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所有的孩子都希望生活在和乐融融的家庭环境里,同时,我更相信,每个父母对于自己的孩子是真心爱,然而,所表达爱的方式或许并非是孩子所能感知到的。
你想给予孩子的,并不一定是孩子真想要的
每周日,只要没特殊情况,我们一家结伴去扬帆公园运动,踢足球,打篮球,又可以在海边吹吹风,走走,已经成了不成文的特别时光。昨天也不例外,哪怕昨天菇凉作业还没完成,她也兴致勃勃跟着我们出发,我想,因为我们已经把彼此可以在一起共同体验一件事情的机会,当做了一种习惯。
下午到场地运动的人慢慢多了起来,在观察中,发现特别有趣的一家三口,孩子妈,孩子爸和一个大概8.9岁大的男孩子。妈妈自己在足球场自己玩带球,进球;爸爸在篮球场自己玩带球投篮,而孩子在球场转转,走进绿化带的草丛中,忽而捡起一根干树枝在玩着,从里面玩到外面小路上,正玩着呢,孩子爸在叫着他的名字,并一直叫他去打篮球,孩子还玩着手中的树枝,突然爸爸快步走到孩子跟前,并带着训斥,说,在不打球,我就开车把你送回去,争执中,可能树枝碰到了爸爸,孩子爸爸发生责骂,并拿起手中的一件衣服甩打在孩子的身上,一下又一下,嘴里还不停地唠叨着,“带你出来,是要让你来运动的,让你来锻炼身体的,让你来打球的,不是让你来这里浪费时间的。”孩子被这阵势吓哭了,边哭边被爸爸带到篮球框下,这时,孩子妈妈也站到旁边了,爸爸还没停下口里的责骂。站在旁边的妈妈并没有选择去安慰孩子,而是跟孩子爸爸说“别管他了。”
孩子爸爸的声音没停,孩子的哭声也在继续,这时篮球场外刚好走过他们的熟人,问起孩子怎么哭啦?妈妈在应着朋友的话,而站在孩子旁边的爸爸,借势又对着孩子责骂“你看你,还让别人看笑话。还在哭!”孩子哭声慢慢停下来,接着,朋友的孩子也走进来了,慢慢地引导他们,一起打篮球,孩子拿着球在拍,爸爸在不远处喊着“不是那样拍,要这样拍,力度不对等等。”
【031】爱孩子,要以孩子能接受和自己能做到的方式来表达!
我问着在一起看到这情景的菇凉,你觉得这孩子是什么样的心情?
菇凉说,这孩子真可怜,怎么遇见这样的父母,这样对待孩子,还不如不要生呢!家长都不懂得自己要学习和孩子正确的沟通。
我说,他们爱孩子是肯定的,确实是沟通方式上不妥。而这时,我的思绪切换到回到了过往的自己,我曾几何时,也曾经走过这样的功利心,虽然没有向他们这样偏过激的行为,但是我也曾将自己的想法强压给孩子。
以前,一看到孩子见人不打招呼,有时候,看着楼下的很多孩子在打闹玩耍,而我的俩孩子就是不喜欢走进他们的群体,俩自己玩自己的,总觉得孩子太安静了,不善于交际,这样会缺少玩伴,缺少朋友,这样怎么能够在写作时会有素材的积累呢?!
其实,是我太急了,每个孩子都有他的成长规律,成长的节奏。每个孩子的成长路上,没有一分钟会是随随便便浪费的,有时候看着孩子拿着一个东西从这里放到那里,再从那里放回这里,反反复复好几回,在我们看来,他们就是在浪费时间,其实,这是他们在构建自己的觉知体系和秩序感。尊重孩子的慢,陪着他们慢慢走,这是关键的一步!
回到这个男孩子身上,后来这个孩子也自己能融入到伙伴们打篮球的队伍里了,孩子爸爸因孩子让他“如愿”了,也教起孩子怎么投篮。偶尔有进球时,大家也给了孩子鼓励的掌声。正玩得起劲,有一个家长提出去足球场地玩跳绳,篮球队“被迫”解散,一群孩子和几个大人又在一起跳长绳,而这个男孩,好像还没怎么敢集体跳长绳(甩绳时进入)。后来他自己坐在旁边观察其他人玩,这个妈妈自己在旁边玩单人跳绳,后来在大家的鼓励下,让孩子站在中间,再甩绳。就这样,孩子慢慢找到了点感觉,虽然还没能像其他孩子一样那么顺溜,但是至少也在慢慢战胜了自己。
反观我家孩子的玩法
昨天下午菇凉在没完成作业的情况下,和我们出门,我心里说没焦虑感,是骗人的。到了场地,她又不是特别投入,我看着内心也有点小着急,她是作为观察者和参与者各占一半,我好几次想开口,想对她说“既然来了,就多活动活动,不然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言外之意是浪费),粑粑也不时提醒她,洁,快去踢过来啊!
心里的需要再次在脑海中过滤了一下,没有说出口,而是任凭她作为观察者,看着花花草草,任凭微风拂面,偶尔抬头感受这湛蓝的天空之美,云朵不知方向地在运转。进入初中后,从三科直接增加到七科,能够享受眼下短暂的轻松也是很值得用心去理解她的。或许她更喜欢作为我的陪伴者,陪着我偶尔打打篮球。因为特别的因素,我没办法和他们一起踢足球,所以,每次出来运动,都是我玩投篮,练练肩胛骨。他们仨踢足球,虽不正规,但更重要的是拥有共同体验的机会。
孩子总喜欢比较新奇,也喜欢创新玩法,从中寻找乐趣。足球场上,爸爸的一脚球无意中踢到了放在球门外的矿泉水,儿子突发奇想,在球门外一排,排起了三瓶矿泉水,不停地玩“射门”中标(矿泉水),玩得不亦乐乎。玩得小尽兴了,就来到了篮球场,玩投篮,一开始玩了几个,命中率不高,孩子有点小着急,爸爸干脆做起了捡球员,教着儿子要站在45度角的位置,手要怎么投,这样命中率比较高,果不其然,命中率不断在提高。孩子在玩的过程中,也在学习。
总结一下
当有分歧时,要问清楚,到底什么是最重要的,运动是目的,而存在的形式是可以多变的,为何要强调固有的自我模式。
最终的结果,并非是最理想的。孩子在户外活动,能够专注于眼下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就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今天你刻意把他从中抽离,回到了父母想要他活动的范围里,以父母自认为合适的方式体现运动效果。看上去,父母是如愿了,而孩子自己的愿呢?谁来帮他实现!
相信每个父母都深爱着自己的孩子,但是爱孩子,要以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来表达,这样才能让孩子真正感知到你的真爱,而非是你自己强加于孩子的方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