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就计划要写的学龄前小朋友英语启蒙的文章,终于动工了。写这篇文章,首先,是为了对这半年多来读到的英语启蒙知识做一个小结;其次,我发现周围很多朋友对0-6岁学龄前孩子进行英语启蒙的优越性并不了解,甚至还存在种种误区:比如,我孩子还太小,中文还说不好,学英语岂不是给ta增加负担?能学会吗?现在学英语,会不会影响ta学母语?我现在就想让ta好好玩,上学了,学校自然会教英语的。我英语不好,教不了孩子英语……
所以,我决定写这篇文章,让更多家长大朋友知道,0-6岁开始学英语的好处(当然是要用正确的方法),让我们的孩子,在英语学习这条路上走得更轻松。这是第一篇,主要是让看见这篇文章的你,认识到英语启蒙的重要性,以及启蒙方法上的一些原则。这样,在给自己孩子启蒙的时候至少可以判断方法的正确与否。
下面我将从四个部分来展开
一、英语对中国孩子的重要性
二、大多数中国人能期望达到的最高英语水平是怎样的?
三、为什么要在学龄前进行英语启蒙?
四、英语启蒙的正确方法,帮助你开启孩子的英语启蒙之路
(长文预警,为了您的孩子,请耐心看完)
一、英语对中国孩子的重要性
英语,打开世界的大门
随着近年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机器翻译的水平越来越高,对普通大众来说,英语好像已经不那么重要了。以前说,为了出国玩,我要学学英语,但现在我可以直接用翻译软件,也没什么问题。说工作,现在民企私企发展也不错,已经不再是崇拜外企的年代了,就大多数人的经历来看,工作都没用上过英语。所以,真的没有必要把英语看得这么重。
这么想好像也没毛病,但是,总觉得哪里不对。
难道就是要因为父母自己过着平凡的一生,就要扼杀孩子无限的可能性吗?我可以跟孩子这样说吗?“没用的,你就老老实实踏踏实实过日子吧,99%的人都是普通人,你不要心气那么高,你真不是无所不能。” 我有权利让孩子失去对人生的期待吗?
如果我不能,那我就没有理由因为【大多数人都用不上英语】这一点去错失孩子学好英语的可能。
不仅仅是英语,在子女所有的教育问题上,父母都不应该以自己的现状去衡量孩子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类似的观点,比如“女孩子家家,工作那么辛苦干嘛,家庭才是女人最终的归宿”……不论将来孩子能走到哪一步,但限制他们脚步的,最不应该是父母,这世上,再没有比父母更希望孩子好的。
作为一位母亲,我让孩子从小接触英语,我的美好心愿是,希望她看见一个更大的世界,希望她永远保持鲜活的生命力。论眼界,能看到生养她的土地以外的人、事、物、风土人情、民俗文化;论工作,以后能触及到最前沿的行业专业知识。因为全世界每年出版的报刊杂志中,50%以上用英语排版;全世界的科学论文,60%以上用英语发表;全世界网络上的内容,90%以上是用英文写的。
英语,逃不掉的考试
这一点说起来是有些功利了,从客观来说,中国孩子求学就两条路:高考或出国。如果是出国,就不用说英语的重要性了。中国学生留学集中在美国、欧洲、澳洲、新加坡,语言要求还是英语!下图是QS全球大学排名,TOP20百分之九十都是英语国家。
QS全球大学排名TOP20再来就是高考,绝大多数中国孩子归根结底都是脱离不了高考这一关卡的。而我们的学校教育可以说从小学开始就是围绕着高考这一根指挥棒在走。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英语所占的分值都是与语文、数学两个科目持平的。研究生考试,英语是必考科目,而语文、数学倒不是必考的。小升初阶段,重点学校的面试,英语口试也是不可少的。
部分人会抱有这样一种幻想,中国日益强大,以后根本不需要学英语,某一天教育部会取消英语考试。而事实是怎样的?英语的地位不但没有下降,“英语作为沟通工具”这一认识反而被强化。拿首都北京举例,高考改革,英语要在2021年增加口语考试,一年两次听说机考,听说分值合计50分。虽说一年两次考试给了考生更多机会,看上去是变简单了。实际上增加口语考试,提高听说的分值比例,是把英语学习往【语言是拿来用的】这一正途上引,但这无疑更是增加了英语想取得高分的难度。
英语,可能是我们这一代很多人无法言说的痛。我的亲身经历告诉我,学校的教学方式只重语法知识的教授,不注重语言的积累和应用,导致大多数人都是开不了口的哑巴英语。再用我们当年的方法去学习,要如何应对英语考试改革的趋势?虽说这些年教育一直在改革在进步,现在的孩子从小学就开始学英语,但就我身边亲戚家孩子的情况来看,即使每周四五节英语课这样的高频次,再加上培训机构补课,孩子依然无法开口。等待学校学习,大概率是什么结果,大家心里都有数。所以这几年,无论线上线下,也应运而生了如此多的少儿英语的课程。
二、大多数中国人能期望达到的最高英语水平是怎样的?
