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军 第220封信丨高迪之城巴塞罗那
又到了周末,我们轻松一下,和你聊聊巴塞罗那。
巴塞罗那是西班牙的名城,也是它第二大城市。著名作家塞万提斯曾经说过,巴塞罗那是西班牙的骄傲,它有非常独特的文化。在地理位置上,该城属于加泰罗尼亚(Catalonia)地区,并不讲西班牙语,而是说当地独特的加泰罗尼亚语。在文化上它和以马德里为代表的传统的伊比利亚(包括西班牙和葡萄牙)文化不同,非常前卫,比如,斗牛这件事在加泰罗尼亚地区是被禁止的。
在巴塞罗那,你可以感受到两个人的影子,建筑大师高迪和航海家哥伦布。我们先讲讲高迪。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标志性建筑,如果你问当地人巴塞罗那的标志性建筑是什么?所有人都会告诉你是圣家族教堂(Sagrada Família),所谓圣家族当然就是指耶稣的家族了,具体讲就是耶稣和他妈妈圣母玛利亚。在天主教中,圣母玛利亚的地位很高,是个神,而在新教,也就是基督新教中,她只是一个圣女,因此,很多天主教的教堂被称为圣母院,供奉玛利亚,而新教的教堂只供奉耶稣。
图 1 圣家族教堂圣家族教堂坐地铁就能到。出了地铁口往天上一望,几个大尖顶高耸入云,不过如果你再往尖顶上看,那依然是个大工地,吊车长长的臂膀在雄伟而神圣的教堂顶上有点不协调。经过了135年(从1882年开始)的建造,这个大教堂依然没有完工,巴塞罗那的市民们估计,到2026-2028年它有希望建完。不过,虽然这只是个未完工的工程,门口却永远排着长长的队伍,大家在等候参观。
圣家族教堂的外观在世界各种教堂中可谓是独一无二,它是高迪倾注了一生心血的建筑,虽然还没有建完,但已经被赋予了许多赞誉之词——“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建筑之一”,“建筑史上的奇迹”,当然还有“未完成的纪念碑”,因为它似乎永远建不完。
高迪不是圣家族教堂的第一个设计师,他在接手时只有31岁,但这不仅是他一生中参与的最庞大的工程,而且也是他穷其财富和精力也无法完工的项目。在西方,一个教堂建设上百年是常有的事情,中间自然要更换很多建筑师,等到教堂完工时,通常和最初的设计会有很大差别。
高迪当然知道他建不完这个伟大的教堂,为了保证他的设计思想不至于被后来的设计师改动,他一反西方建教堂时先建造内部的主体,再装上外立面的做法,而是先从外立面开始建设。高迪讲,“这样后人就不会缩小教堂的规模了”。
高迪为教堂设计了18座尖塔和3个宏伟的正门。三个正门分别象征着诞生,复活和荣耀。18座尖塔中有5座代表圣母玛利亚和基督教的4个福音传教士,12座代表12门徒,而中间最高的一座自然代表耶稣本人了。整个教堂高170米,底座长90米,宽60米,如此大规模的教堂,使得高迪穷其一生,直到73岁去世,也只修好了诞生门和一个尖塔。直到今天,18座尖塔也只完成了8座。
图 2 圣家族教堂的内景
为什么一座教堂要修建这么长时间,因为修教堂的人,从建筑师到工人,都怀着对上帝无比虔诚的心态要将每一个细节做好。如果大家有机会到那座教堂去看看,就会惊叹于整座教堂一门一柱上精细的雕刻与繁复的细节,所有的人物、植物、鸟类和野兽栩栩如生,而岩石的质感又让它们表现得像沙画般柔和。
