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 大夫 崔杼 弑其君。
(齐国大夫叫崔杼的杀了国君。)
太史书曰:崔杼弑其君。
崔子杀之。
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
(太史直书,被杀。弟弟接着写,被杀了两个。)
其弟又书。乃舍之。
(第三个弟弟又写了。这回写成了,没被杀。)
南史氏闻太史尽死,执简以往,闻既书矣,乃还。
(南只氏是另外一个史官。那时候还没有纸,文字大多刻写在木简书简上。这位南史氏听说朝里的史官死尽了,拿着竹简就往里赶;听说已经写下去了,才回头。)
故事很短也很简单,齐国大夫崔杼杀了国君(下杀上为弑),太史直书,崔大夫恼羞成怒,“杀之 ”。太史的弟弟(估计是这太史没儿子或者儿子没成年)接着写,又被杀了两个。第三个弟还是照原来的写,这回崔大夫终于发了善心,“乃舍之” 。如果说这几个太史是忠于职守的话,那么南史氏就好玩了。“闻太史尽死,执简以往”,急急忙忙的他是趁机去上位吗?那就该写“闻太史尚在/闻太史存,乃还”,但写的是“闻既书矣,乃还”。所以我以为“执简以往”的那支简上应该是写着:“崔杼弑其君”。
史官就必然客观么?客观其实是个主观词,或者说是主观的结果。由于观察角度的不同、观察主体的认识局限,客观是难以保证的,“管中窥豹,略见一斑”,说的便是这个。
这就说到另外一个弑君的故事。赵氏孤儿是元朝的剧本,好像是前几年拍成了电影?现在就说这个赵氏孤儿赵武的爷爷赵盾的“弑君”。《左传-宣公二年》有记,“晋灵公不君”,就是没有当国君的样子,不过就是肆其所欲不惜民力。赵盾是 正卿,简单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骤谏”。暴风骤雨的骤,就是急和猛。灵公就请赵盾饮酒,“伏甲将攻之”。赵盾逃出酒席,逃亡去了。但是没出国境,他的族人赵穿就把灵公杀了,于是赵盾又急急忙忙地回头收拾残局。事情完了之后,太史书曰“赵盾弑其君”,还“以示于朝”。赵盾自然是喊冤,太史说:子为正卿,亡不越境,反不讨贼,非子而谁?是说你作为国家第二把手,逃亡不出国境,回来不讨伐贼人,(杀国君的)不是你还能是谁?这个太史叫董狐。说他写得客观吧,好像又没写出事实的全部;说他乱写吧,但是说得又有一点道理。还好赵盾挺讲道理,接受了弑君的骂名,董狐这一句还受了孔子的赞扬: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孔老先生编的史书《春秋》,就是因为太晦涩、选择性记载,出来之后三家作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历代都说,《春秋》出,乱臣贼子惧。说是全书虽然没有明显的褒贬,但是字里行间却是充满臧否,所谓春秋笔法。我就想,这么难懂的书,学究都未必能通,乱臣贼子能有闲心去看,去看懂?
崔杼弑其君那段应该也是出自《左传》,我是高中时候看到的,抄在小本子上,后面写了一句:为文为人当如齐之太史。
他们说“读史使人明智”,就我个人来说,读史让我越发固执才是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