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有心者,皆有成见,
不分人、或妖。
或根深蒂固、或应时而变,
或增或减,因人、因妖、因事而异
彼消此长,循环往替。
“随风倒”打脸申公公 ,观《哪吒之魔童降世》有感第五(终结篇)有如此感慨,皆因申公公的一句话闹的。
在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里申公公曾愤懑而言:“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动”。
在我看来,申公公若做外交官,定会“一语成名”。申公公这话不仅有成见,这成见还相当相当的厉害。不过正好印证了我上面的话:“凡有心者,皆有成见,不分人,或妖………”。
不过申公公这话若让愚公听见,愚公必会哂之:“申公公区区小妖,没啥见识,不知愚公移山之厉害,等哪日闲了定叫他知道知道。”
“随风倒”打脸申公公 ,观《哪吒之魔童降世》有感第五(终结篇)我说“随风倒”打脸申公公,是有根据的。电影几近尾声部分,百姓对魔丸大战灵珠,救全城百姓于水火看在眼里,感恩在心,自发地向哪吒跪拜谢恩就是最好的例证。
百姓对哪吒的态度可谓是曲曲折折、一天三变;从欢天喜地贺降生、到避之不及慌忙逃窜、再到谈吒色变只愿关其到死、直至感恩涕零跪拜谢恩;真可谓是一天三变,随风就倒。
百姓为何对哪吒的态度一天三遍呢?原因很多:
百姓认知有其局限性。
在这部电影里,百姓确实看到了魔丸降生,以及降生后的恐怖画面;恐怖之余躲避是上选。
百姓获得的信息相对较少。
百姓只知魔丸来了灾难来了,并不知灵珠被妖人偷梁换柱,李总兵才是最大受害者;百姓难以同情。
百姓受教育的水平相对较低。
哪吒内心与言行不一致,展现给百姓的是放火烧屋,小妹被劫;百姓不会福尔摩斯逻辑分析,真伪难辨。
百姓淳朴有余再遭算计如惊弓之鸟。
为哪吒庆三岁生辰,百姓皆至,没成想申公公翻滚小舌再搅风云;妖魔作怪,百姓再遭蒙蔽。
试想一下,几经磋磨的百姓,对哪吒的印象,也就如此这般一步步地被加深被定格了。
“随风倒”打脸申公公 ,观《哪吒之魔童降世》有感第五(终结篇)不过没关系,对于百姓的言行表现,2500年前孔圣人已有深刻的教诲,老百姓的智慧在于听其言观其行,根据风向调整自己。
《论语》颜渊篇19是这样记录的:
【原文】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译文】季康子向孔子问政,说:"如果杀掉无道的坏人,亲近有道的好人,怎么样?"孔子回答说:"您执政,哪里用得着杀人呢?您要行善,老百姓也会跟着行善。君子的言行表现就像风,老百姓的言行表现就像草,风吹在草上,草一定会随风倒下。
正如孔圣人所言,在电影中,百姓并没有听到海夜叉的证词,而哪吒的德行义举彻底赢得了百姓的心,百姓对哪吒所有的偏见成见都烟消云散化为乌有,百姓对哪吒郑重的跪拜就是最好的例证,更是直接打脸申公公。
哪吒成功翻盘,与哪吒不认命本心向善、父亲知大体识大义、妈妈知心知肺温暖体贴、师傅谆谆教诲勇敢担责、百姓一再捧场等都是密不可分的。
写在最后:
成见是人对过去所经历的人和事的归纳总结,在心中形成相对固定的认知。
成见随着人、事件、环境、时间等因素的变迁而变化、消除、新生或叠加。
不要怕别人对你有成见,
正如哪吒所说的不要在意别人怎么看你,
你怎么看自己才重要。
作为每一个觉醒的个体,尽可能察觉自己心中的成见,减少成见,以便不受成见控制和左右。
成见之山,不仅愚公可移,真诚的言行表现亦能移。
感谢持续关注此文的每位朋友!
图片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