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赵周老师讲《用拆书法练内功,构建知识体系》
![](https://img.haomeiwen.com/i3056831/4f4a72ab0da6302c.jpg)
这堂课我听起来没那么费劲,笔记整理比以往快速一些。
一、思考的能力
没有知识体系的三类人:
1、听风是风,听雨是雨
2、针插不进,水泌不进
3、顺我者点赞,逆我者不看。
我属于第一类人,别人说什么都会觉得好,都觉得是自己需要的,属于最容易被忽悠的人,不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么,缺乏思考和判断的能力。(自问的能力)
赵周老师在课堂里反复强调碰到别人提的问题不要急着去回答而是学会反问。(反问的能力)
而拆书法就是在训练我们反问与思考的能力,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最近我生活的很多点都指向了反问、思考这个方向。5.13的年会上LORI带导"苏格拉底式提问"这个活动,也是教我们去问他人问题引导思考。我当时就在想问问题也是技术活,问到点子上才是本事。
《让大象飞》这本书中就讲到一个例子:川崎摩托发明了站着开的水上摩托车,风靡一时,为了提高用户满意度,它向用户征集改进建议,有用户建议在摩托连边处增加填充料,这样会更平稳,川崎公司照做了,但它的竞争对手开发了坐着驾驶的水上摩托,轻松击败川崎。川崎摩托问错了问题,它不应该问用户想要什么解决方案,而应该问他们想要的结果,即:获得更舒适的水上摩托驾驶体验。
这个能力需要不断地去训练,不是一下子就有的。但是我这类的人可以做到的是看到信息刻意去问自己问题,一点一点转换思维方式。
二、分析与整理信息
老师讲到分析与整理信息,让跟上节奏的同学复制自己看到的链接来课堂练习。没想到我提供的链接做例子来讲,我有点激动,这一点必须记录下来复盘。
链接:http://mp.weixin.qq.com/s/2FnHX-45JtVlKZsEQ88atg
08(原文中的一段)
诺姆曾经在以色列问一名反恐部队指挥官:
你是从哪里找来那些用于反恐任务的恶狗的?
问这个问题的潜台词是:
在街上流浪的野狗既然能在“狗咬狗”的恶劣环境中活下来,一定能成为优良的反恐犬。
这个思路是不是很像我们接受过的坚强教育:
逆境让人坚强,坚强让人成长。
因而人们掩饰自己的脆弱,
哪怕是强撑坚强,
人为给自己制造出一人独行的逆境。
但是,教官的回答恰好相反:
流浪狗是最没用的,
因为它们的行为莫测,很难训练成才。
只有那些受到良好照顾,得到关爱,
生命有保障的狗,才适合训练成反恐犬。
诺姆认为人也是如此:没必要故作坚强,
摆出一副坚强的姿态,
大方主动接受关爱和照顾,
才能让你强壮,让你更好地迎接日后的艰辛。
有人强撑坚强,终成无谓;
有人放下伪装,终成无畏。
因而,我们须明白:
人的一生有两个重要能力需要学习,
一个是坚强独立的能力,
一个是接纳自己脆弱的能力。
![](https://img.haomeiwen.com/i3056831/3f9688b115da17f0.png)
作者的观点学习两个能力:一个是坚强独立的能力,一个是接纳自己脆弱的能力。
前:作者是根据两个新闻引出的观点,这个信息对我重要吗?因为我要养育孩子,所以我要不要对他坚强,要不要允许他脆弱?如果对我而言没用,这篇我就可以不看了。
因:为什么要强调坚强?坚强有什么好处?怎么验证和排除这些假设?文中没有。
后:若依从这些信息会怎样?有什么好处?脆弱也挺好的,能宽容点。
果:不这么做有什么后果?我也没要求孩子一味地坚强。
这是一个伪问题,家长不都是虎妈虎爸,不是都要求孩子一味坚强。
![](https://img.haomeiwen.com/i3056831/00ae34edd9cc76f4.png)
适:有没有相反的观点?刻意地去找,有,比如军队里强调绝对地坚强。
用:如果要这样做,需要具备哪些条件?一边强调坚强,一边强调脆弱,是说说就能做吗?还是需要教养的方法,还有沟通的方法。作者没有提到。
边:有没有类似的,差不多的信息?恩威并济。
界:相反的还是类似的信息,和这个信息的区别是什么?软硬兼施。
看到信息,除了感动、收藏外,去追问通过这些追问,加上前因后果、适用边界,在思维上变得更加全面。
三、致用类图书的选择
海选:对一个问题或议题有针对性地看书评,删掉一些,剩下全部买回来。
相亲:用两小时大概翻一下,选一本自己喜欢的书。
过日子:眼里只有她,看这本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