进入教堂,你会发现它和很多肃穆冷清的教堂不同,里面充满了阳光,却又显得无比神圣。无论是在白天的什么时候,阳光都会从天顶和某一面墙的彩色玻璃窗上射入,如同圣光一般。教堂内部的立柱犹如树干,向上延伸出若干树枝,支撑起教堂巨大的拱顶。教堂的设计完全没有囿于任何现有的大教堂,而是充分发挥了各种想象力,让你不禁感叹作为建筑大师的高迪的伟大之处。
在巴塞罗那,高迪的身影经常可见。巴特约之家则是高迪另一个神来之笔。高迪讲,直线属于人类,而曲线属于上帝。这位建筑大师于是肆意挥舞着曲线,创作出各种灵动的建筑,把充满现代化气息的巴塞罗那变成了一个童话的世界。
这栋楼讲述了一个有关仗剑王子,迷人公主和恶龙的童话故事。六层楼的建筑就如同一个被恶龙吃掉的人骨,阳台是骷髅头造型。而走进去之后,又像是一个梦幻的宫殿。到了屋顶,可以看到用琉璃瓦拼成的龙脊。有人问,这样的公寓是否实用。的确,在建筑上,独特的造型和实用性常常是矛盾的,而每当遇到这种矛盾时,高迪总是保留创造性。
图 3 巴特约之家离巴特约之家不远处是米拉之家,这是高迪又一个代表作。大师同样使用了他所喜欢的弧线代替了直线,让楼的外观显得奇特而诡异。米拉之家最大的亮点是它的楼顶,高迪将它设计得像是星球大战中的外星世界。有的烟囱被设计成镶嵌成碎瓷片的灯塔,有的则被设计成外星基地。高迪不是简单地以奇怪取胜,而是把建筑变得富有创意和深度,并融合了不拘一格的美感。难怪人们讲,没有高迪,巴塞罗那就少了一半的特色。
图 4 米拉之家如果你有机会去巴塞罗那,一定要体会一下高迪的风采。至于哥伦布,他的名气太大了,你可以到处见到他的踪迹,我就不专门介绍了。
万维钢 日课192丨样板式的妥协
之前逻辑思维详细讲过同样的内容,就当回顾了
今天咱们说一个高端的话题,科学与宗教。当然这个题目太大,写多少本书都说不完,我不可能说得特别深入,我只想从一个小角度说一点小心得。
我使用的素材来自丽莎·兰道尔(Lisa Randall)的《叩响天堂之门》这本书。我们之前在《伽利略的反应速度》这期专栏里说过这本书。兰道尔下了很多功夫,中译本的翻译也非常不错,这本书对科学史有一个非常好的叙述。
我从这本书里读出来一个感想:科学和宗教之间的妥协,远远大于对抗。
1.信教的科学家
我们一般提到科学和宗教,首先想到的是对抗。我们以前听到的科学史说的都是什么宗教裁判所,布鲁诺、哥白尼和伽利略的悲剧等等。科学代表先进,宗教代表落后,科学代表反叛精神,宗教代表压迫,这两个东西是水火不相容。如果你是科学家,那你就不应该信什么宗教,你甚至应该主动宣传科学,破除宗教的迷信,对吧?
对是对。事实上,科学家信教的比例远远低于普通人。如果哪个科学家说上帝如何如何,他多半是拿上帝打比方说事儿,而不太可能是说上帝的事儿。
但是,也的确有少数科学家信教。比如物理学家萨拉姆,因为在弱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的统一理论中的工作而获得1979年诺贝尔奖,他研究的是最基本的物理定律,是能直接影响我们的宇宙观的工作 —— 但作为一个巴基斯坦人,萨拉姆并没有放弃自己对伊斯兰教的信仰。萨拉姆甚至在诺贝尔奖的获奖致辞中说,“伊斯兰教中神圣的先知穆罕默德如此强调,对科学与知识的追求是每一个穆斯林(不论男女)应尽的义务……”
我们可以想象,萨拉姆是非常严肃地对待自己的信仰。至于说对信仰没有那么严肃考虑的科学家,那更是大有人在。有的人就是能一边研究分子生物学,一边表示自己不信进化论。
那这些人的心理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呢?他们的世界观真的自洽吗?
