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南看惯了大海,去湖南看看高山。
去湖南看山肯定要去张家界天门山。踏进天门山景区,“曲道通天”几个大字首先映入眼帘。
曲道沿山脚凿壁而建,约两三米宽。弯弯曲曲, 越走坡度越高。俯首观望,深渊眩目 ;倚栏远眺,悬崖峭壁,山峰叠翠,奇峰兀立。兜兜转转,不知道绕了多少弯,最后到达了一个平台。举目四望,重重叠叠青山遮望眼。
在平台坐缆车向另一个平台。缆车车厢一次只能坐26人,由于众多的游客乘坐,几部缆车在高空中不停地你来我回。远远望去,缆车悬挂在钢绳中滑来滑去,看得人心惊胆战,心想,万一钢缆绳断裂,缆车不就成自由落体了?不过放心,缆车的安全系数应该是很大的。
几分钟的时间 ,缆车安全着陆,到达另一个平台,也就是“天梯”的底层。
站在平台上,仰望山顶,只见一个大窟窿贯穿厚厚的石壁,形成一道门。从门中可看到外面的天幕,不时有白云从门口飘过,让人遐想———莫非跨越这道门就可以进入宫阙?人们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神奇造化。
摄于天门山景区开始登天梯。据介绍,从底层阶梯到天门的斜坡距离有300米,共有999级台阶。山体的垂直高度相当于72层楼高,坡度约60°。要登到山顶,对个人的体质、意志,也是一种挑战。
在平台的一处 ,放着一口大香炉,供人们烧香许愿。许多人都手持檀香,虔诚祭拜。我不知道登山要许什么愿,也许是请山神保佑登山顺利吧。反正别人烧香我们也烧香,入乡随俗。
摄于景区 摄于景区登天梯的人不计其数。我们一行四人也加入了登天梯的行列。刚开始还说说笑笑 ,一步一个台阶。走着走着,汗流浃背,气喘吁吁。
摄于景区登天梯的人们中,大多数都是年轻人。也有几岁小孩和一些上了年纪的人。有一对约60岁左右的夫妻,他们走在我们的前面。刚开始走得很轻松,走着走着,步履越来越沉重了。大爷说腰疼,大妈说腿疼。大妈想打退堂鼓,大爷说,既然来了,就挑战一下自己。他们坚持走着,走一段歇一会儿,走走停停,看来他们的体质还不错。有一位中年大叔,走着走着,忽然说头晕 ,血压升高,不敢走了,倒回去坐扶手滑梯。
摄于景区我们几个人静静地走着,不说话,只顾喘着粗气 ,心跳起码180次/分。我在心里默默地数着登梯的级数,走到580级的时候,太累了,只好歇一会儿。
摄于景区 摄于景区走着走着,不禁回头观望,哇,山下的人像蚂蚁一样小,看得人头晕目眩。
拥向天门不知道走了多久,最后一脚终于踏上了天门平台。上面已结集了不少人,人们欢呼雀跃,有人大声呼喊,倾听群山的回音。此情此景,我忽来灵感,拟七绝一首:
悬崖竖壁欲接天,
曲径崎岖跨峻岩。
觅向山神猜此道,
白云聚处是宫仙?
山顶门口风很大,很凉爽 ,相当于吹16°的空调。
在天门山口四处观望,一幅画面特别引人注目。贴近山门口的悬崖峭壁上攀爬着一个人,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尊雕像。据介绍,这尊雕像的原形是法国著名的徒手攀爬者阿兰·罗伯特。他曾经徒手攀爬过天门山悬崖峭壁。为了纪念这个雄伟的壮举,雕塑家以他的形象雕刻了这尊雕像。
摄于天门山 山顶天门 一览众山小在天门山口远眺,旖旎风光尽收眼底。
该下山了。都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一想起一步一步登上来的情景,双腿都发抖。还好,下山有扶手滑梯,下了扶手电梯又坐缆车,下了缆车又走台阶。兜兜转转,回到了地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