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对

作者: 汉嘉女 | 来源:发表于2019-07-28 08:29 被阅读0次

文|徐敏

古代许多善对轶闻,读来饶有情趣。清人赵翼《檐曝杂记》载:浙江金山寺有小沙弥擅长对句,某太守听说后,遣人召至,当堂出一上联考他:“史君子花,朝白午红暮紫。”小沙弥应声答道:“虞美人草,春青夏绿秋红。”

官出联句,小民应对,地位并不平等,其中暗含权势压力,故而应对者于才气之外,还须具备勇气。

李空同督学江西时,一考生与他姓名巧合,也叫李空同。他心下颇为不悦,戏出一对教训说:“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这位考生也是了得,面对官长,应声抗对:“费无忌,长孙无忌,公无忌,我也无忌。”答辩同样借用古人姓名,投桃报李只是更见机锋。

不过勇气这东西,绝非任何时候都可以来一下子。明朝正德年间,有位布衣之士,好作十七字诗,能触目成咏。时值天旱,州官搭台祈雨,他作诗嘲讽这种愚蠢之举:“太守出祷雨,万民皆喜悦,昨夜推窗看,见月。”太守知道后,令差役将其捕至衙门,意欲寻他一个岔子。“你不是擅长作十七字诗吗?那好,本太爷别号西坡,今儿就以西坡为题,咏一首来听听。”话音刚落,其人即口诵道:“古人号东坡,今人号西坡,若将二人较,差多。”太守大怒,立命褪去其裤,杖责十八。杖毕,其人一面着裤,一面却又吟道:“作诗十七字,被责一十八,若上万言书,打杀。”太守愤其“劣性”不改,坐以诽谤律,发配郧阳。

在法治即是人治的社会,避免灾祸的办法,又莫过于巧拍马屁。一无赖之徒以潮银(成色低劣的银子)去市场购物,与摊主发生争执。适逢郡守路过此地,问明情状,口出一对为判:“使假银,买真货,弄假成真。”无赖子急中生智,应声对道:“遇凶徒,见吉星,逢凶化吉。”郡守不敌马屁,笑而释之。

另一联句更妙。有三女与一男子通奸,事发送官,府官出一对云:“三女为姦 ,二女皆从长女起。”其中有一女子,意外聪明,当即柔声对曰:“五人张傘,四人全仗大人遮。”府官见其貌美,薄惩之。

相关文章

  • 善对善

    小人儿5岁时,开车带着孩子和姥姥去给姥姥看中医,在一个县城旁边的村子里。 中途,小人儿想上厕所,在街道外面找到一家...

  • 善对

    小伙伴们都知道,2017年有一部热播剧《我的前半生》,长时间以来,自觉已没有时间和欲望看电视剧的我,也跟着伙伴们用...

  • 善对

    文|徐敏 古代许多善对轶闻,读来饶有情趣。清人赵翼《檐曝杂记》载:浙江金山寺有小沙弥擅长对句,某太守听说后,遣人召...

  • 对人善其实就是对己善

    有个诗人说过一句话:人类之所以能够相互爱和相互关心,是因为有一种对于同情的想象力。 李玫瑾教授在《幽微的人性》提到...

  • 善对卑微

    惟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倾轧排挤,可以保其天真,成其...

  • 我对命运的一些模糊感受

    种善因,得善果。 种善因,得善果? 善因? 善? 跳过对因果的疑问,并不是因为已对因果了然,而是善对我来说更加模糊...

  • 2021.11.30王芙蓉老师

    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遵守规则,不伤害别人,对自己的善和对别人的善,对别人好。初始条件,本善,边界,就是慈让。需...

  • 善与恶

    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善与恶的定义善与恶的经典格言 善与恶的区别标志 感悟善与恶(一) 对己对他都有利的是善;(二)...

  • 且烹阴阳,此善无关欲念

    对人善,则加深善世,已而报于己。对万物善,则性近佛,无处惹尘埃。 善念是可以传递的,善念是可以福泽天下的。 ...

  • 待他人善也是对自己的善

    这些天,我给自己制订了一个三十天的计划,计划里安排了每天的小目标,第一项是每天发现别人的一个优点。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善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zcur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