我不知道是不是自洽,但他们肯定达成了某种程度的妥协。事实上,自从有科学以来,宗教与科学互动的主旋律,就不是对抗,而是妥协。
2.礼让一步
早在公元五世纪的时候,天主教中的有识之士就已经注意到,有些非基督徒通过理性和实验的方法,掌握了一些有关天体运行的知识,而这些知识和《圣经》的说法是矛盾的。
但是请注意,天主教对此的反应,可不是想要一手遮天,把这些非基督徒灭掉。
据《叩响天堂之门》说,当时天主教思想家奥古斯丁为此特意告诫教徒,说你们千万不要拿你们从《圣经》里得出的结论,去反驳人家非基督徒用理性和观测获得的知识 —— 你肯定说不过人家,反而让旁观的无信仰者看笑话,等于是给天主教抹黑。
那怎么面对《圣经》和科学的矛盾之处呢?奥古斯丁说《圣经》有很多字句是比较晦涩的,那是上帝故意加入的谜题,咱们不要胡乱解读。
所以你看,奥古斯丁的做法是主动往后退一步,把自己这边的《圣经》模糊化。
那是一个科学刚刚露出萌芽的时代,不过那时候天主教的势力也不能跟后世相比。双方的态度是见面抱个拳,井水不犯河水。
3.反贪官不反皇帝
等到了伽利略的时代,科学家手里获得了更多的“猛料”,足以颠覆天主教的世界观 —— 但是天主教的势力也到了几乎可以一手遮天的程度。
当时所有人都信教,伽利略这些科学家也不例外。这些人做出来的一系列的天文发现跟天主教的说法非常不一样,那伽利略们是怎么说的呢?他们说我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荣耀上帝。
伽利略反复向教会表明自己的忠心,说我真是一个虔诚的教徒啊,我根本没有资格反驳《圣经》 —— 但是咱们不要纠结于《圣经》的字面意思。上帝留给我们这本书那是博大精深的,任何矛盾之处,都不是因为科学有问题,更不是因为《圣经》有问题,而是我们对《圣经》的理解有问题。
而天主教对伽利略也不算太过分。伽利略早期的研究,教会是支持的。等到伽利略出了《星空信使》,爆了猛料,影响力实在太大,天主教会不得不禁了这本书。最后伽利略是被教会关起来了。但是这个所谓的关押,其实得算是软禁,伽利略该搞学问搞学问该会客会客。
伽利略一生中从来没有宣布自己不信天主教,天主教会也没有宣布伽利略是个异教徒。双方这种关系,比后人想象的要融洽得多。
当然,天主教教会曾经烧死了提出日心说的布鲁诺。但是请注意,布鲁诺不仅仅提出了日心说,而且还以此为由,自创了一个宗教,直接对抗天主教会!按中国传统的说法,布鲁诺是竖旗造反,伽利略最多算是“只反贪官不反皇帝”。
虽是如此,随着科学越来越强大,科学和宗教的本质分歧就越来越明显,那天主教该怎么做呢?
4.天主教与时俱进
考察历史,天主教对科学的态度其实相当务实。天主教传教士在很长的时间内,都是世界上掌握最多科学知识的人,他们传教到哪里,就把科技带到哪里。
而且宗教界的一些有识之士,也不再坚持教条式的宗教世界观。原本天主教认为宇宙是个永恒的存在,而物理学认为宇宙有个起源时刻 —— 结果“宇宙大爆炸”理论,还是一位天主教牧师首先提出来的。
但是我们也知道,科学和宗教是有本质区别的。比如说宗教认为一切都是上帝的安排,那科学家就可以问,上帝到底是使用什么手段微调这个世界的呢?自然界一共有四种基本的力,请问上帝用的是哪个力?如果在这样的问题上搞对抗,双方肯定翻脸,而且输的一定是宗教。
但宗教的策略是根本不跟你直接对抗,而是选择了避让。行,你把基本定律都找出来了,你对天体运行可以精确预言 —— 但是你总不能说科学已经洞彻了所有问题吧?
