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
这是王昌龄流传最广的两句诗。
王昌龄有一个很屌的外号“七绝圣手”。
“七言绝句,古今推李白、王昌龄。”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李白,王昌龄大概会成为唐代七言绝句的首席诗人,不用加上“之一”。盛唐时期七绝诗有472首,其中王昌龄74首,几乎占了六分之一。真是猛人。
王昌龄被称为边塞诗人,但如果认为他只擅长写边塞诗而错过了他,就太可惜了。王昌龄留有20多首边塞诗,而他的送别诗有52首,占了他所有诗作的四分之一。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网上的“洛阳亲友如相问,就说我在XXX”体,便是来自于他的传世名篇《芙蓉楼送辛渐》。
更让人惊喜的是,除了边塞、离别,王昌龄还能拿得出擅长的第三大件:宫怨诗!
“谁分含啼掩秋扇,空悬明月待君王。”
以数量来看,王昌龄作品不多,质量很高,精品不少。以下摘录边塞诗5首,宫怨诗2首,送别诗2首,一起共享这位盛唐的宝藏诗人吧。
《出塞二首》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后世有很多学者评论说,这一首是唐诗七言绝句的压卷之作,该当第一。
《出塞二首》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
《从军行七首》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从军行七首》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从军行七首》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西宫秋怨》
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谁分含啼掩秋扇,空悬明月待君王。
《芙蓉楼送辛渐》其一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送魏二》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非完整诗句: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长信宫中秋月明,昭阳殿下捣衣声。
肠断关山不解说,依依残月下帘钩。
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别后冷山月,清猿无断时。
何处遥望君,江边明月楼。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吴姬缓舞留君醉,随意青枫白露寒。
人生须达命,有酒且长歌。
谩说陶潜篱下醉,何曾得见此风流。
王昌龄的代表作太多,实难挑选合适的一句来作为结语,太多漂亮的句子了。他用为数不多的作品,生生撑起盛唐绝句的一片天空,我想,正是因为这位诗人的存在
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
*因王昌龄而死的大诗人孟浩然(春眠不觉晓那位):
开元二十八年(740 年),王昌龄经过湖北襄阳,拜访孟浩然。孟浩然背上长了毒疮,快痊愈了,两人见面后非常高兴,纵情宴饮,孟浩然由于吃了些许海鲜而复发,因此而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