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到了老年,最看重两个字,“福”和“寿”。不过古人也说了,“人老两年坎,迈过得福寿”。到底要迈过哪两年,怎么样的坎儿,才能得到福寿呢?
对于老人来说,第一道坎出现在73岁那年,第二道坎则是在84岁的时候。只要这两年慎重地生活,好好度过这两年,就能迎来福寿。那么为什么偏偏是73和84这两年呢?这两个年岁其实分别代表着孔子和孟子。
我们都知道,孔孟是儒学大家,特别是孔子,被誉为圣人。古人对孔子异常尊敬,就连文人墨客也会将他视作偶像。最根本的原因是,孔子经历过不少苦难,而他面对苦难的心态激励了不少世人。孔子意味着第一道坎,代表数字是73,那是因为孔子正正活了73岁。
由此我们就能推断出,第二道坎的84岁,是因为孟子活了84岁。虽然孟子没有被古代帝王大力推崇,不过他在思想上的成就并不亚于孔子。古人之所以关注他们的岁数,其实就是为了能和两位伟人看齐,认为只要活够他们的岁数,余生就会有福气。
这么说来,“人老两年坎,迈过得福寿”所表达的,是百姓对自己的期许。直白一点说,就是希望能讨个好兆头。认为迈过了这两道年迈的关子,就能安稳度过余生,就算面临困境和苦难,也能淡然,不致于遭受致命的打击。
虽然这个古老的俗语完全没有科学可言,但却表现出了古人对生命的敬畏。“人老两年坎,迈过得福寿”这个说法不是迷信,也不是真理,它其中积淀的是中华民族对生命的态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