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前一篇文章是改变坏习惯,那这篇文章就应该是养成好习惯了。
上篇文章我们说到,习惯体系的好坏,决定了我们是否能够实现最终目标,得到微习惯给予我们的超高复利。现在就应该想一想,怎么塑造给我们的习惯体系?
你有没有这样一个疑惑:为什么沾染上不好的习惯超级简单,但培养好习惯却那么难呢?
为什么你会回到家,摊在沙发上看小视频欲罢不能,看书的时候翻个一篇、两篇心就飞了?
为什么你明知道要吃的健康点,可一到自己做饭的时候就懒了,纠结了一会还是去点了个外卖回来吃吃呢?
这个疑惑困扰了古今中外的哲学家,他们从各个维度思考这个问题,甚至上升到“性本善”和“性本恶”这样的严肃维度。
其实习惯无关善恶,因为你一旦养成习惯后,习惯就会如影随形、很难改变。而人类出于趋利避害的本能,则愿意给习惯定义,并保持好的习惯,改变坏的习惯。
改变习惯,首先要改变我们的行为,行为的转变有三个层次,一个是结果的变化,一个是过程的变化,最后是身份的变化。
结果的变化处于最外层,也最好理解,比如说,你想减肥,“减肥30斤”就是结果;过程的变化是中间的一层,你为了减肥每天晨跑,开始健康饮食,这样的好习惯就是过程;身份的变化呢在最里层,你打算做一个有马甲线的女人、打算做个有腹肌的男人,这就是你身份的变化,这个变化是你的自我形象、信念,甚至是世界观的改变。
身份的改变是是一种内部的变化,所以根据这三个层次,你就知道,要想彻头彻尾地改变自己的习惯,只有从内部发力,先确定“身份”,然后再培养基于“身份”的习惯。行为和身份相符了,那么行为自然就持久了。
比如抽烟这个习惯吧,我们都知道它不好,那怎么戒呢?
如果你给自己定位的身份是“吸烟的人”,那么,在这个身份标签下,你就很难戒烟;如果你改变对自己身份的看法了,认为自己是“不吸烟的人”,那在这个新的身份标签下,你就很容易用“不吸烟的人”的身份来规范自己,那你戒烟就容易多了。
事实上,每一个人的习惯体系后面,都有一套身份的体系支撑着,这个体系可以是一整套信念,甚至可以是一个假设。
假如你计划好每天早上去跑步,那你就在前一天晚上,把你跑步要穿的衣服和鞋子都提前放在床前面,当你的闹钟一响,眼睛一睁开的时候,就会看到你的衣服,也就不会再犹豫和纠结,也不会再惧怕了。
或者你想每天看一小时的书,你就每天设计好哪几个时间段休息?在你休息地方放上你要看的书,这样即使你每天在拿起手机的时候,也会先看到你放的书,我是不是该看书了。
或者还有一个办法,推迟满足感,这种办法等以后我单独再写一篇文章,这里只是说提醒一下,你可以在心里默念,我可以先看五分钟的书之后再来看手机,这样等进入状态之后上,你就忘记了之前想做的事情了。
如果所有的准备,你都做的足够充足的话,相信所有的好习惯,一定会离你不远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