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风送春(52法)
一柳黛烟微雨凝,千江水色雾环升。
等闲不必添愁绪,春在东风最上层。
平平淡淡(52法)
天上文心本自然。从来此处得真诠。
等闲不作雕龙想,平平淡淡扣我弦。
三月天(53法)
春风初试柳条长。冬日愁怀付短墙。
正是田园三月里,鱼儿出水嗅花香。
叹(53法)
青莲出自汉唐烟。缭绕长河数百年。
正是往来多醉客,诗怀尽处已无仙。
炼剑(53法)
寒光照影起龙吟,子母归鞘月下沉。
正是连环锤炼处,白头炉火气消森。
来回(54法)
天公有意着人回。抱得情怀往复来。
如此月明如此梦,问君开路上楼台。
惟叹(54法)
平生无处隐闲愁。只有霜天恨水流。
如此心烦如此累,空叹世上百年游。
梦有无(55法)
客星坠落闯江湖。旧日情怀梦有无。
敢问春庭何处在,又添风雨一身愚。
为倾城(55法)
西风裹雾路难平。万里云天世道横。
有梦须怜人复杂,又全琐碎一身轻。
无奈(56法)
空庭雁客笑声哀。少种豪情老不来。
久滞南山徒怅惘,篱边菊对屋檐梅。
少小(56法)
花前笑语不胜愁。此事无端莫害羞。
年少轻狂容易醉,青梅酒伴小方舟。
第52法:第三句以“等闲”二字作起者。
如
唐•令狐楚
《少年行》
家本清河住五城,须凭弓箭得功名。
等闲飞鞚秋原上,独向寒云试射声。
宋•俞桂
《江头》
渔浦山边白鹭飞,西兴渡口夕阳微。
等闲更上层楼望,贪看江潮不肯归。
第53法:第三句以“正是”二字作起者。
如
唐•杜甫
《江南逢李龟年》
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唐•杜牧
《南陵道中》
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寒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回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第54法:第三句一二及四五六字用“如此”二字者。
如
元•杨维桢
《张士诚席上作》
江南岁岁烽烟起,海上年年御酒来。
如此江山如此酒,老夫怀抱几时开。
清•孙原湘
《题扇》
月光到地白于雪,花气上天香作云。
如此乾坤如此夜,不知何处著尘氛。
第55法:第四句第一字用“又”字,第五字则用“一”字或“数”字、“几”字,皆计算字也。
如
唐•李涉
《登山》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一日闲。
宋•陆游
《夏日杂题》
午梦初回理旧琴,竹炉重炷海南沈。
茅檐三日潇潇雨,又展芭蕉数尺阴。
明•陈献章
《得廷实书》
洗竹添花张户曹,忽抛闲散事煎熬。
东门春水无人钓,又长溪头几尺高。
第56法:末句七字中前后三字皆名词,但以中间一字连缀之。
如
唐•白居易
《直中书省》
丝纶阁下文章静,钟鼓楼中刻漏长。
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薇郎。
宋•陆游
《梅花绝句》
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
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