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长不大”变成了一个贬义词,长不大常常就等于不懂事。随着年龄的增长,成年人的撒娇就像和陌生人同处一部电梯不断仰着头盯着数字跳动一样尴尬。小时候的我们,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亦乐乎,给玩偶打扮可以度过一整个枯燥的下午;游戏的伴随让我们忘记了妈妈做好的喷香晚餐;四驱兄弟赛车的组装完成就像成为了动漫主人公一样骄傲。
毕加索说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那么每个艺术家心里是不是都住着一个孩子呢?
住在城堡里的校长 -- 格雷森·佩里
(Grayson Perry)
-
或许你只知道那个在别人眼中是异装癖的格雷森。那个打扮夸张,画着精致的妆容,穿着萝莉蓬蓬裙就去领“透纳奖”的大叔,人家穿女装的时候可是有名字的,大名鼎鼎“克莱尔”,且这个角色给格雷森的艺术生涯带来了无限创意。
格雷森·佩里(Grayson Perry)
小萝莉可是过儿童节的主力军。这名小萝莉可以说是艺术界的天才“儿童”了,曾经获得英国最高艺术奖 -- “透纳奖”,现今又是英国炽手可热的陶艺家,他的作品往往受到疯抢,价格更是不用说,还担任了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的校长。可想而知,这名“儿童”真是祖国的未来啊。
一个住在童话里的萝莉
格雷森·佩里(Grayson Perry)home1
格雷森·佩里(Grayson Perry)home2
这样的城堡能不羡慕吗?格雷森把自己活在了童话里,这不仅是格雷尔的家,也是他作为校长的一个艺术项目。格雷尔小时候童年生活并不是很好,母亲的出轨导致父亲的离开,缺少父爱的格雷森在继父的暴力下活得昏暗,只喜欢幻想。估计格雷森连六一儿童节都没有过过,所以他在心里创造了“克莱尔”,一个幸福、可爱、魅力、我行我素的小女孩。
对于克莱尔来说,小时候的小熊玩偶就是他的陪伴,直到现在,他都留着这只儿时玩伴,可想而知玩具/玩偶在我们小时候充当了一个怎样重要的角色。下面两对艺术家把儿时陪伴左右的玩偶带来的快乐,延续给了自己的艺术生涯,献给了其他需要爱的“大儿童”。
住在娃娃屋里不想长大的艺术家
-
姐妹花 Catherine Poppva 和Elena Popva
每个女孩小时候的梦想都是拥有一只漂亮的芭比娃娃,把自己想象成娃娃来打扮他。Catherine Poppva 和Elena Popva一个是是装设计师,一个是雕塑艺术家,姐妹两在一次谈话中萌发了玩偶的创造念想,就这样sister dolls的品牌就诞生了,姐姐c负责为娃娃们设计漂亮的衣服和装饰品,妹妹e则负责设计娃娃们的原始造型和线条。
Catherine Poppva 和Elena Popva 作品1
Catherine Poppva 和Elena Popva 作品2
Catherine Poppva 和Elena Popva 作品3
小时候的c和e只能求着妈妈买漂亮的芭比娃娃,现在她们学会了设计自己的“童年”,虽然童年已经逝去,但还留着的是当年喜爱打扮自己心爱娃娃的那颗充满想象力的心。姐妹俩说所有的魔法都源于自己的双手,他们对细节从来不马虎,这也使她们的部分作品得以在圣彼得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
夫妇 Kate 和George Ramensky
k和g是青梅竹马,孩童时候就对俄罗斯的手工艺娃娃有浓厚的兴趣,直到长大她们决定携手开始独立创作手工娃娃的生涯。人家设计娃娃可不是那么随意,连玩偶的头发都是用山羊毛、兔毛,甚至是昂贵的羊驼毛制成。
Kate 和George Ramensky 作品1
Kate 和George Ramensky 作品2
Kate 和George Ramensky 作品3
要说姐妹花的玩偶设计是御姐风,那这对夫妇的设计风格就是萝莉风了。为娃娃的假发做设计和寻找材料是他们的金字招牌,这也使得这些玩偶像设奢侈品一样更有收藏价值。
手工定制的娃娃可能更适合大人,因为他们材料奢华,具有收藏价值,对于大多数成年人来说为自己昂贵的手工娃娃选购奢侈的衣服和装饰,这也是一件令人仿佛回到童年的小房子里,苦恼着该给小巴比穿什么好的午后,而乐此不疲。适合我们玩的当然还有下面说的乐高了。
属于大儿童的游戏--乐高 lego
相信你们都玩过乐高,有些小块的积木其实并不适合小孩子玩,因为容易造成吞食的惨剧,那么lego谁来玩?乐高品牌很聪明,他的针对面特别广,可以说0-99岁都可以玩。哦对了,听说玩乐高玩得牛逼的最后都成了艺术家。
看看这些牛逼的lego爱好者怎么炫属于我们大儿童的玩具吧。
不得不说的是全世界总共就40名乐高模型设计师,其中Nathan Sawaya算是比较有名,这个是个放弃百万年薪律师工作玩积木的大儿童,2004年拿下美国乐高大赛大奖,随后被聘为乐高模型大师。现在Sawaya拥有两家工作室,他的作品常常在博物馆、展厅展出。
左:Nathan Sawaya
右:11014块积木的成果 -- Nathan Sawaya
星空--Nathan Sawaya
除了nathan sawaya,还有其他乐高大师这么玩
左:卓别林--Dirk Denoyelle
插电的乐高吉他
右: Dirk Denoyelle 自我肖像
左:Sean Kenney 乐高乌龟
右:Nathan Sawaya 作品
除了以上说的玩偶玩具,游戏当然是童年的不二福音了。小一点的时候弹珠,跳房子,跳皮筋,玩卡牌,玩磁铁;大一点比较高科技了,有小霸王游戏机,俄罗斯方块,贪吃蛇,到后来都有ipad可以玩切水果,psp玩星之卡比了。游戏一直伴随我们的长大,现在回想起来,才发现我们从游戏中获得的欢声笑语太多。
游戏让我们长大
我们从出生那一刻的啼哭到现在的沉着,一路走来没有经历九九八十一难也经历了不少风风雨雨,曾经天真的笑脸大概正在被慢慢地洗刷成冷漠。
长大后还在玩着游戏的我们,才发现游戏不仅陪伴我们成长,更印现了我们记忆中最骄傲的自己,最忠诚的朋友和最称职的爱人。就像《后来的我们》中林见清设计的游戏,伊恩和凯丽因为飞船被撞碎两人走散,伊恩开始走上了寻找凯丽的道路,一路上披荆斩棘,我们在经历一切磨难后终于到达彼岸,才发现凯丽已经不在了,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也找不回的世界开始毁灭。
是游戏让我们长大,凯丽就像我们小时候珍爱的宝物,在过程中明白了结果不一定会开花。
你现在是大人没错, 但你也曾经是最纯粹的小鬼
至少在61这个儿童节里,我想去KFC吃个儿童套餐再要个玩具,找回最纯粹的童心。
图文:Mewtwo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