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素心
今天表哥家的孙女满月,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肯定要贺一贺。从昨天开始,母亲的心情就特别好,连哼带唱不说,气势也足足高了一头,真不知道这份自信是哪里来的,难道是“娘家”给的?
许是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兴奋的心情,一会儿的功夫,母亲就念叨了三遍“明天我们一起去哈。”被我怼了几句才闭嘴。其实我也不是真心想怼她,只是看到她那因为娘家有喜事而激动开心的样子,实在没忍住。
母亲的性格特别怪,喜怒无常,永不满足。有可能前一秒还阳光灿烂,下一秒接着就电闪雷鸣。无论是父亲还是我,包括我乖巧懂事的女儿,在她心里都是被打击的存在。我们做的事,说的话很少会让她满意。她常常会觉得父亲蠢,会觉得我傻,会觉得女儿笨。
久而久之,我们便渐渐疏远了她,但是她浑然不觉,仿佛对我们无感。因为在我的印象中,能够牵扯到她敏感神经的,只有她的“娘家”人。
母亲的“娘家”情节特别严重,记得小时候过年,父母要给双方老人送年,本来所有的年货都一式两份,可是每一次到最后,母亲的那一份都会多出很多,也好看很多。
比如年货必备的带鱼,那时候家里穷,只能去集上购买那些散装带鱼,回家再分成两份,这就为母亲不公平的分鱼提供了方便,她会把所有个头比较大的鱼统统分到她那边,即便如此,她仍然会在父亲看不到的时候再顺过来两条。
我虽觉得不妥,但是迫于母亲的淫威,敢怒不敢言。父亲也不是不知道,只是面对蛮不讲理的母亲,他也毫无办法。为了几条鱼引发一场家庭大战,属实不值得,父亲只得忍了。最主要的还是父亲嘴拙,吵不过母亲。
有时候那一堆东西实在被母亲挑拣的不成样子,父亲只好偷偷塞给爷爷奶奶一些钱作为补偿,但是也不会多,因为每月就只有那几十块钱的工资,除了养家糊口,根本剩不下多少闲钱。
从小到大,只要是父亲那头有事,母亲一定是全程黑脸,唠唠叨叨,抠抠缩缩。若是母亲那头有事,她自己必定冲锋在前。不知道是不是受姥爷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母亲对于两个舅舅尤其的好,什么姑嫂问题,根本不存在,还经常嫌弃姥姥对两个舅妈不够好。
因为小舅常年在外,大舅一家就成了母亲特别关注的对象。早年因为大舅一家五口人有三口得病,生活一贫如洗,母亲所有的积蓄几乎是毫无保留地全用在了他们身上。贺孙女的这位表哥,就是大舅家唯一的儿子。
对于这位表哥的照顾,母亲多年来也是不遗余力。记得去年表哥来我家还钱,我才知道多年以前母亲曾借给他一万块买拖拉机。我在心里悄悄换算了一下,那时候的一万块不亚于现在的十万块。
我家就是中下贫农,这一万块钱是母亲瞒着父亲偷偷找人借的,好几年才还上。期间表哥过意不去,一攒够钱就来还母亲,可是还了好几次母亲都没要。直到表哥的儿子都结婚了,以后家里再没什么大事需要置办了,母亲这才收下表哥的钱。
说实话,当我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心里是非常不舒服的。因为母亲对我不是一般的抠,吃穿住用等一应物品能不给我买就不给我买,导致我在学校里遭到同学和老师的很多歧视。假如母亲对娘家不是那样帮衬,兴许作为独生女的我日子能好过很多吧。
不过这份不舒服很快就被自己给排解掉了,好歹我也人到中年,这点自我调节能力还是有的。只是偶尔还是会感觉有点心里不平衡,毕竟我才是亲生的,不是吗?
唉,啥也别说了,母亲的“娘家”情节这辈子是改不了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