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六开了个会,会上大佬云集,尤其是负责控制会议流程和主持的那个姐姐,对氛围的把握很值得学习,但中间也有一点点问题(会议没能如期达成目标),这里总结一下值得学习的会议主持技巧和其中出现的偏差。
会议流程及主持技巧:
1.会议开始前列出内容要点公布给大家,确认时间和场地。
2.由于参加这个会议的人员虽少,但彼此都不够熟悉,就在正式开始前加了一个破冰环节。首先是主持人对自己做了一个详细介绍,这里用开朗大方的态度带动他人。之后进行了一个小游戏:互相陌生的人两两一组,在指定时间内向对方讲述在过去一周中最让自己开心的一件事情,时间结束后依次由听者向大家复述这件事。这样的方法好在较短时间内营造出一个相互友好的范围(尤其是同一组的两名成员间),同时向大家介绍了每个人的特质。(主持人在听到听者复述时会给出相关的评价,带动气氛)
3.介绍会议的主要事项,发言顺序和所花费的时间。
4.接下来正式进入到会议内容。第一项是创始人对团队未来一年内工作目标的设定。主持人在创始人讲完内容后做了总结,并给出了自己在某一点上的不同意见。(这里的主持人是团队中创始者秘书长的角色,同时在平时一直在各种角度表现自己对创始人的支持信赖,同时创始人的性格平实,所以在这里提出一些有根据的不同意见,反而更让人信服,也让上司对ta给出更高评价。)
5.接下来是各分部的工作完成情况汇报,这里用时较长,但收益并不大,汇报后大家针对情况给出了一些相关的讨论要点。
6.重头戏是规划未来工作方案的头脑风暴。会议进行到这个时候已经比预期超时很多,所以讨论前主持人先按重要程度对问题做了一个排序,确保最重要的问题有一个方案。头脑风暴具体方法是提出主席、秘书长、策划、组织、宣传等几种角色和功能,成员分组,领角色并自我代入,规定时间内站在角色的角度对讨论问题给出一个可落地的解决方案,选派一人陈述。在中间主持人兼有记录员的身份,会在听完每组发言后会将发言内容转述成具体行动,和发言者确认内容。
7.在会议结束时对时间把控等问题表达歉意,并对未完成事项安排下一次会议的时间。
出现问题:
1、会前信息交流不够。未在会议开始前掌握参会人员的时间情况,导致讨论内容未完成。【对策】会前先向每个人确认好时间,定下后不要随意变更。
2、内容临时变更。对分部要汇报工作的事情不知情,分部的情况汇报花费了较多时间。【对策】临时增添内容时更要提醒对方注意时间。对于汇报内容要给出足够的讨论时间,让汇报的价值最大化。
3、头脑风暴有效性问题。对于会议中的某些讨论事项,一些角色在其中并不能发挥多少价值,这个时候要求带入这些价值小的角色来思考问题实在让人有些为难,另一方面,活动策划等需要创新性的工作并不是一时能完成的(限定时间为5-10 min)【对策】对于需要创意的工作,先明确需要达成的目标,然后给对方在会议足够的时间来贡献奇思妙想。剩下的问题有待解决,想到再补充。
4.时间把控。最后时间严重超时,原因大部分在于要讨论的东西太多而真正留给讨论的时间不够。【对策】在做时间计划时给出更充足的时间(n+1策略),对每一块需要的时间做更严格的把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