下图是学术界对双语者类别的划分(当然,现在学习英语的时间提前了,从小学就开始学,8090后多数是上初中之后才正式学英语的。)
对于身处国内环境的家庭,只有极个别经济条件特别好的家庭,从小把孩子送进国际学校进行全英文学习,能达到【顺序双语者】水平,比如李湘的女儿王诗龄,小小年纪就说得一口流利地道的英文;或者主要家庭成员中有精通英语的,可以做到日常跟孩子进行英语沟通。大多数家庭,敲!黑!板!父母们,请摆正你们的态度,调整你们的预期,大多数孩子的最高水平只能是【晚期双语者】。但如果能做到这个接近母语水平的晚期双语者水平,也是秒杀99%的中国人的!
我为什么要强调这个呢?因为有些家长以为,我只要在语言关键期开始给孩子学英语,以后孩子就能拥有那些生在国外的华侨后代的英语水平了。NO!没有这么简单。
学者研究表明,双语启蒙涉及到语言暴露量的问题。比如,apple这个单词在不同场景出现7次,宝宝能习得,但如果出现10次也不会产生更好的效果。这对家长来说是个好消息,做双语启蒙的家庭,只要保证两种语言都达到一个暴露量的下限,那么就不会出现两种语言一强一弱的情况(针对语言水平范畴)。
那么,要实现平衡双语者水平,2种语言的暴露量下限是多少呢?浸泡在两种语言的时间都不应该少于每周16小时(浸泡:喂养、哺育、逗乐……)。如果低于这个水平,可能就无法实现双母语,只能奔着晚期双语去学习。这就是我一开始强调,为什么大多数家庭的最高目标只能是晚期双语者。一周16小时,平均一天2.3小时,很多家庭也是实现不了的。
(P .S.解释一下平衡双语,即,在语言水平范畴内,中文和英文一样好。语言水平范畴是什么意思?就是不考虑文学素养、语言质量等,只讨论在不同使用场景下语言表达的流利度能否跟母语一致。举个例子,一个美国ABC,中英文表达都很流畅,但ta能看懂莎士比亚却体会不到中国古诗的美。这就已经是平衡双语者水平了,文学素养是不在判断语言水平的因素里的。)
听到这个结论有点丧对不对?有的父母这时候就要想了,既然都是晚期双语者,那我为什么现在要给孩子学英语,还不如到学校再学了,有什么区别。
别急,我慢慢讲给你听。如果这么丧,那所有英语启蒙的课程岂不是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三、为什么要在学龄前进行英语启蒙?
