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安徽一杂技女演员表演过程中坠落身亡!该时间的发生让人深感惋惜与痛心,同时也让杂技这一我国的传统表演艺术再一次走入了我们的关注。
而说到中国杂技,必然会想到中国的杂技之乡-吴桥,这里涌现出了众多的杂技名班和杂技名人,但要说到成就最大,影响最深的则非一人莫属。
他就是孙福有,而他也被称为“现代杂技之父。”
孙福有,1882年出生于河北吴桥县,而吴桥自古以来就以杂技之风兴盛而闻名,孙福有自小便对杂技产生出了浓厚的兴趣,有时候看到别人表演,他也会偷偷地自己练习,可由于没有人指点,孙福有着实吃了不少的苦头。
五岁那年,孙福有的父亲不幸因病去世,全家的重担全部落在了母亲一个人身上,这让本来就捉襟见肘的生活更加地艰难了。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年幼的孙福有便外出走上了卖艺这条道路。
可是在外卖艺哪有那么容易?起初年少又没有特长的他,表演的节目根本就没人来看,但孙福有并没有放弃,而是自己努力的钻研学习,刻苦的努力加上自小的天赋,孙福有竟然成为了一位颇通本领的杂技艺人,他可以挣到钱了。
1902年孙福有跟范屯两个姓王的杂技小班到各地演出,一年后他们还去了俄罗斯,1904年,挣到钱的孙福有终于回家了,他给母亲带回来了三百块的大洋,年老的母亲看到久违的儿子,不禁老泪纵横,而孙福有也是抱着老母失声痛哭,在外漂泊的时光里,母亲就是他的星光,每当自己想要放弃的时候,想到母亲,他就会重燃斗志。
短暂的团聚又要分离,这一次,孙福有决定自己组建班组,他以“孙家班”的形式再次回到俄罗斯,此时,孙福有将吴桥的传统民间杂技和俄罗斯的马戏、空中飞人等节目糅合到了一起,一经演出,便造成了轰动。
1928年,孙福有带着孙家班在香港演出,孙家班精湛的表演,得到了众多的好评,其中一位香港商人,更是对孙福有推崇备至,他拿出资金支持孙福有,希望他能将中国的杂技艺术进一步的发扬光大,这与孙福有的内心也不谋而合,很快,孙福有建起了中国第一个大盖篷,并将团名改为“中华国术大马戏团”。
此时的孙福有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杂技第一人,但生在乱世中的他,却从未丢失自己的爱国之心。
1933年,黄河决口,数十万灾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孙福有闻听后,率中华国术大马戏团举行了赈灾义演,从香港、汕头到上海,共收入二十多万大洋,这些收入孙福有全部赈济了灾民。
孙福有不仅有着出众的技艺和超凡的组织才能,他对于中国杂技艺术的贡献,还在于他两项重大的发明,第一是他研制的大盖棚,自古以来杂技艺人都是在街上和空旷的地方摆摊演出,这使杂技艺人演出时缺乏尊重感,而且现场也很无序,而大盖棚的出现,使杂技艺术真正的走进了舞台,从而让杂技艺人的演出更正规,更加地精彩,第二便是他发明的保险绳,保险绳的出现使杂技艺人的安全有了更大的保证,这两项发明,一直被沿用至今。
1945年,孙福有在重庆病故。一代杂技宗师离开了他为之贡献了毕生的杂技事业,孙福有葬礼当日,重庆各界有近万人前来参加。
时至今日,孙福有的半身塑像就屹立在河北吴桥杂技大世界的广场中心,塑像底座上刻有《世界马戏史》主编莫克莱尔先生的法文亲笔题词“纪念世界现代马戏之父——孙福有先生”。
最后,我们也希望杂技艺人们在为我们奉献精彩演出的同时,也不要忘记保护好自身的安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