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这一生,时时刻刻都在选择,就像萨特说的,人是人的选择造就的,然而,人生要紧的选择就那么几个——我选择成为乡村教师,就是我人生要紧的选择。
2019年6月9号,高考结束的第一天,我逃出了家,来到了嘉善,我大姐工作的地方,只因我不想面对自己高考的失败。当然,在成绩下来之后,也是异常的糟糕。此刻,也准备好了复读。
人生,就是那么神奇,我那时心里是拒绝复读的,但是糟糕的成绩是无法考上心里所想上的师范,可就是那么神奇,一次偶然的聊天得知“河南省首届公费师范生”,上学还免费,额外补助生活费……所以,毅然决然只报考了一个公费师 范生。
所幸,如愿以偿。期间,通过自考南京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也圆了高校本科之梦。
最初的选择,有现实的无奈,有生活的窘迫,也有自我的追求。但后来,我发现我是热爱教育教学的,我热爱和天使般学生在一起,享受着童真童趣童年故事……
热爱,并不是二个字,是一生之行。同时,也因为我需要,乡村教育和我心中所想,相差甚远……
当然,我的老家也在——2019年9月在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赵集小学任教,开启了我的教育之旅,我需要这份我热爱的职业谋生,养家糊口,更需要通过乡村教师实现我的人生价值。
教育教学中的小骄傲
教育理念:助力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
教学理念:一课一得,在点滴中成长。
平时的做法:
1.每天开启晨诵课,在诗意中开启每一天。
2.坚持绘本讲学,多种方式促进阅读和德育。
3.每天一点小记,以进步和反思为主,促进自我意识。
4.每日一语,与家长分享教育和孩子的点滴成长。
晨诵课——部分学生特别喜欢写感性作品和绘画,每天期待着这样的仪式。
绘本——部分孩子能够主动原意讲并且为之付出努力,更有一些能够自己绘画创编小绘本。同时,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明显增高,部分家长给孩子购买大量书籍并与班级分享。
小记——更多的是看见自己的好与不好,记录生活点滴。
每日一语——家长更愿意和我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当家长感觉孩子有些情况,都会在微信或者电话沟通交流,共同商议促进孩子成长,教学相长,共同成长。
困境:目前,各项活动不成体系,没有课程化,内容方面也比较肤浅。同时,也需要仰望星空项目课程帮助下,打开学生的视野,能够深入具体地把非物质之外的精神理想切实扎根在学生的心里。
小影响
有我的存在的地方,都特别的“卷”——人送我外号为“卷王”。可我并不这样认为,我只是在做我觉得应该做的事情——只不过是用别人看视频、小说的时间,用在学生身上。
同事:有我在的年级,平均分都会比往届高七八分以上;遇到不知道如何做到,都会等待我做后或者和我沟通思路;家长会、作业设计、论文等都会和我沟通……引以为傲的是,在我的“卷”下,有5位老师逐步不一样了,越来越专业化,爱读书化……
学生家长:愿意学“家庭教育”,更加注重孩子的习惯教育,尤其是对孩子的陪伴。(有24位同学,在我和家长反复的沟通交流后,要么选择回老家上班带孩子,要么给孩子接走在外地上学,陪伴孩子成长)(当然,这些孩子都是因为极度缺乏家长的陪伴才会建议“陪伴”)
光阴的故事
2020年6月23日,我的生日。我很意外,学生竟然能够清晰的记着并准备了惊喜。
在这些生日的祝福贺卡中,我看到了小宇同学的——小马老师,祝您生日快乐。
当时我很震惊——这真的是小宇同学的“字”吗?小宇同学的书写问题被我列为重点问题去解决,已经快一个学期啦,而我也习惯了其潦草的书写,或者说,对于小宇同学的书写问题已经基本上放弃了。但,客观地说,因为小宇同学的字,我采用了很多种方法,也和全班同学一起付出很多努力,家长方面也多次进行专门沟通和指引。其中有一次请家长之后,据其他同学说,小宇同学回家遭到了家长的爆打……
想到这,在看看此刻——我亲眼看到,这张祝福卡片是小宇同学递给我的。我当时很激动,说:”我很喜欢你的祝福语,也更喜欢你的字哟。”小宇同学憨厚的笑了,而他的同桌却说:”他写了好几遍呢!特别的用功。”
教育理念的转变
满怀着自己的教育梦,以饱满的热情、十全的准备迎接我的第一批属于我我一直坚信着李镇西老师的教育格言:“假如我是孩子,假如孩子是我的。”
然而,现实却一次又一次的灭杀我。小博从不交作业;小江识字量过少;小雨调皮捣蛋;小轩抄袭作业;小宇书写不规范;小洞从不敢看老师———记得我上第一节课时,小洞就一直低头,从未与我的眼神对视过。更在游戏互动时,轮到他进行自我介绍的时候,他的头已经低到桌子下面。课后了解到,他在二年级的时候,被某老师在课堂上“一巴掌扇”倒地下,从此性格大变。我想,小洞同学没有安全感,很可能受这件事情影响。
知道这件事,对我也有很大的影响,让我知道农村的教育生活和我想象中的并不一样,甚至可以说相差十万八千里。我感觉孩子们需要的,并不是僵硬的知识。(孩子们的辍学率特别的高,基本在初中就会外出打工挣钱,其家长都在外面打工,也对孩子抱着外出打工的思想。)
我认为比成绩更重要的是思想、是观念。农村里的学习基本上以机械式,把老师的头脑的知识灌输到学生头脑里,很少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立起荣誉感和自尊心,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做一个好人的愿望。也就是说,教书育人必须先育人,然后在教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