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读书群的小伙伴就“相由心生”这个话题聊得如火如荼,引得我也忍不住出来说两句。
“相由心生”,从字面上理解,指的是人的内在,会潜移默化地改变自己的容貌,从而使外貌和言行一样,成为一个人精神世界的窗口。
比如有些人看起来慈眉善目,有些人看起来很不好惹,有些人看起来城府很深。“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的也是这个道理,一个人学识丰富、见识广博,不需要刻意装扮,自带一种气质风度。
并且,言行尚可以修饰伪装,而面容却很难伪装,我想,面相学就是基于这个原理,它有一定的科学性。
了解这一点,让我们意识到加强自我修养的重要 性。
“相由心生”,还可以有另外一层理解:你看到的所有一切东西,都来源于你的心,即“境由心造“——你的心在哪个层面,你所看到的就是哪个层面的景象。
谈到阅读时,我们时常说“一千人的眼里,有一千哈姆雷特”,一本书,给予每个人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同一本书,同一个人,读第一遍和读十遍时的心得体会也不相同;同一本书,同一个人,不同的年龄阶段,读书的感觉和认知更加不一样。
当你明白这个道理,你便不会再轻易地去评判和批评别人,因为你的评判是出自你的目前已有的认知,也就是“你以为”,显然,你的标准并不适用于其它任何人。
我们经常讲“你这样不对”,却很少反问自己“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更很少思索“我说的就是对的吗?”。
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世界,无所谓对与错——因为如果一旦要分出对和错来,那么必定需要一个标准,那么这个标准由谁来定?定标准的这个人真的是那么完美无缺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