视着我,我就低头说:别揍他了,我替他,揍我吧。

然后大家都笑了,长辈说:你从小就是这么善良。

我觉得这是对我的赞美,所以心中就记下了,要善良,要担责任,别人才会喜欢,高兴。

初中时候我的学习成绩不好,也越发不愿意说太多话,沉默成了我的日常。根据周围人的评价,我得出了结论:自己笨,学习不好,内向,不合群,性格令人不喜。所以从小学到初中,我并没有交到朋友。

直到高中,我和我的同桌,两个一脸写着”生人勿近“的学渣(哈哈)成了很好的朋友。她家里很有钱,但是父母常年在外做生意,自己就寄养在舅舅家,她告诉我,她不愿意回舅舅家,感觉寄人篱下,所以选择住校。

从小在情感上缺少被肯定的我倆,觉得彼此是知己。

如此知己,如此被接纳,这让我从心理上更加在意我和她的朋友关系。我不停地讨好她,不停地想要靠得再近一些,似乎这样我才配得上友谊,她才会跟我继续做好朋友。我把所有无处安放的情绪都寄托在了她身上,仿佛是一个快要溺水的人忽然抓住了一块木板。

可正因如此,她告诉我:我知道你很珍惜我们的友谊,但你对我有时候让我觉得很有愧疚感,还有被锁定的感觉,所以能不能稍微有点距离,对我不要那么好呢?

年少时候,我不懂这些话背后的深刻含义,只是认为我被拒绝了。

后来走过大学,进入职场。我自始至终都没能改变这种讨好别人的心态,让自己吃了很多苦头。特别是有一次,在工作中,项目组中另一部门的资历久且地位比我高(那时候我刚到新公司3个月)的同事因疏忽犯了致命的错误,可我也是跟进这个项目的人(其实是个小透明),所以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去跟公司道歉,然后把责任但在自己身上。

除了“只要有问题发生,基本都是因为我做的不好”的心态以外,还有就是讨好那位资历前辈。

幸运的是,公司指出这件事跟我没什么关系,让我继续工作。而那位资历前辈除了赔款外还被辞退了。听到他被辞退的消息,我心里也不好受,就跟他说对不起,没能一起担当。他在以前工作中经常会刁难我,让我加班替他做更多事情。

在听了我说“对不起”后,他说:我自己知道这个事情是我的问题,你挺好的,只是我奉劝你一句:不要总是讨好别人,也不要总是觉得所有问题都是你的原因。你要自信点,太软弱的人容易被欺负。活的太累。

那是我第一次正视到了自己的“讨好型人格”。

他说得对,我活的很累。别人不经意一句话,我能翻来覆去想好久,是不是我哪里做的不好,让人家不高兴了?周围所有的一切,都会让我有不安全感,我想要获得一样东西,就要不停地去付出去讨好,似乎这样才能获得一点点甜味。

人所有的精力如果都只放在内耗上,这个人势必没有出路。

于是我想要改变这种状态。可这么多年形成的思维和习惯,哪有那么容易改变?我在这一块,一直处在矛盾纠结的状态。习惯让我不由自主地讨好,理智又在事后对自己很不满意。

直到我看到了孩子出现了翻版自己的倾向时,我的压抑一下子就爆发了。

因为有一个讨好型妈妈,所以在面对其他小朋友的不友好时,我习惯性地让他去忍让,甚至在他出手的时候,我还会呵斥他不该动手打人,因为我习惯性害怕跟别人起冲突。可是那些孩子的家长也只是轻飘飘说了两句自己的孩子。