我从以下三个角度来说,为什么要在学龄前进行英语启蒙。
1.语言关键期
2.获得语言的关键点
3.双语启蒙对思维的影响
1.【语言关键期】
关键期的定义:指对特定技能或行为模式的发展最敏感的时期或者做准备的时期。个体发育过程中的某些行为在适当环境刺激下才会出现的时期。如果在这个时期缺少适当的环境刺激,这种行为便不会再产生。(比如在狼窝长大的狼孩学不会人类的语言。)
首先,我需要说明的是,“语言关键期”现在仍然处于假说阶段,尚未有明确证据表明语言关键期的存在。(我可是非常严谨的,哈哈~只说事实,绝不断章取义,煽动焦虑。但是不要看到“假说”二字就以为松了口气,以为原来都是无凭无据的啊,那就是没影儿的事儿)
虽然“语言关键期”在绝大部分学习者中被观测到,但并没有实验证据、或者物质证据证明该时期的存在;或者说依然有反例(所谓关键期后学习二语者依然能达到母语水平的人)的存在。所以”语言关键期“尽管被大部分学者认可,但它依然不能通过实验搞清楚其存在的原理和证据,因此它还只是一个假说,没有上升到理论层面。(科学是什么?大白话来说,科学是拿证据说话,是一种态度、观点、方法。所以学界对于”语言关键期“假说的严谨本身就是一种科学的态度。)
不同学者有不同实验、观察得出语言学习与年龄相关的结论,但不同学者关于关键期年龄的结论不一致。总的来说,6岁之前任何一个孩子都拥有快速的爆发式的获得一门语言的能力,18岁之前所有人都有习得语言的优势,18岁之后这个优势就减弱了。6岁之前对语音习得有绝对优势,18岁之前对词汇语法有学习优势。
随着科学家对人脑的了解,“语言关键期”有了更多相关的佐证。
神经科学家在左脑发现了语言运作的痕迹。在所有由脑损伤引发的语言障碍中,损伤部位位于左侧大脑外侧裂周区的病例占到了98%,因此,我们可以称这一区域是人类的”语言器官“。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Steven Pinker在他的《语言本能》里提到,
在6岁前,儿童能成功地掌握一门语言;从6岁开始,儿童学习语言的能力就开始逐渐衰退,这种衰退一直持续到青春期结束;此后就很难再成功地学会一门语言。
他还把人习得语言的能力类比为计算机的软盘驱动器,一旦儿童掌握了语言,语言习得系统就变得多余。如果维持这套系统需要耗费不小的成本,那就应该将它完全卸载。
来源:《语言本能》2.【获得语言的关键点】
人的学习方式有两种: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通过内隐方式习得的知识称之为内隐知识,通过外显方式学习的知识称之为外显知识。
内隐学习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某种知识,学习了某种规则。而这种学习的效果可以通过某种测试表现出来,但是意识层面却无法觉知这种规则,不能外显的把这种规则说出来。技能的学习通常是内隐学习。比如我们小时候学骑自行车,就是用内隐方式学会的。
外显学习是有意搜寻或把规则应用于刺激物领域的学习。在外显学习的过程中,人们的学习行为受意识的控制、有明确目的、需注意资源、要作出一定的努力。比如我们读书时学习的各种学科知识,工作后学习的行业知识等。
我们通常说的”学习外语“和”习得外语“,其实就是说不同的学习方式。现在主张的二语习得,实际说的就是用内隐学习的方法去学外语,比如常听到的浸泡法、在真实语境中去学外语。
内隐知识是获得语言的关键,语言能力的终极体现就是内隐知识。换一种说法,语言的获得就是把语言知识(词汇、语法,其中词汇包括它的发音、含义、用法即词法【词的用法搭配】等)实现自动化的一个过程。举个栗子,我们非常熟悉hello,sorry这一类从学英语就开始学的简单词,这些词在我们脑子里已经实现了自动化,可以做到快速提取,脱口而出,反应时间极短甚至忽略不计。而我们最终想实现第二语言的流利沟通,就是要把足够多的语言知识(词汇和语法)实现自动化(自动化就是你说话时能脱口而出的单词、句型)。
儿童擅长的学习方式是内隐学习,成人擅长外显学习。比如,我们从生活中也可以观察得到,孩子小的时候,学一项技能特别快,年龄越大,学起来越吃力。
小孩子在学英语的时候,是不用刻意去记词法语法规则的,他们可以直接吸收掉整个句子。比如,I love you,直接扔给他们,而不是告诉他们主谓宾的语法规则。
而成人学英语,或者说我们在学校里学英语的方式,是通过外显的方式去学习的。老师教我们单词的意思、用法,语法点。每一个知识点的自动化,都需要大量的练习去实现,我们之所以学了十几年英语还说不出口,其实是因为练习量不够,没有实现自动化。这里说的练习不是我们做语法题完形填空那些考试的题,而是说在口语上没有进行大量的跟读、模仿、复述导致不能说出口,在听力上没有进行大量的语音输入导致听不懂正常语速,在阅读上没有读过几十上百万的文字导致阅读速度极慢,在写作上没有练习过一篇又一篇的文章导致写出来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表达。
现在我可以回答留下的那个问题:既然都是晚期双语者,那我为什么要在上学前让孩子学英语?