归根结底,科学家关心的是“怎么”,而有些“为什么”,大概只能留给宗教。比如我们这个宇宙为什么存在?我们这个宇宙为什么这么复杂?这些终极问题,科学家其实并不怎么关心 —— 宗教不管怎么回答,科学家也没什么可反驳的。
那现在的局面就是科学提供对世界的精准描述,提供世界的使用说明书,而宗教提供世界的意义,和对人的慰藉。时至今日,绝大多数所谓教徒,根本谈不上什么信不信的问题,他们参加宗教活动仅仅是作为一个社会习俗。他能从教会活动里面获得人生的意义,获得慰藉,其实并不纠结上帝到底是一个什么东西,上帝如何控制这个世界,上帝和物理学之间到底有什么矛盾。
所以我们看看这段历史,似乎是科学一步步前进,宗教一步步后退,但是双方很少发生正面的冲突。有时候双方主动把《圣经》模糊化,有时候科学家假装信教 —— 当然也可能是真信,有时候宗教主动避让。始终给面子,始终留余地,始终能找到台阶下,这就是妥协。
这种妥协让我想起历史上的革命和改良。挑战权威不见得非得革命,我进一步你退一步,慢慢改良也是个办法。我们把科学家想象成反叛者,教会想象成执政者,那我们看到的历史是反叛者并不是一上来就要彻底推翻执政者,执政者也不是一上来就要掐死反叛者。
双方都是聪明人,讲究理性和克制,各自都有一定的妥协,耐心地等着力量对比的变化,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所有人都有安全感 —— 这难道不是一个非常理想的状态吗?
王煜全 周末问答 抑制接受知识垃圾的三条规则
随着黑科技的进化,肯定会出现FDA监管不了或是不覆盖的新领域。但有一个疑问,普通人如何识别扁鹊的未病先治和目前流行的过度医疗?老师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王煜全
这个问题的核心是医学知识汹涌而来,并且很多需要我们采取行动,思考到底我们普通人能够做些什么?
目前行业细分越来越精密,我们都不是专家,但又必须具备一定了解才能行动,所以只能听专家的意见,但我们要学会对专家观点进行综合分析,形成大致理解,进而找到正确的行动方向。至于如何行动,可以借鉴罗素(英国著名哲学家)的观点——抑制接受知识垃圾的三条规则:
第一条,当专家意见一致时,相反的观点就不可能是确实的。
比如,现在绝大多数生物界专家都比较一致的认同进化论是成立的,那么相反的观点基本就不太真实。
第二条,当他们意见相左时,没有一个观点能被非专家看做是确实的。
即当专家的观点无法统一,我们需要多观望一下。
第三条,当他们全部认为一个肯定性观点缺乏充分理由时,普通人悬置判断为妥。
新的治疗方法(例如基因治疗、肿瘤免疫治疗、细胞免疫疗法等)推出时,专家评价实际治疗效果可能是一般,那我们就应该观望。
我们要在立足实证的基础上,对复杂事物有更充分的了解;理论正确,不代表实践就会起作用。所以,要多听取专家观点,如果专家存在质疑,我们自己更不要先着急下结论。
得到新闻 文化产业下一步会怎么走?
