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籍是刘备的人,说话水平相当高,跟人打交道从不吃亏。有一回,刘备派伊籍出使东吴。东吴孙权憋出一个大招,打算在接见伊籍的时候放出来,出伊籍洋相。
伊籍拜见孙权,孙权放出大招:
“快快请起!伊籍先生。不容易呀!你在刘备手底下做事,服务一个特别不靠谱的家伙!”
孙权这话相当露骨呀!还不太好回答。
要是伊籍回答:“嗯,是不太容易……”等于直接承认孙权对刘备的诋毁——“特别不靠谱”,准保引来东吴一群人笑话。这样的话伊籍可就面子丢大了。
要是伊籍回答:“没啥不容易,习惯了就好。”也等于直接承认孙权对刘备的诋毁——“特别不靠谱”,准保引来东吴一群人笑话。这样的话伊籍可就面子丢大了。
要是伊籍弱鸡一样地替刘备辩白:“我家主公很靠谱。”然后“一二三四”举例说明,也准保引来东吴一群人笑话,因为……笑话弱鸡,天经地义!
伊籍是怎么应对孙权的大招的?(稍等一会儿,先插播一段学术研究。)
有人可能看不惯上面虚拟的孙权发言,认为太儿戏,那好,引用一下《三国志》的完整记录——
籍适入拜,权曰:“劳事无道之君乎?”
很多人把这句话翻译成——
伊籍进去拜见孙权,孙权说:“你侍奉一个无道之君,很辛苦吧?”
乍一看,这样翻译比我上面虚拟的孙权发言严谨,其实呢,这样翻译犯了想当然的错误。
为啥这样说?
因为,“劳事无道之君乎?”,这句话根本不通嘛!你逐字翻译试试,能翻译通吗?翻译不通。因为,这句话要么是以讹传讹,要么是标点错误。
当然,孙权的原话是啥,谁也没法考证,这句话只是《三国志》作者陈寿的产物。
我查《辞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古今汉语词典》,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孙权发言的种种可能,最后,推测这句话正确的表述(陈寿版)存在两种可能:
【1】“事无道之君,劳乎?”(侍奉无道之君,辛苦吧?)
【2】“劳(乎)!事无道之君!”(辛苦你啦!|难为你啦!|不容易呀!|服务一个特别不靠谱的家伙!)
我倾向于认为 第二种可能 成立,因为 第一种可能相比较第二种的变动有些大,就算原文反复刻印出现错讹,也不至于错得那么离谱。另外,询问、揣测的口吻也不太切合孙权的身份。反观第二种可能,仅仅是标点出了差错,成立的可能性相当高。
你觉得呢?欢迎交流,共同进步。
对了,当时伊籍是这么应对孙权的:“不过是跪下、起来嘛,我要是连这种工作都胜任不了,我家主公不是白养我了吗?”(当然这也是虚拟,严谨的虚拟。)
联系到孙权刚接受过伊籍跪拜,他当时听完伊籍答复,那张老脸臊得有多红,咱们就不用按照1到10级评定了吧?
所以说,读古文,看古书,要是不满足于看现代人翻译好的白话文,那么,书架上放几部工具书还是相当有用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