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00824教科版教材培训1

20200824教科版教材培训1

作者: 有趣的灵魂少有 | 来源:发表于2020-08-24 23:21 被阅读0次

走进科学课,认识新世界

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

用双手打开科学之门

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倡导探究式学习、让科学实践成为学生的基本实践活动

崇尚科学、普及科学

用双手打开科学之门,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探索世界

科学课应该培养学生像科学家认识自然世界所作的那样来学习科学

热爱科学,尊重实践,学会思考

尊重证据,乐于表达,崇尚科学

尊重事实,乐于探究,与他人合作

科学即是求真求实,让小学生在科学探究中理解概念,学习做科学是科学教育工作者的价值追求

提供机会,让儿童动手做科学,发展问题解决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保持和发展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

崇尚科学,普及真理

展开科学翅膀,放飞科学梦想

走进科学课,带领学生发现科学之美

基于儿童立场,探寻科学真理

放大疑惑、留下烙印,达成共识

新时代,新课标,新教材,新科学

上面的这些话都是全国各地科学教研员、科学教师对科学课程真挚的感情流露

科学与哲学


《声音》单元解读  教科版教材副主编、沈阳师范大学  唐莲君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过3年的科学学习,在科学学习方法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四年级教材简单说明:

一、科学概念的形成需要“架构”(概念架构)

1.用连贯、相关、综合的内容组织课程。

2,促进课题之间、单元之间相互关联。

任何一个学科概念的建构不应是知识点和技能的简单集合,而应是一个内容丰富、知识、技能和观点可以相互支撑的架构。

二、学习主题需要精简(课题精简)

课程设计要成为学生学习科学、理解科学的思维方式。

少而精的主题,在连贯、系统地学习和探究中,才能发展儿童对科学的理解。

三、科学探究过程需要连续(连续探究)

1.避免无关的事实性探究

2.实现学习机制与课堂教学的统一

科学探究活动的连续设计,可以促进课程内容在事实与事实之间、事实与概念之间发生关联,进行相互作用,并避免无关的事实性知识的简单罗列。同时,也容易实现学习机制与课堂教学的统一。

四、科学理解需要认知的发展(科学理解)


大单元设计在关注学生原有认知和经验方面表现出它的优势。在连续的、相关的探究中,知识、技能、方法都不是简单的集合,而是相互支撑架构起来的一个系统,思维的发展也变得连续了,这样的认知过程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科学、理解科学。

《声音》单元的解读从三方面进行

一、《声音》单元在课程标准中的位置和作用

二、单元的认知特点——思维、逻辑、方法

三、单元解读

一、《声音》单元在课程标准中的位置和作用

1、物质科学领域的概念表述

概念一:物体具有一定的特征,材料具有一定的性能

概念六:机械能、声、光、电、磁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

2、概念理解困难

声音为什么是能量的表现形式?——物质、声波、能量

声音与能量是什么关系?——涉及到声音本质的认识

3、课程设计特点及教学应对

教科版教材《声音》单元的特点是什么

《声音》单元是如何促进学习机制与课堂教学的统一

6.1.  声音因物体振动而产生,通过物质传播

6.1.1 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向各个方向传播

6.1.2 声音因物体振动而产生

6.1.3 声音的高低、强弱与物体振动有关

听听声音

声音记录表:1k的纸张,张贴在班级,“对声音问题的思考”学生可填入自己的问题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利用橡皮筋发现振动是产生声音的原因,为主要活动,利用其他物体验证声音产生的原因是振动的活动(敲鼓、音叉),不是主要活动。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耳的结构图并非要让学生记忆的,仅是为了了解各部位在声音传播中的作用而已,并不是重点

模拟鼓膜振动实验,是本课的主要活动,为第五课声音的强弱问题研究做了铺垫

声音的强与弱 声音的高与低 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制作我的小乐器

教材在促使我们挖掘“科学发现的逻辑”

教学在构建教师理解的“学生探究的逻辑

教师不一定需要按照教材中的逻辑一步步走,而是根据教材中的逻辑,推测学生学习的逻辑,逻辑不是固定的,学生会散发出多条逻辑路线,教师的职责即是敏锐的发现学生的逻辑是哪一条。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00824教科版教材培训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ysnj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