微影资本合伙人唐肖明对视频网站、直播、短视频、知识付费的见解。
关于视频平台,唐肖明认为,现在像爱奇艺、优酷、腾讯这样的大视频平台,格局和排名基本已经稳固,而且到现在为止还在烧钱,所以这个领域已经很难再产生新玩家,而这几家巨头,通过付费用户和广告,最近2年会走向盈利。原因有两个,一是付费用户的盈利会弥补它们的亏损,二是大家表面上看视频网站是在互相烧钱竞争,但从大的宏观格局来看,其实它们是一直在与传统的电视台争夺用户的时间。从去年开始,传统电视台的广告收入就下降明显,进入了衰落的通道。
关于直播,唐肖明认为,跟刚才说的那几个大视频平台不一样,直播虽然存在巨头,但也可能会出现几个垂直领域的细分平台,主要就是直播存在现金流,平台盈利会相对容易,所以直播平台间不太会互相烧钱竞争,整个行业也会多容纳几个玩家。另外,虽然映客、一直播等几个大平台,说是要把内容做得更垂直细分,但这并不会阻断小平台的发展。唐肖明举例说,当年门户网站的汽车频道很强,但后来在汽车的垂直领域,还是出现了汽车之家和易车,这是因为在某些领域,还是需要专业的团队来干专业的事儿,只要有足够的盈利空间,小公司就有机会。
关于短视频:唐肖明认为,可能不会存在一个单独的短视频行业,那种又做图片,又做短视频,又做直播,又做长视频的综合性平台,更可能出现。因为短视频这种形式,还是媒体属性比较多。另外,现在很多人觉得,有了直播和短视频,用户看视频网站的时间就会变短,但唐肖明认为,长视频就是长视频,短视频就是短视频,用户的消费习惯是不一样的。而且现在,直播和短视频并没有减少用户看长视频的时间,倒是传统电视台的开机率下降了。而且在未来,长视频一定会向着大片的模式发展,然后通过广告这些形式找到赚钱模式。
关于知识付费,唐肖明认为,知识付费应该更正为内容付费,或者干脆就叫“情感付费”。无论什么时候,用户肯定都是为了某一个内容去付费,或者是为了某种心理需求去付费。用户的心理状态可能是焦虑,可能是追求成功学,都是为了满足心理的感受。这一轮内容付费,其实只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对整个出版行业的重构。以前,人们是去买书这种读物,而现在变成了去买相关的音频来听,这是消费市场在移动互联网状态下的迁移。这一轮的内容付费存在很多机会,因为以前大公司可以垄断互联网流量,但在内容领域是不可能垄断创意的。
最后,唐肖明说,现在很多人认为中国缺少好的娱乐产品是因为我们技术上不行,但实际情况是,中国人的技术一点儿都不差,只是缺少做好产品的耐心。娱乐产品,除了纯技术的东西,还要结合创意、美学、情感体验,是很综合的东西。比如迪士尼乐园和环球影城,它们的技术也没有什么太先进的东西,中国的华侨城、华强方特在技术上不比它们落后。做产品,做的还是综合的体验能力。未来,还会有很多创新的娱乐模式出现,因为现在的市场还是缺少供给的。一个狼人杀已经被玩得不亦乐乎,这说明需求有,但真的是缺好产品。
得到新闻 新报告丨数字媒体消费五大趋势
世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德勤发布了一份报告,分析总结了数字媒体的消费趋势。调查对象是美国人,不过对中国也有参考价值。
这个调查是去年11月做的,涉及到2100多名美国人,最小的14岁,最大的超过70岁。报告把他们对数字媒体的消费趋势,总结成了五个方面。
第一个趋势:免费视频仍然是主流。虽然用户在频繁地订阅付费视频,但即使是那些订阅付费视频最多的用户,看的最多的还是免费内容。
报告中显示,将近一半的美国用户会订阅付费视频,跟2014年相比还在上升。在这部分订阅付费视频的用户里,他们所观看的内容里,免费内容比付费内容还多。
第二个趋势:“刷剧”成了收看的新习惯。“刷剧”指的是在比较短的时间里,一次性看完许多剧集。这个现象在年轻人中更加普遍,在14岁到33岁的年轻用户里,将近90%的人刷过剧。他们会一次性持续观看6集电视节目或者5个小时视频。
广告主或内容生产商会面临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如何接触到或吸引更多用户?有些生产商会减少或者撤除广告,有些会制作类似于迷你剧的节目。还有的会开发新平台,尝试把用户刷剧的行为变现。
