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道德经(1)众妙之门

道德经(1)众妙之门

作者: 震古开运 | 来源:发表于2021-06-29 09:54 被阅读0次

道德经(1)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众妙之门。

【解析】

1.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是老子哲学的核心,认为道是宇宙的本原及万物运行的规律。大道无形。

      那么,道就不能用语言或文字来描述,也不能凭主观想象来臆造。
      因为文字和想象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所以,说出来的或想象出来的都不能称之为真正的道。

2.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无,是天地还没有生成之前的混沌状态。
       有,是存在的意思,是天地从无中生出来,并孕育万物,是万物之母。

3.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众妙之门。
       “常无”,是一种永恒的无,“常有”,是一种永恒的有,通过忘却一切的常无,可体会到天地初生时的妙。
       通过包容万物的常有,可以观察到万物未生之前的“徼”,徼是边界、开端的意思。

      但不论常有还是常无,都是一种概念,都是名,都是由大道生出来,称之为“玄”,大道无形,变化多端,变化来变化去,就构成了天地万物的“众妙”,即所谓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现实应用】

       老子提出了“道可道,非常道”的观点,认为可观、可见、可言的事物都不能永恒,不能长久,而只有不可观、不可见、不可言的事物才能永恒,才能真正的称得上“道”。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实生活中,可以看到、摸到、用到的东西,都在不断的变化,很难永久不衰。

       能够长久的才是精髓,比如永流传的国学经典。然而这些国学经典之所以可以长久,是因为它的核心思想来自于不可观、不可见、不可言的阴阳、五行。

      罗老师的《宇宙五行密码》就来自于阴阳、五行之间。虽然金、木、水、火、土这五股力量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的威力不可估量。

建议:

      精明的商人将珍宝藏起来而不露声色,君子有高深的道德,而外貌却看起来好像很愚笨的样子。

      去掉你的骄傲之气和各种欲念,以及各种不切实际的想法,这些都不利于你的身心发展。

【思考】

       让你起贪嗔痴慢疑之心的人事物,是永恒的存在的吗?

相关文章

  • 新中式玄关丨方寸之间,自成天地!

    玄之又玄 众妙之门 玄关源于中国 最早出自道德经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后来用在室内建筑名称上 意指通过此过道...

  • 道德经(1)众妙之门

    道德经(1) 众妙之门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

  • 大师游戏II 075~众妙之门

    今天是大师游戏第75天星期天,今天在图书馆借了《道德经》,知道了什么是众妙之门,什么是众妙之门呢?它指的是: 观察...

  • 隶书9

    隶书9《道德经》: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 隶书9

    隶书9《道德经》: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 道德经- 众妙之门

    学习道德经第一章 众妙之门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 《道德经》|众妙之门

    《道德经》里的道理很是通达,集齐了天地之精华,太阳的光辉,还有皎皎月华的智慧,其实是宇宙哲学所带给人的启迪,不过这...

  • 共学《道德经》第1天

    共学《道德经》第1天2022年2月16日 第1章众妙之门 【原文】 道可道(1),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2)。无...

  • 【觉悟《道德经》,开启众妙之门】

    【觉悟《道德经》,开启众妙之门】 道德经是老子的传世之作。老子为道家始祖,被民间神化为太上老君。道德经本身包罗了中...

  • 闵氏中文4字词语36范式(18)—轻叩玄门

    轻叩玄门 玄门,玄妙之门:是道家以及玄学的另一种称呼。来自于老子的《道德经》中:"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 叩玄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1)众妙之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yuhu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