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劳动教育亟待加强

作者: 唐红旗_ | 来源:发表于2020-06-26 11:30 被阅读0次

          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2019年7月9日国新办举行的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意见》发布会上,教育部副部长郑富芝表示,劳动教育是当前整个教育体系当中的短板,因此必须加强。时隔将近一年,中小学劳动教育现状堪忧,依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

        首先,劳育观念太淡薄。封建教育重“劳心”轻“劳力”,应试教育重“成绩”轻“劳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新时代发展的需要,但目前“升学率”依然左右着中小学校的办学行为。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家长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不少人把它看成是一种活动,而没有认识到是每个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

      其次,劳育机制不健全。目前中小学劳育教育还停留在宣传上,政府没有顶层立法,主管部门缺乏督导、考核,学校开课消极应付,教师教学得过且过,家长平时缺少配合,最终导致学校的劳动教育严重缺位。

      第三,劳育课程不完善。主管部门没有硬性规定学校必须订购劳育课教材;不少学校没有开设劳育课程;现有的教材内容没有将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实钱精神等内容融入到教材中去;对优质劳育课程资源开发不够,各级教研部门没有建立劳育教学资源库,教师备课存在困难。

      第四,劳育开课图应付。大部分中小学把劳育课当累赘,或不开课,或开课不足,或开“空课”以应付检查,或没有专职教师。总之,“劳育”课在教师和学生心成了一种摆设。

      第五,劳育条件不具备。实施“劳育”教育,不仅要传授理论知识,更要重视实践体验。纵观城乡,大部分中小学校缺乏劳育课实践基地。即使开了“劳育”课的学校,上课也只是纸上谈兵,学生的劳动体验就是单一的“大扫除”,不少学校,连“大扫除”也被保洁公司所取代。至于商业服务、学工学农、手工制作、园林养护等劳动体验更加没有条件开展。

      第五、劳育师资太薄弱。师范院校没有及时为中小学培养、输送劳育课教师,教师发展中心没有对现有劳育教师进行技能培训,教育部门也没有劳育课“国培”、“省培”计划,导致“劳育”课师资稀缺。

      怎样才能把中小学的劳动教育做牢做实?笔者认为:

          一要提高认识。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都要提高对劳动教育的认识,要把劳动教育纳入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不断强化劳动教育的地位,真正使劳动教育成为“五育”之一,而不仅仅是一项简单的活动。

      二要健全制度。国家要对中小学劳动教育立法,教育部要顶层设计,出台劳动教育指导纲要,主管部门要有具体措施和评价方案,学校要调整、优化课程设置,把劳动教育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按照规定和要求开足开好劳动教育课。

        三要创建基地。开展劳动教育一定要有一定的场所,政府应加大支持力度,帮助学校创建劳育试验基地,学校应把现有资源用好用足。农村学校应有相应的田地、山林、草场作为学农的实践基地,城镇学校要为学生参加农业生产、工业体验、综合探究、商业和服务业实践等活动提供保障。

        四要培养师资。师范院校要调整专业设置,尽快为中小学输送优秀的劳育课教师;人事及教育主管部门要为中小学配齐、配足劳育课教师;国培、省培计划应加强对劳育课教师培训力度,教师发展中心应对现有“劳育”课教师开展能力提升培训。学校每一位教师要强化自己的劳动意识、劳动观念,把知识传授、技能培养和劳动价值观引领融于自己所教的课程之中去。

        五要开发课程。挖掘课程资源是实施劳育教育的核心。承担劳育教学的教师要深入研究和挖掘自己所教课程的劳动教育资源。各地教科院要建立课程或专业劳动教育资源共同体。明确劳育课的内涵与基本要素,以及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平台、成效体现和教学评价等环节的具体要求,推进劳动教育规范化,全面提高劳动教育实施的质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小学劳动教育亟待加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agyf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