渐渐地,我在孩子身上看到了我自己。他不愿意出去跟其他小朋友玩,容易焦虑哭泣,面对欺负不敢还手,只是默默地站在那里露出委屈的表情。

老卡尔威特说过:孩子是父母的翻版。

武志红说: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而不幸的童年则要一生来治愈。

我不可以在让孩子吃我吃过的苦。我要先改变自己。

突如其来的觉醒,令我自己吓了一跳。然后我开始看各种书,并在内心强化自己的新认知。我不想生活的那么敏感,那么谨慎了。

渡边淳一在《钝感力》中说道:在人际关系方面,最为重要的就是钝感力。当受到领导批评,或者朋友之间意见不合,还有恋人或夫妻之间产生矛盾的时候,不要因为一些琐碎小事而郁郁寡欢,而应该以晃晃开朗,从容淡定的态度对待生活。一个人谨小慎微凡是看的过重的自寻烦恼的时代,应该宣告终结了。只有拥有钝感力的人,才能在团体生活中出人头地。

我是幸运的,在这段时间里,我的丈夫一直鼓励着我,他告诉我:我现在的思维才是对的,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改变。

他还告诉我:如果内心出现怯懦的时候,就去想想宇宙,想想历史,你就会觉得人是那么渺小,这些事情不过连沧海一粟都比不上,又有什么好怕的?你只管坚持按照你的感受来,如果别人让你不舒服,只管怼回去,自己舒服了,才不会憋屈焦虑。而且大多数人的水平都差不多,也都得罪得起。

慢慢地,我看到了自己的变化,对于那些强势的人,我先是做到远离,对于欺负小孩子的,我带着孩子远离。当内心的强化变成了习惯后,我开始做到还击。神奇的是,周边人对我的态度逐渐变得温和与尊重。

 改变自己走了过5年的历程,现在我会说出自己的不满,也不会在意那些让我不开心的人脸上挂不挂得住,毕竟,你让我不开心的时候也没有想过我的感受。有意思的是,我孩子的性格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在学校踊跃发言,认识新朋友,面对强势会大声拒绝说“不”,甚至凶他们,经常发表自己的观点。

如今的生活状态,比起以前轻松了太多,心情也很乐观。所以从今天开始,着手改变,你一定会发现一个属于自己的新世界!

相关文章

  • 五年,我终于甩掉了讨好型人格

    昨天在网上看到一个问题:“这么些年,你人生最大的改变是什么?”作为一个与“讨好型人格”如影随形地生活了三十年的人,...

  • 生命密码解读:才女蒋方舟的起点——被吓大的童年

    蒋方舟拒绝讨好型人格 欢迎关注,欢迎留言! 昨天探讨了贾乃亮讨好型人格的成因,“讨好型人格”这个词,不由让我想到清...

  • 每日一践

    这几天在听“破除讨好型人格”的线上课程。通过这些年来时断时续的向内探索,我终于确定自己是个典型的讨好型人格...

  • 为什么讨好型人格不容易获得爱?

    今晚,我想和大家聊一个心理学的名词:讨好型人格。那么,何为讨好型人格呢? 讨好型人格:指一味的讨好他人而忽视自己感...

  • 不要再讨好

    我的讨好型人格很明显。讨好型人格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讨好别人是自己主动的,控制不住的事情。当学习了有关讨好型人格的...

  • 生活就是:合得来就合,合不来就散

    这篇文章是写给讨好型人格的人的,我也曾是讨好型人格,所以我知道想要摆脱讨好型人格有多么痛苦和不容易。 原生家庭中,...

  • 讨好型人格——错误的心理逻辑

    错误的心理逻辑——讨好型人格 萨提亚在《新家庭如何塑造人》一书中提到讨好型人格,具有讨讨好型人格的人,称为...

  • 不要再做一个讨好的人了

    前几天在知乎上看了一片关于讨好型人格的文章,认真做了笔记,感触比较大。 讨好型人格的人是“”自私""的 讨好型人格...

  • 《成为自己的勇气》笔记5——讨好型人格

    讨好型人格的一个特质就是超级敏感! 讨好型人格,最怕和别人起冲突! 通过以上两点,我们可以分析出,其实讨好型人格的...

  • 「讨好型人格」的五大特征,你有吗?

    讨好型人格在我们生活中非常普遍,无论是有成就的人士还是没有成就的人士,都会有讨好型人格,讨好型人格对我们最大的影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五年,我终于甩掉了讨好型人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ynmo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