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下流行的一个词共情。是由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的一个概念,是指能设身处地体验他人的处境,对他人情绪情感具备感受力和理解力。
简单地说,就是能将心比心,悲伤着你的悲伤,幸福着你的幸福
很多时候共情和同理心,换位思考被连在一块说。初看似乎都是那么回事,细想还是有区别的。就看把“我”放在哪个位置。
共情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和感受对方的出处境。同理心则是从对方立场和观点来考量问题所获得的感受和效果。换位思考纯粹就是方法论了。
不是心理学家不在这些名词上再作深入的探讨。
共情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向下兼容。就是对那些处境比你差,条件不如你的人表示同情。
一个是向上兼容。就是对那些各方面都优于你,他们拥有的正是你想要却得不到的,你为他们高兴,就像是自己所得一样。
向下兼容是很容易的,也是大多数人都乐意去做的。对贫穷、弱小表示同情、怜悯,这种近乎施舍的慷慨是基于可以获得自己比对方优越,高高在上一种快感。
而向上呢,能兼容吗?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别人的孩子读名校,拿高薪。你的孩子一事无成,在家啃老。别人夫荣妻贵,直上云霄,你们步履维艰,同床异梦……是不是有点羡慕嫉妒恨?
这种情况一般限于你周围认识的人。太远了够不着,无法激发隐藏的恶劣情绪。身处卑微,事事不如意的时候你还能跟那些春风得意共情吗? 你能真正高兴着朋友的高兴,快乐着他的快乐吗。
恐怕很难吧。即使没有嫉妒恨,心里也是酸酸的不舒服。感叹时不我顾,命运待我如此薄凉
自从有了朋友圈,没有谁再能对别人的成就孰是无睹,没有谁再不对别人的诗和远方心怀戚戚,每天的一地鸡毛就是从多看一眼朋友圈开始。
佛说随喜功德。为他人的利益高兴不起来,主要是我们的心胸太狭窄了。是嫉妒心、自私心理在作怪。
有这么简单吗?人非圣贤,有这些情绪也是正常的。就像你不能责备一个不赞叹富人的乞丐,也不能要求一千疮百孔的日常去随喜锦衣玉食。
看来要想摆脱这种比上不足十人九慕的尴尬,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只能如陶渊明寻个世外桃源或者遁入空门。
佛说彼岸无生无死,无喜无悲无欲无求。能够无欲无求自然就无悲无喜了。可是这是彼岸般若的智慧,对一般人还是太高的要求
其实越无欲无求,就越说明你对自己的无力感到无可奈何。与其说是看开了,还不如说是在逃避。
成年以后学会的一件事就是伪装。即使已经被生活虐得体无完肤,还是要费尽心机显摆,既示威他人也麻痹自己。
这时候正是同理心和换位思考正在发挥作用的时候,但是需要换个角度,逆向思维。
比如那个身在高位的同学。每天都有见不完的人开不完的会,还有推不掉的应酬,人到中年还如困牢笼;也许那个天天穿名牌的富婆,不是三高就是孤寡;也许那个儿子名校毕业的妈妈,正为儿子出柜愁得夜不成寐……真是人前显贵,人后受罪
任何人的生活都不可能跟他展现出来的一样。甚至有的还背道而驰。毕竟,谁不得戴着面具出来混,这点演技还是要有的。只是人生已经如此地艰难,别人的谎言也就不要拆穿了。
听上去有点像阿Q的精神胜利法,但是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说明没有谁的生活值得羡慕,表面是一袭华美的袍子,上面爬满了跳蚤。
明白了这些,不但心态上变得平和,也获得一种精神上的解脱。既能绕有兴味地观看世间百态,又能清醒地不为所惑。你知道那些毫无意义的表演是你不可避免要看到,但是它们再不能伤害到你。
《庄子·逍遥游》说:“至人无己”,“无己”就是“无我”。一个没有我的人,行走在这个世界林林总总的事物中,却不会与任何事物相撞,在复杂的丛林中也不会被缠绕
这时候,你反过来还会对那些曾经让你可望不可及的炫耀报以同情,庆幸自己不用活得那么累。因为你诚实地面对自己,心安理得,踏踏实实地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