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女儿上了小学,有段时间经常被老师“点名”,不是作业忘了交,就是课本没有带。
为此,我也苦恼过一段时间。是孩子不认真对待学习吗?
可是她上课特别专注,记得老师说过的每个知识点,课文基本上看上两三遍就会背了。
为什么在一般人看来容易记的小事,她就记不住呢?
那她是属于记性好还是记性差呢?
今天看到一个概念:记忆是什么?
原来,通常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我忘了”、“我想不起来了”,指的只是记忆的“提取”阶段。
实际上除了“提取”,记忆还包括两大部分,也就是“识别”和“保持”。
“识记”就是把把你理解的东西往脑子里塞。而“保持”则是巩固你学到的知识点。
我们常常认为的“记性差”,只是提取阶段的“回忆困难”。
而实际上,“识记”和“保持”,也是影响记忆的重要阶段。
那么,“识记”是如何影响最终记忆效果的呢?
“识记”包括“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
“无意识记”,指的是自然而然发生的识记。上文中说过的流行歌曲的歌词,家到公司的怎么走,别人不经意说的一句话……
而“有意识记”,是我们努力去记的内容。我们有切身经历的就是为考试而做的大量复习。
这两种记忆的能力因人而异。
有意识记能力强的的人,无意识记能力可能很差。最著名的例子是爱因斯坦的一件轶事。
说的是有一次工作人员接到个电话,是问爱因斯坦的住址的。
工作人员礼貌地拒绝,说这是个人隐私。
结果电话那头声音突然低了下来: “这个我知道,不过请你不要对任何人讲,我就是爱因斯坦,我要回家,可是忘记自己住在哪儿了,怎么也找不到家。”
所以说,智商高的人,“记性”不一定就好,因为可能和爱因斯坦一样,他的无意识记的能力很差。
但是,无意识记能力差,并不妨碍他们在自己的领域里攻克难题,获得巨大成就。
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是两种不同的能力。
黄执中在“记忆小学问”里说:“大多数人的记忆问题,不在于拿不出来,而是一开始就没把东西放进去。”
也就是说在一开始的“识记”阶段,他就有意无意的没有去记。进一步思考,“没有去记”的原因是什么呢?可能是不感兴趣、觉得不重要,甚至消极不快乐的情绪也会影响识记效果。
就像爱因斯坦一样,他一开始就“不愿意”去记他住在哪里。
这样一来,我对女儿的情况多了一些理解:她并不是记忆力不行,而是记性差。
那些要带的书、要记的作业,这些无意识记,事先在她的世界里被她屏蔽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