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阅读《道德经》第三章圣人之治,无为而治

阅读《道德经》第三章圣人之治,无为而治

作者: 阿廖闲谈 | 来源:发表于2024-02-21 23:30 被阅读0次

第三章 圣人之治,无为而治

不尚 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译文

不崇尚贤德才能之人,使百姓不因此相争。

不以难得稀有之物为珍宝,使百姓不因此而做偷盗之事。

不炫耀能引发欲望的财物,使民心不为此受到迷乱。

所以圣人治理政事,

会净化人民的心灵,满足其温饱,削弱其争名夺利之心,强健其筋骨体魄,

使百姓无奸巧之心,无非分之想,内心纯净淡泊,

使那些争名夺利的“智巧”之人不敢为非作歹。

所以圣人治世,按照“无为”的原则来做事,那么天下也就没有什么治理不好的了。


【书摘】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

【分析】无论是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还是不可见之欲,都表达的意思是不对任何品行或者物品制造它的稀缺性,人们就不会趋之若鹜,就不会为此纷争就不会去偷盗。其实也和第二章的辩证思想一样,没有绝对的好与坏,硬把一样东西说得绝对好,其实会让没能拥有这样东西的人想要得到它,私心欲望被激起,就会造成不稳定的隐患。圣人之治,无论是治己还是治民,都应让大家满足于当下所拥有的,并享受当下,做好当下的事情。

【案例】我们小的时候,总是被别人家的孩子比下去,父母总是认为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家的优秀,总是觉得自己住的房子不如别人家的好,自己吃的总是不如别人的香,这样的状态确实不利于个人自信的建立,容易引发猜忌嫉妒之心。

在内向者的优势这本书里,作者说这是一个外向者制定规则的世界,对内向者来说很不友好,因为人们推崇那些敢于大胆发言的人,敢于在镁光灯下秀出自己肌肉的人,认为那样的人是我们的榜样,内向者往往羞于展示自己,无论是求职还是求偶,常常会处于劣势位置。犹如考核这个指挥部,把孩子机械地用分数来对聪明才智进行评级。

【行动】我常常喜欢对我老公和孩子说,你看谁谁谁,做了什么事获得了什么,这是一种无效甚至非常伤害关系沟通方式,以后要减少这种语言表达的方式。

相关文章

  • «道德经»第三章

    «道德经»第三章 无为而治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

  • 道德经

    今天分享《道德经》第三章 圣人之治,无为而治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 道德经第三章

    道德经第三章 无为而治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现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

  • 道德经

    第三章 圣人之治,无为而治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

  • 道德经摘抄~3

    第三章 圣人之治,无为而治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

  • 道德经(3)圣人之治,无为而治

    第三章 圣人之治,无为而治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

  • 读道德经有感,阅读记录。第三章 圣人之治,无为而治

    第三章 圣人之治,无为而治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始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治, ...

  • 跟《道德经》学生活(3)

    第三章 圣人之治,无为而治 原文: 不尚[1]贤,使民不争。 不贵[2]难得之货[3],使民不为盗。 不见[4]可...

  • 2020.11.12

    第三章 圣人之治,无为而治 不尚[1]贤,使民不争。 不贵[2]难得之货[3],使民不为盗。 不见[4]可欲[5]...

  • 《道德经》

    《道德经》第三章2 第三章 圣人之治 第二节 【原文】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①,实其腹,弱其志②,强其骨。常使民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阅读《道德经》第三章圣人之治,无为而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zhw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