1.语言关键期假说被大多数学者接受,越来越多的证据佐证语言关键期的存在。只要输入量足够,人类在0-6岁可以将任何语言以母语的方式去轻松获得。
2.从语言获得的关键——内隐知识来看,即使不能实现第二语言的母语化水平,但越早开始学,积累时间越长,获得的内隐知识就越多,自动化的知识越多,在外语水平的表现上就越好。很简单的栗子,1000词汇量的自动化和10000词汇的自动化能一样吗?(这里默认的是知识密集度一定的前提下,越早学习越好。如果一个孩子学了半年英语,只提供了50个单词量的语言材料,另一个孩子学习三个月但是提供了200个单词量的语言材料,那我们是不能得出结论,学半年的这个孩子比三个月的孩子学得更好的。)
从语言知识的积累这一点上来说,我要强调的就是两个因素:学习时长和知识密集度,在保证知识密度的前提下,越早学越好。
3.让孩子的英语水平比学校应试教育要求的快一步,可以把本需要花在应付学校学习上的时间挪出来用更适合孩子的方式去学。把死背单词的时间拿来做分级阅读,听教材的时间拿来看原版动画。
3.【双语启蒙对思维的影响】
双语启蒙会导致思维混乱吗?
很多人会以为,在孩子母语还没学好的时候去学外语,会影响母语的发展,甚至会导致孩子思维混乱。
这一点,学界是完全否定的!从事双语教育的老师也是完全否定的!
我们以为孩子表现出来的语言混乱,就是思维混乱的表现。首先明确,语言混乱≠思维混乱。再者,语言混乱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语言输入量不够(每周16小时),可能是自闭症听力障碍智力障碍心理问题等,频繁地更换居住地接触新环境新文化也可能是导致孩子语言发展受阻的原因,双语启蒙不背这个锅。
很多人认为儿童在双语环境中语言发展迟缓,出现2种语言使用混乱的情况,研究者研究明确指出这样的混乱只会持续一段时间,因为儿童语言能力是伴随认知能力发展的,认知能力是在自身与外界的不断互动中发展的,儿童通过参与生活中的活动,确定做事情的方式,但他们最初确定方式并不总是奏效,会有矛盾,所以儿童必须想出新的方式去解决这个矛盾。他们的行为是不断地辨证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于是儿童的认知能力得到了发展,而语言是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工具。小孩在3岁之前是不知道“桌子”只是桌子这个物体的符号而已的。即双语宝宝在3岁的时候才开始意识到自己是说了2种语言,对语言作为符号系统和概念有了区别。简单说,3岁前的小孩没有中英文概念的区别,他对这些概念是混在一起的。
双语混乱or出现错误也是语言健康发展的标志,说明小孩在试错中发展。
双语启蒙利于思维的发展
双语启蒙不仅不会导致思维混乱,反而会促进思维的发展。
Pear和Lambert(1962)研究认为,双语者言语和非言语的认知水平皆高于单语者,特别表现在双语儿童对事物的概况能力和概念化能力比单语儿童强。
Colin Baker(1988)研究发现,双语儿童在思维的流畅性、创造性和灵活性方面优于单语儿童,因为同一思想与两种语言中的词汇连接给儿童提供了更多联想的机会。
日本心理学家米治角田通过统计资料的分析表明,掌握双语的儿童比单纯会讲本族语的儿童头脑更趋灵活,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也更强。
