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派中国画 | 艺术性与收藏价值 |
《引领“突围”的意义和价值》
《凤凰生活》记者 梁 初
众所周知,尤其新世纪以降,中国绘画艺术即中国画或国画,与世界绘画艺术一样,正在(技术层面)故步自封或实属停滞的羁绊中,以及(市场层面)特虚价值盲目崇拜名人名画和作品创作普遍世俗化或低俗化的浊流中,挣扎。
笔者作为亲历者,愿意讲述这样一段故事。在北京南海子国际绘画艺术研讨会上,当议程已经过半时,有人送来黛荷翁先生一组画作,大会在某种沉闷气氛中,顿时兴奋雀跃起来。最后,大会为黛荷翁先生画作,设立了附加议程,进行了专题研讨,确定:黛荷翁先生绘画作品,是一种“首创画种画派”,可以命名为“印象派中国画”。
大会宣告:黛荷翁“印象派中国画”荷画系列作品,以传统中国画为基础,融合西方绘画印象派太阳光谱描绘瞬间理念,创新实践并形成了独特风格,以作品的视觉冲击力和非凡艺术效果,引领了传统中国画的突围,提升了传统中国画的发展,具有特殊的历史首创意义,具有巨大的收藏价值和升值潜力空间。
我们看到,现实中,不管中国画艺术创作和市场,诱惑或逼迫目前一些中国绘画艺术家,有时不得不走“因要出名而绘画”的道路,或大部分艺术家仍抱定有“必须依靠绘画艺术本身而才能成名”的思维。总之,汗流浃背而真正默默耕耘于艺术土地的艺术家,就算不是大有人在,也应该是有所存在。
笔者认为:当今时代,不管有多少莫名其妙就果然出名的名人在招摇过市,甚至确有一些根本就不会画画人,却在那里煞有介事地对艺术指手画脚,但都确有如黛荷翁先生一样,甚至隐姓埋名而潜心于艺术创作和探寻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的真正大师,始终都在那里为艺术或文化的真正发展而辛勤劳动。
笔者认为:艺术,至少绘画艺术,必须具有“印象派中国画”一样的真正艺术价值和历史收藏价值。除此之外,其它所有看似非常潮流但实属“歪斜”的东西,尤其从艺术发展历史的纵向纬度看,在历史长河的航船上,都必将被嗤之以鼻,并被历史本身将其抛进艺术或文化的垃圾堆。
(特转载文本。附录黛荷翁“印象派中国画”作品一组,欢迎多多鉴赏和批评)
![](https://img.haomeiwen.com/i24320883/0fe9247fcc8fc473.jpeg)
![](https://img.haomeiwen.com/i24320883/f226238de9db3f5b.jpeg)
![](https://img.haomeiwen.com/i24320883/253ea32c9f799450.jpeg)
![](https://img.haomeiwen.com/i24320883/14dbc22952d38329.jpeg)
![](https://img.haomeiwen.com/i24320883/8454f616b46f99cb.jpeg)
![](https://img.haomeiwen.com/i24320883/cf39d95c0cc09fd9.jpe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