第三个趋势:电视广告影响下降。调查发现,对于年轻用户群来说,社交媒体十分重要,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们用什么媒体。在14到19岁的用户群体里,将近三成的人买什么东西,会受到社交媒体线上推荐的影响。这次调查还发现,几乎所有14到33岁的受访者都承认,他们在看电视的时候“身兼数职”,平均要兼顾好几项媒体活动,包括刷脸书、写推特、分享照片等。
所以,考虑到如今年轻一代的多媒体使用习惯,许多公司都发现,电视广告早就不再是最有效的途径了。相比之下,成为社交网络上的意见领袖,或者在社交平台上刷评论可能对商品营销更有效。
第四个趋势:相关性广告更重要。现在不光传统电视广告影响力减弱,就连网络广告、移动手机的广告投入也未必能获得理想效果。有超过80%的用户表示,如果允许的话,他们会跳过在线视频的广告。
尽管大部分网络视频的用户都不愿意收看广告,但是,有超过一半的用户表示,他们愿意根据自己所处的位置在手机上接收相关的广告。另外还有将近一半的用户说,跟那些必须强制收看的广告比起来,他们更愿意看可以被跳过的广告。所以在网络视频前插入一些跟用户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的,还能在观看几秒后跳过的广告会更有吸引力。
第五个趋势:社交媒体已经融入日常工作。报告里说,美国各年龄层用户在社交媒体上的参与度都在不断上升。用户使用社交媒体,有三个最主要的意图,分别是发现新的消息、获取资讯以及解决客服问题。在20到33岁的用户里,超过七成表示,他们在过去一年经常使用社交媒体与客户联系,更好更及时地为他们提供服务。他们甚至认为这种方式比电话沟通更有效。
社交媒体也给商家带来了机遇。比如,公司如果想更准确地了解消费者的想法,就可以在社交媒体上主动参与评论,并积极回复留言。数据显示,美国消费者中有近一半的年轻用户群体表示,如果商业品牌的领导能参与到社交媒体中,那么他们就会感觉跟这个品牌联系得更紧密。
吴晓波:自媒体发展的三个变化
第一个变化是,比用户数更重要的是用户关系。
以前自媒体的用户数有多少,粉丝量有多少,是特别重要的事情。但现在这个数据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你有50万用户还是上百万用户,已经不是决定自媒体真实价值的数据了。吴晓波觉得,更重要的是用户关系的建立。比如,有些粉丝数很多的自媒体号,投放了付费产品之后,几乎产生不了什么销量,反倒是一些粉丝比较少的自媒体能产生销售。也就是说,用户的活跃度并不跟用户数的增长呈正比,用户数并不能反映出一个自媒体真实的用户关系。
真实的用户关系是什么呢?吴晓波认为,首先是价值观念的认同,也就是用户中有多少人认同你的价值观。如果没有价值观,所有的用户加在一起也是乌合之众,没有任何价值。其次,你的自媒体有没有形成社区和交互关系,用户愿不愿意为你买单、点赞和评论。
第二个变化是,比10万+更重要的是“百万单品”。
之前大家除了看有多少粉丝,还有个习惯就是看这个公众号有多少文章的阅读量是10万+。吴晓波认为,未来公众号能不能产生10万+的文章,只是评价它价值的前提。如果这是一个职业化的自媒体,已经拿到了融资,未来想要上市,那10万+只是一个商业型组织完成产品化的过程,并不是很重要的指标。而最重要的是,这10万+的文章最终能产生多少的商业价值。
吴晓波认为,对一个自媒体来讲,比产生10万+文章更重要的是,你这一篇或者一系列的10万+文章,有没有可能产生一个人民币收入百万级的产品。它可能是一个知识付费的产品,可能是一个旅游产品,也可能是一个跟品牌互动的产品。他说,从传媒化向产品化的迭代,是自媒体的一个艰难的升级。
第三个变化是,比排名更重要的是品类第一。
吴晓波觉得,自媒体之间比排名也好,比用户数也好,更重要的是,在整个格局形成以后,你在单一品类中的影响力有多大。他说,就像商场通过打广告把人吸引到商场一样,自媒体是用内容,把用户吸引过来,然后看自媒体有没有能力变现。现在中国社会圈层化的特点,已经直接影响了自媒体。自媒体的价值就在于,你在这个圈层中和同品类的自媒体相比,不管你是做酒的自媒体,还是做财经知识的自媒体,在这个品类中,你在全国能够排到第几位,能不能做到品类第一,这比用户数更加重要。所以,品类的排名变成了最重要的衡量标准。
