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价值观的排列
step1 丢弃不要的
在扔牌的阶段,不要的牌比较少,丢弃的多是冒险之类的激进动作,means想要的东西还是很泛的,可以说是兴趣广泛。
step2 挑选最想要的10张
在开始的阶段稍微有些困难,很快发现牌和牌之间,是有重叠的,很快,前十出来了
再开始一张一张丢弃的时候,会有少许迟疑,但整体还是很有顺序地放下来

step3 归类整理,发现和top10的排序,基本一致
家庭、梦想、生活、健康、人际
梦想的卡片有6张之多,但当梦想、改变是为何物时,但又说不太清,大多数人都是卡在这个位置的,想要什么、喜欢什么、擅长什么,是要从过往的经历中去seize的。

seize your dream, seize your moment,学车并不能改变任何事物,一如当年的我,学画画,练瑜伽,学开车,都不能改变任何现状,也到达不了想要的境地。只有关键的选择点,连师父谓之,决定性瞬间,关键节点的行为动作action,才能改变后续的轨迹。
机会有一些时候是外在给的,有些时候是自己寻求的,像杨建去做ai,有些是环境时间发展所致,但最根本的是,当机会来临时,是否万事俱备,只待证明。
犯错是可以被允许的,只是会要付出机会成本,譬如我的讲师之路,exercis只可以在平时,perfect在关键节点上,才能发生转机。所以我的讲师之路,在之前的时间节点上也必然失败,没有准备怎么可能会success。
一如高端招聘,如果都等到了美国再说,一周见两个人的节奏,怕是连人都见不着也,更不说是语言障碍了,所以那个许下的愿望,希望在出去之前,就把人搞定走完终面,最后是出去之前搞定了DU面试,有备才能无患。
机会不会给到太多,练习也只在平时,所以我对大hr的态度,确实需要扭转,if that is a chance。
聚焦目标,撇开情绪,还要通情达理,人性最本质的地方在他是一个人。
2、过往经历蕴含宝藏
想要什么、喜欢什么、擅长什么
这三点上多数人比较晕,但也有明白人。
像灿榕,想要赚更多但钱,喜欢高价值但事情,不喜欢扯皮,擅长分析设计大型系统,其实也擅长写代码,只是许久不写。
像我,想要做产品,想要有上升通道,喜欢从无到有的创造,喜欢做出来的东西直接卖钱,商业成功,批量复制,不喜欢扯皮,不喜欢写ppt,喜欢影响他人一起做高价值的事,带着他们快速成长,擅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透过表象看到本质,也有感染力和沟通能力说服别人,去年大丁丁说过很少有干得这么起劲的时候,斗志满满,彤彤年中说这半年是她成长最快的时刻,不管是技术还是能力,磊工说以前总感觉有劲没处使,这半年是挑战累到像��,好在挺过来了。我以为我那些成就都是虚幻的,抵不过领导们一句技术不够,又如何知道技术再牛,产品和团队也不一定会成功。而我心中希望的,却是像uap那样的产品和团队,一个一个长上去,而不是像雪东的bpm,从做出来,到批量商用,问题越来越多,烫手山芋几经转手,质量逐渐往下,产品没有成长的时候,个人又如何成长。
找一个有成长的产品,随着她共同成长。
而小驴前几年的选择,是选择了要宝宝,想要宝宝,喜欢稍微空闲一点没有压力的生活,于是选择了这五年的生活。
也所以,所谓的梦想是空虚的,在没有实物做载体的时候,它就只是一个愿景,而这个愿景是期望获得更美满的家庭,和更好的生活,有了这两样,还会care潜能有没有释放,工作是不是有挑战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