即使大多数孩子二语的暴露量不够,在童年时期达不到平衡双语者水平,双语学习对思维的影响也是存在的。大脑的可塑性极强,有使用就会有改变,使用频率越高,改变越多。不是说这里有一条分界线,达到平衡双语水平的,会有有利改变,没达到的就没变化。俗话说,脑子越用越灵,用则进、不用则废,就是这个意思。
四、英语启蒙的正确方法
这一部分主要讲一下不是二语精通者的父母(即大多数家庭),如何进行双语启蒙。我给到的更多的是方向原则上的把握,让家长能判断自己选择的方法是不是正确,材料是不是合适,而不是具体的操作方法。
首先,Pearson教授提到,没有证据表明非母语使用者会影响孩子学语言。所以,家长不用担心因为自己不精通外语,不敢让孩子进行英语启蒙。
现在来看,您希望孩子达到什么样的英语水平?顺序双语(达到母语水平,平衡双语者水平)or晚期双语(接近母语水平,非平衡双语者水平)。我之前提到,在国内环境下想达到平衡双语是非常困难的,但从理论上说也不是不可以实现,只要保证一周16小时的二语暴露量。建议采用一人一语原则(父母一方只说英语),这样可以避免思维混乱,保证孩子两种语言都有足够的语境化输入。
再来说符合大多数家长预期的非平衡双语水平的启蒙
1.【家长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
我们不是小孩语言知识的来源,而是小孩语言知识的引导者,我们要做的不是纠音,不是教单词教语法,而是开发小孩学语言的机会,推开他们学语言的大门。举个栗子,家长教小孩读绘本故事,如果觉得自己发音不好,可以带着配音一起跟小孩读故事。
把自己当成语言学习者,跟孩子一起重新学习。
2.【6岁前的儿童,最重要的是听说】
都说婴儿是世界语言学家,能够学会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但婴儿在8-12月大时,就从世界语言学家转为特定语言学者。6个月开始逐渐丧失对元音的辨别能力,10个月开始逐渐丧失对辅音的辨别能力。6-9个月开始对声调语调丧失识别能力。
从出生开始双语的宝宝,重点是对语音语感的培养,大量的语言输入(磨耳朵),使小孩保持住对对第二语言的识别能力。磨耳朵就是小孩每天要坚持听一段时间的英语,目的是锻炼耳朵的辨音能力,包括连读、省略、英语的韵律、节奏。磨耳朵不是说过了8-12个月就可以结束了,或者说2-3岁就可以结束,而是要一直进行下去,伴随儿童的成长。
但不是说8个月以后开始外语启蒙孩子就不能很好的习得。如果孩子在6岁开始接触第二语言也不用觉得我的孩子是不是错过了最佳的启蒙时期,但之后的启蒙方法就不能和0岁开始启蒙一样了。要根据孩子的认知发展做相应的调整。但听说还是很重要。语言学习离不开大量的语境化的输入。不同的是大一点的小孩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那么可能更快的开始词汇、对话的练习。
现在国内流行自然拼读,一听到自然拼读就感觉洋气。以为从自然拼读开始教孩子英语,孩子拿着书就能读,就是英语学得好。其实这是个误区,自然拼读本来是帮助孩子实现自主阅读的,类比我们的母语,孩子本身已经能流利听说了,在5-6岁才开始学拼音,学认字。如果孩子在没有一定量词汇基础的前提下学自然拼读,且不说小小孩学发音规则有多困难(拼读规则学习是外显知识,需要一定的总结归纳能力,本就不是小孩擅长的。)即使学会了,看到英文就能正确读出来,但不能理解所读内容的意思,这样有什么意义呢?