吴晓波说,现在自媒体的大格局已经基本定了,就是因为在品类上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今天排在品类前三位的自媒体,日子都还挺好过的,但是前三名以后的自媒体,生存就变得越来越困难。所以,对今天所有的自媒体运营者来说,能不能生存是一个专业化的问题:你有没有冲到前三名的能力,当你在前三名的时候,有没有能力筑起足够高的城墙,防止被别人超过去。
总结一下,吴晓波所说的,自媒体发展的三个变化是:比用户数更重要的是用户关系,比10万+更重要的是“百万单品”,比排名更重要的是品类第一。以上观点,供你参考。
孙振耀:管理的本质是做对的事
孙振耀对于企业经营管理的看法。
管理是永远的蓝海。战略是决定对的事,管理则是把这个事情做对。他在和很多企业家交流的时候,发现一些企业家总想从战略上或者商业模式上寻找成功的捷径。但实际上,经营管理的本质还是三分战略、七分执行。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遇到的问题也不一样,要学会辨识、解决不同的问题,不要过度管理,也不要管理不足。
企业发展分成A、B、C三个阶段。A阶段是创业型企业,也就是手跟心一致。手是执行力,心是团队奋斗精神,不断地去试错,不怕失败,相信一定会做成。B型企业,除了手和心,需要加上脑,就是要有想法、有战略、有点专业。比如说开一个微信公众号,一开始只是随便做一做,后来发现公众号这个事情很重要,那么从内容生产到怎么发布、再到怎么运营,都要去总结沉淀,不能再无知无畏地试错。也就是手、心、脑都有了,这叫B型企业。C型企业就是手、心、脑还要加上身体,也就是要开始搭建体系、引入流程、职能分工。
许多A型企业老是在一个水平上突破不了。孙振耀分析说,这可能是因为它缺脑,也就是专业不够;也有可能是缺身体,也就是没有体系。这时就要分清次序,先做什么再做什么,专业第一。然后再看制度,制度不要比专业更早建立,要有专业的人先去试,从松散到形成一种共识,最后变成一种制度。
再来说说,孙振耀的创业经验。他认为,在从原来的惠普高管,转型成为一名创业者的过程中,过去的经验对创业来讲其实是个包袱,因为创业和做外企管理是完全不同的。创业是0到1的过程,而做外企管理则是1到100、再到1000的过程。而且公司有明确分工,所以如果你是销售岗位就不了解产品,生产岗位就不知道销售。而创业则是要实现自己的理想、自己要去发展业务,甚至对产品都要有想法,每一样都要自己卷起袖子来干,这是一种综合能力。孙振耀认为,企业要想获得成功,最终既要有创业的能力,还要有经营管理的能力,否则企业就可能会遇到坎,撞到天花板。
孙振耀总结自己的创业经历后,得出结论说,创业者要认清自己的原生状态。他说,刚开始创业时,他和许多企业家一样,都会先找机会、看资源。后来渐渐发现,很多机会其实是自己干不了的,不是说过去管理一家公司可以成功,现在从零开始创业就也可以成功。事实上,创业者最重要的是应该发现这个团队的原生能力是什么。比如,你创业要做共享健身房,那你是做过教练,还是健身爱好者?你是不是了解这个行业本质的问题?如果对一个行业没有洞察,就很难有创新。
同时,外企的经验不能照搬。孙振耀认为,外企和民营企业有很大差异。民企是老板文化,外企是组织文化。民企的决策模式是老板拍案,外企的决策模式更多是分层授权。民企是伞状的指挥模式,老板是原点,很多员工都是点对点对老板;外企则是网状的模式,不是围绕老板一人来的。
最后,孙振耀还分享了他看到的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第一,民企的管理方法论本身系统性比较差。什么是系统性?就是要有制度,还要有制度配套的措施。很多民企制度建立起来了,但是制度背后的东西还不够完善。比如老板要裁人,那么还有更好的人取代他吗?公司的人才培养体系跟上了吗?老板又怎么能确认这个人真的应该被裁掉?另外这个人是现在不行,还是未来也不行?是这个岗位不行,还是所有的岗位都不行?如果这些问题没想明白,盲目裁人也不能解决问题。第二,民企综合环境还不够稳定。民企更倾向于做事件性的管理,有事开会,没事就不开会。如果一直在解决短期问题,那么企业就永远处在不稳定的状态,这种情况要把管理做好是很难的。
