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部门团建来回大巴车上,看完了这本自传性质又带有社会学角度的书。
本书讲的是作者从美国铁锈地带的一个工人阶级,通过自己的努力及身边人的引导和帮助考上大学,又进入耶鲁法学院,最终跨越阶级,成为一名中上流人士的励志故事。说是励志故事,是因为作者生活在社会底层,即所谓的乡下人,且是美国最贫穷地带的乡下人。这里的人们善良,却易怒 抱怨 懒惰 爱推诿责任 看不起精英,甚至把学习好的男生看做娘娘腔,因为男孩子应该是打架而不是去学习。而他的家庭,也如他的邻居般,父母离婚,母亲吸毒屡次入狱且不断更换男友,使得作者也跟着过着动荡不安的生活,甚至母亲还差点儿把他杀死,有这样自顾不暇的父母,在这样一个贫穷且不稳定的家庭环境下长大,作者却一步步走入耶鲁法学院,可以说是把一手烂牌打出了最优解。但更多的或者说是绝大多数的乡下人,却始终没有跳出自己的阶层和街区,为什么?
作者在写自己成长经历的过程中,也渐渐给了我们答案。虽然家庭动荡,但母亲却教他读书,外公外婆和姐姐在他动荡的时候始终陪在他身边,给他安慰,外婆一直教育他要好好学习。过着稳定生活的姨妈和舅舅一家带给他的榜样作用和看到另外一个世界的人们该有的样子,表姐在他纠结要不要去读大学时建议他先去海军陆战队磨练,法学院的女友教他适应新生活,控制自己的情绪,反抗自己内在的乡下人缺陷。这一切的一切,给作者以更多的安全感,自尊感和对生活的掌控感,这才构成了作者的今天。
很多时候,乡下人的孩子之所以仍然是乡下人,是因为他们看到的世界就是贫穷的动荡的,争吵的父母,不学习的同学,这就是他们的生活,无力且无望的生活。他们看不见也不知道,更加体会不到,一个所谓的精英家庭是怎样的。就在这种贫穷动荡中,他们对生活的掌控感和安全感越来越少,慢慢地也就习惯了这种生活,并且有意或无意地成为了父母的样子!
作者的故事让我想起了放羊娃的故事,在他的认知里,就是放羊 生娃 生了娃再放羊。这是贫穷的罪吧。贫穷限制了他们的眼界,有时候不是他们不想上进,而且不知道从哪儿下手,如何上进。这种情况,很多人都会遇到,尤其是脱离自己阶层在奋斗的人。这时该怎么办?我想,应该是多走出去,杰接触更多更优秀的人,去学习请教,找到自己的方向和道路,就像作者刚入耶鲁,体验新环境,向女友乌沙学习一样。
环境的作用是巨大的,所谓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这个原件,不仅包括父母,还包括经常接触到的人和世界。不仅在跨越阶级方面,在提升自我等等各方面,都要注意环境的作用,与高能量的人在一起,不断提升,不断精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