3.【互动的重要性】
(这部分建议仔细看,否则会懵。上一点我提到大量语音输入给孩子磨耳朵,这里为什么又说视频音频没用呢?因为磨耳朵的音频需要是能够理解的内容。)
通过看视频学母语的效果?
关于幼儿是否可以通过看视频来习得母语,目前已经有相当多的实验,这些实验主要关注幼儿是否可以通过看视频来学到新的词汇。大量的研究结果显示:儿童是在与成人的互动中学会语言的;幼儿通过看视频学到的词汇非常有限。(Roseberry et al.,2014)
儿童年龄越小,就越难以通过看视频的方式学习新的词汇;即使三岁以上的孩子,已经聪明到可以从视频学到一点词汇,他们从视频中学到的东西,还是远远不如与成人面对面交流中学到的多。(Roseberry et al.,2009)
其实这一点我们可以从生活中感知得到,小孩子看完一整部动画片,可能学会的新词也就寥寥几个。
那么,有没有只通过看视频就学会说话的孩子呢?有。
美国八十年代初就有这样一个个案研究(Sachs,Bard & Johnson, 1981)。一个男孩,父母均为聋哑人,而他自己并没有听力和语言障碍。由于家里没有人会说话,这个孩子从一出生开始,基本上只能跟着电视学英语。就这样,他也学会了说话。可是,在男孩将近四岁的时候,研究人员对他的发音和语法做了一番详尽的分析。结果是,他的发音和语法都很糟糕。这个个案研究给我们的启示是:幼儿只通过看视频来学英语是有可能的,但是通过这种方式学到的极有可能是蹩脚英语(broken English)。
那么,播放视频和音频,对语音的发展有用吗?
华盛顿大学Kuhl,P.K.教授和她的团队在2003年做了一个实验,发现,婴儿语音的发展同样离不开与成人的互动。单纯给婴儿播放视频和音频,对于他们的语音的发展起不到作用。
这个实验涉及三组9个月-10个月大的美国婴儿:第一组,婴儿在四周之内上12节“汉语课”,每节课25分钟。课程内容是这样的:一个来自台湾的老师给这些孩子读汉语的绘本,并和孩子玩玩具。第二组,婴儿上相同时间的“英语课”,上课内容与第一组相似,只不过由汉语改成英语。第三组,婴儿观看“汉语课”的视频或者听课程的音频。
四周过后,研究人员测试这三组婴儿,辨别汉语里c和x两个声母的能力。结果显示,第一组上“汉语课”的孩子的辨音能力明显强于第二组上“英语课”的,应该说这个结果在意料之中。那么第三组婴儿呢?他们观看汉语的音频或者听汉语音频,这有助于他们分辨汉语语音的能力吗?答案是:否!经过四周的“视频/音频”学习,第三组婴儿分辨汉语C和X的能力并没有提高,他们的表现和第二组婴儿差不多。说白了,对于第三组婴儿,这四个星期的课算是白上了。
当然,这些学术研究也存在问题。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实验的时间很短,比如在Kuhl教授的试验中,这些孩子在四个星期时间里其实一共只上了五个小时的课。而那个出生在聋哑家庭,通过看电视学英语的孩子,也似乎说明,视频的语言输入并非一无是处。只不过,我们必须注意一点:如果儿童只通过看视频来学母语,学出来的就是有问题的母语;如果通过这种方式学外语,想必效果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所以,到底要怎样做?