微信用户与生态研究报告
最近,企鹅智酷发布了《2017微信用户&生态研究报告》,探究了这些年来,从产品、商业、用户、内容这四个方面来看,微信都发生了哪些变化,以及变化带来的机会和挑战。这份报告来自企鹅智酷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产业与规划研究所进行的研究,样本总计大约将近三万份。研究对象包括微信大众用户、微信企业和行业用户以及微信具体业务。
总体而言,到2016年12月为止,微信和它的海外版WeChat合并月活跃用户数达到了8.89亿。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统计,微信近一年来直接带动的信息消费金额是1742.5亿元,相当于2016年中国信息消费总规模的4.54%。同时,2016年微信深度用户比例比2015年有明显的上升。
接下来,咱们从四个方面了解一下微信生态的变化,以及变化带来的商机。
首先说说微信在社交方面的变化:用户正在从以前的熟人社交,向关系不怎么紧密的泛关系社交转变。2016年,四成以上的受访者微信好友超过了200人,好友数量在500人以上的有13.5%。但是,经历了快速扩张之后,现在微信用户的关系网络已经相对稳定了,多数用户每月新增的好友都不到5人。而且,将近6成用户的新增好友都来自职场,企业管理者中,新增好友是同事或同行的超过了七成。也就是说,职业社交已经成为微信社交的重要一环。但是,多数用户还是倾向于把朋友圈当作私人领域,33%的用户经常在朋友圈分享工作相关的内容,但是只有23.6%的用户愿意看到这类内容。
微信社交的变化带来了一些机会,比如,在泛关系时代,信息庞杂,如果能基于平台算法,对用户进行精准定向的分发、定制化的营销,就会非常有价值。当然,随之而来的也有挑战,那就是如果用户和商户不能提供有用的信息,反而可能会处于关系链的边缘。
其次,说说微信场景的变化。报告指出,八成以上的用户在微信上有过跟工作有关的行为,其中主要以工作对接、安排和通知为主。一线城市微信办公的比例将近六成,比四五线城市要高出十个百分点以上。小微商户用微信处理过工作的比例更高,达到了九成左右。
场景变迁也会带来相应的机会和挑战。机会是,微信正在构建一个无处不在的工作、经营场景集合体,这有助于提高公司的敏捷性。但是,在微信里生活和工作越来越融合,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独立的职场社交工具和平台,还没有得到用户和市场的真正重视。
第三,说说微信的商业变迁。移动支付的线下渗透率非常高,92%的受访者都会选择移动支付作为自己在线下消费中的主要支付方式,在大城市这种情况更明显。支付金额上,跟2015年相比,平均每月微信支付500-5000元的比例在上升,而每月微信支付在500元以下的比例在下降。也就是说,总的交易额是明显增长的。超市、便利店是微信支付最主要的场景。
商业变化带来的机会,主要在于微信小程序和卡包服务。在小程序上,以服务为主体,用户基于刚需搜索的内容将有更多机会。微信卡包方面,如果是线下布局和品牌认知比较强的连锁企业,可以多做一些运营活动。另外,现阶段移动支付还有金额限制,从某种程度上,会加深移动支付是“零钱消费”的形象,大额消费还有待激活。
最后说说微信内容的变迁,主要表现在去中心化。受2016年内容创业潮的影响,大量新公众号创业者涌入微信,粉丝规模在万人以下的公众号大幅增加,但是只有1.8%的公众号能构成百万级别的影响力。目前微信公众平台上已经有超过1000万个公众号,竞争激烈,所以流量获取难度更大,运营难度更大。
在内容付费方面,调查指出,57%的受访用户在微信平台上愿意为内容付费,但心理预期多数在100元以内,所以小额高频的定价策略可能更适合目前微信的内容付费生态。
内容迁徙带来的机会是:内容付费的环境已经基本成熟了,能够给高价值的内容生产者更多正向的反馈。但是在成熟格局下,中长尾也就是那些数量庞大、但不是很知名的内容生产者,和新的内容创业者,就会面临更大的竞争和曝光压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