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述而第七》20:什么话不当讲
子不语怪、力、乱、神。
孔子所倡导的礼,说到底是天地之序在人身上的映射和体现。根本上是为了和谐自然,讲究的是恰到好处。多一点嫌多,少一点嫌少。这种分寸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好在孔子有一帮高明的弟子,他们从老师日常的言行中揣摩出了老师的“道”。
“子不语怪、力、乱、神”,这是《论语》中少见的概括体。与“子曰”无关,是诸弟子对孔子言行的一种凝练概括。其中究竟包含了什么样的“道”呢?
一、语常不语怪
怪,本质上是一种“异常”。俗话讲“反常即为妖”,妖和怪都是一种异常或反常。
子不语怪,是说孔子拒绝谈论或很少谈论山精水怪,谈论世间反常、异常的现象和事物。他老人家关注的更多的是常道,是正常的现象和事物。因为正常的现象才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反常和异常情况,不足以代表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甚至容易对人认知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形成干扰。
“守株待兔”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兔子跳出来,一头撞死在树桩上,让在田间劳作的农夫“捡了便宜”,这就叫“怪”,它不符合正常的规律。那个农夫正是过多的耽于“怪”上,才忽略了好好种地、耕耘收获这个“常”,从而错过了耕作的好时光,还留下了“愚蠢”的坏名头。
二、语德不语力
力,是势力、武力。在孔子看来,春秋末期的礼崩乐坏,本质上正是因为周天子与诸侯之间,正在弱化对于德的关注,恃强、恃力正在成为诸侯间秩序的新准则。
孔子语德不语力,当然不是看不到势力、武力的影响力,而是对礼乐社会崇尚德治这一根本性做法的认同和赞赏。德与力之间,不是对等关系,尚德者,对有力️者可以有所包容,尚力者,对有德者绝对是一种蔑视和伤害。尚德者可以凝聚起力量,尚力者,最终会因为对德本身的忽略,逐渐失去力量。
子不语“力”的根本原因在于“尚力”容易让社会趋于下流,尚德才是硬道理。力是天赋,是客观现实;德可日修,能主观为之。
三、语治不语乱
乱,本质上是对天地自然秩序的一种打破和违背。
中国有句古话,叫“常在河边走,终究要湿鞋”。打破和违背规律引发的“乱”,如果不能很快得到调整和纠正,是终究要付出代价的。
物理学中著名的双缝实验和薛定谔的猫,形成了量子物理的基本框架。虽然我们还无法真正揭开科学世界的全部秘密,还无法真正透彻的解释清楚所有的客观现象。但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事物发展本身存在影响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过于强调什么,便很有可能得到什么。强调乱,大概率要得到乱的结果;强调治,大概率能得到治的结果。
孔子不语“乱”,本质上希望万事万物走向和谐自然的秩序。
四、语人不语神
孔子不避讳神,但很少主动谈到神。一个根本原因是人和神之间,是一种不同的状态和规则。
孔子他老人家认为,生而为人,就应当履行人的义务,尽到人的责任。对于人的义务和责任,是人所能够理解和认同的。至于生而为神,有什么样的义务和责任,是人所难以想象的。在没有成为神之前,与其费力不讨好的琢磨神的事情,不如把神的事情交给神,自己老老实实、脚踏实地做好人的工作,履行好人的义务和责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