我总结一下,在互动中学习的效果最好。与孩子互动,孩子能通过大人的动作、表情等去理解词、句的含义,增强语言的可理解性,大人能给到孩子及时反馈,如果孩子的表达或理解不对,大人可以及时纠正。(题外话:与孩子多互动,从心理上说也是利于孩子成长的,这也是育儿专家强调的高质量亲子陪伴)
给孩子磨耳朵的材料最好是学习过的可理解程度高的内容,比如一个10个单词的句子,其中8个单词都是能理解的,磨耳朵的效果肯定是比只能理解其中3个或5个的好。
如果家长是以报英语班的方式给孩子做英语启蒙,那么必须要考虑课程的互动性。这其中包含三方面:1)课程讲解的互动性,提高孩子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度;2)课程环节设置的互动性,可以给到孩子及时反馈,让孩子知道自己理解的正确与否,及时纠错 3)家长可拓展的互动内容,便于课外与孩子在生活场景中应用,提高课程的吸收率,实现自动化。
4.【英语启蒙要符合孩子的认知发展水平和语言发展水平】
先来看看儿童语言发展的基本阶段,下图是0-3岁儿童语言发展的一些标志性特征,大多数孩子遵循这一规律。当然存在个体差异,不一定每一个小孩都是在这个时间节点表现出相应的表现,可能会有提前或推迟。
二语启蒙(我们一般是英语)要符合语言发展水平,是什么意思呢?你不可能指望一个连baba、mama还不会说的孩子能说出wake up这样的双词。一定是从单元音的词慢慢过渡到双元音词、双词、三词……
同样,即使是认知水平已经较高的五六岁儿童,他之前没学过英语,你也得从最基础的单词开始教他,而不能直接教他说句子,这样就会很难。
来源:《structure and strategy in learning to talk》(Nelson,K)二语启蒙要符合认知发展水平。举例子,一个7-8个月大的孩子根本没有社交的概念,你教他说hello,他是理解不了的;你非要教1岁小朋友认颜色,他也是学不会的,因为颜色敏感期在2岁。
下面我分享一个系列视频,详细讲解了孩子从出生到5岁,各个阶段的发展特征,有英文字幕,英语还行的家长可以仔细看一看。
视频链接: 百度网盘:https://pan.baidu.com/s/1w5iIkEgBVWyp0HjMQOa2mA 提取码:243y
网站网址:http://helpmegrowmn.org
5.【兴趣】
孩子刚开始学外语,引导他学习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语言学习最重要的是激发小孩的兴趣,如果让小孩反感一门语言,不如不启蒙。从孩子的角度看学语言的问题,尤其是5岁以前的小朋友,他不会因为一个东西有用去学,只会为有趣去做。
资料选择上,孩子的兴趣放第一位,而不是以家长的角度去看,什么内容更有用,就学什么内容。
不要直接纠错,而是用正确的方式重复原句,直接纠错会打击小朋友的积极性。
不要把学语言搞得太刻意,强调英语是语言这件事情,贯穿在生活中去。让语言学习建立在生活真实的场景中,不要把语言作为一种技能让他们去show。
6.【其他TIPS】
重复和模仿:模仿是构成语言系统所必须的砖石,观察也是另一种形式的模仿。重复是很有必要的,小孩有模仿和重构的能力,找到一些好的素材多次重复引导模仿。
地道语音输入:多一些音频视频动画等,可以弥补自己发音不纯正的问题。父母主要引导他们听和说,与他们沟通。
语言材料多样化:以生活沟通为基础,儿歌、绘本、动画、游戏等多种形式 丰富语言输入的内容,逐渐提高词汇量。
坚持和方法:开始的时间不是关键,关键是有没有坚持,方法是不是恰当。父母付出越大努力,小孩后期自己学习就会越轻松。
总结
一、大多数双语启蒙家庭能够期望孩子达到的最高英语水平是【晚期双语者,接近母语水平】
二、为什么学前进行英语启蒙?从语言关键期、内隐知识的积累、思维发展三个方面来考虑
三、英语启蒙要注意几个方面:
1.家长的角色是引导者,不是知识的传授者
2.6岁前听说最重要,自然拼读、认字这些需要根据孩子基础来,完全可以往后放。
3.互动!英语启蒙不能完全扔给老师,有家长的互动,吸收效果最好。
4.学习材料的选择要符合孩子的认知发展水平和英语语言水平。认知发展阶段的视频链接我再放一下
百度网盘:https://pan.baidu.com/s/1w5iIkEgBVWyp0HjMQOa2mA 提取码:243y
5.孩子的兴趣放第一
6.重复和模仿,大量地道语音输入,多样化方式去学
7.坚持!开始之后就不要停下脚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