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唐敏
这里所谓的“贼人”就是小偷。但我觉得小偷与小偷之间的盗窃行为有所不同:有的小偷是小偷小摸的,行起事来非常的胆小谨慎;而有的小偷确是非常的胆大妄为、明目张胆!
(一)
上世纪七十年代,农村人的日子普遍贫穷,我们小孩子手里是没有钱的,除了买学习用品以外,大人们很少给我们额外的零花钱。
虽没有钱,可我最喜欢去赶集了。说是去赶集,实际就是为了到集市上走一走,看一看,过一过眼瘾。
在一群小伙伴当中,我和小萍最要好。
这天,小萍和我相约去赶集。我俩走在热闹的集市上,随着热闹的人流这瞅瞅那瞧瞧。当走到一个小饰品摊位前,小萍便停住了脚步,蹲下身去,一会儿摸摸这个,一会儿又看看那个。我没有蹲下去看,就站在摊位边上等她。
一会儿,她拿起一个带有蝴蝶花的小发卡子,问站在旁边的我:“这个好看吗?”
“好看!”我有些不耐烦地回答她——我知道她没有钱,见她又摸、又看的很是反感。接下来她的一个动作更是让我感到无地自容:只见她趁老板不注意时,竟然把拿卡子的手悄悄吞进了袖子里,再伸出手来时,手里竟什么也没有了。
她在这个摊上挑挑捡捡了半天,才站起身,若无其事地拉着我的手继续朝前走去。那时,我感觉我的脸火烧火燎地难受,好像拿卡子的人不是她而是我。旁边正有无数双眼睛盯着我,在背后用手指着我,说:“小偷!”
在回来的路上,小萍一边走一边从兜里掏出来一些东西在我面前炫耀着。有发卡,皮套,橡皮……好多种小物品。也不知她在何时拿的,和她走在一起的我竟完全没有察觉到。
看着一旁高兴地摆弄着手里东西的小萍,我没有再去和她说上一句话,一路低着头默默朝前走去……
(二)
离我家不远有一个农贸市场。
在农贸市场有一位卖生猪肉的三叔,他家离我家不远,喊他“三叔”是按着年龄辈分算的。
记得有一天下午我去市场里买菜,只见三叔卖肉的摊位前围了好多的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出于关心我忙赶过去看个究竟。
走到近前,只听得人们你一句,我一句,七嘴八舌地在那儿议论着什么。我仔细听了一会儿,才弄明白:原来是三叔卖货的钱箱子被人“抱”走了。
“钱箱子怎么被人偷的?你离开了?离开怎么不把钱箱子里的钱装在身上,或者让旁人帮忙照看一下啊?”旁边有人在不停地追问着三叔。
“我和他在前边的摊上下棋,钱箱子就放在身后边,谁曾想这小偷竟这么大胆子。”三叔愁眉苦脸地望了一眼摊位旁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又顺手指了下摊位上摆着的一个棋盘。
以往,每次来市场总能听到三叔高声大嗓的叫卖声,现在他说话的声音却很小。
“这个点儿,市场上买东西的卖东西的人这么多,这小偷胆子也真够大的,何况,你还在边上下棋呢。”旁边有人接过三叔的话茬。
“听市场门口有人说,十几分钟前看到一个个子很高很瘦、微微有些驼背的男人抱着一个钱箱子快步走了出去。”市场门口那位卖水果的大姐大着嗓门扒开人群走了进来,“听说就这小区的,是个①大烟鬼。”
“哎!”她顿了下又无奈地摇了下头,稍作犹豫,接着低下声道:
“我看啊,就算知道是谁偷的,也没办法找回来喽!”听她的口气,好像很了解那个小偷似的。
“他……”她环顾了一下四周,欲言又止,没有继续深说下去,就悄悄退到了一边,加入到了围观的人群中。
“快报警!把他抓起来!”人群里有人提议。
“不行,没凭没据的,要有人看见了并肯出来指证才是,如果没有是不能随便抓人的。”
“没办法,认倒霉吧!”
“找人去他家搜搜,看有没有你的钱箱子。”
“他傻呀,如果真是他,在路上就该把钱箱子扔了,还拿到家里留下罪证?”
“看来,只有自认倒霉了。”
周围的人你一句我一句地帮着三叔出着主意。
听到此,我不禁嘴里轻轻地“哎!”了一声,无奈地摇了摇头。我没有参与到其中,也没有去安慰三叔几句,觉得于事无补,便默默地转身离开了。
(三)
朝阳小区离我居住的地方不远,只隔了一条马路。前不久,那里的一户人家被小偷光顾了。被小偷光顾倒不足为奇,主要是这小偷偷东西的手法是不得不令人“佩服”,“佩服”他们竟会有如此的“胆略”!
被偷的人家住在楼的最顶层——六层。这是一个四口之家:一对年轻人和他们的孩子与男主的老父亲。
男主人在外地工作,成年不在家,一年当中,也只有在大的节假日才回来几趟;这家的老人,每天吃罢午饭,只要是好天气就会下楼去,在楼下一呆就是一个下午,到了吃晚饭时才回家(因为住的楼层高老年人上下楼腿脚不便);家里的小孩儿在封闭式学校上学,一去就是一天,到晚上放了学才被接回家;女主人平日里爱打麻将,每天吃完午饭就会到牌友家打上几圈麻将。
这天下午,女主人照常去朋友家打了会儿麻将。快到接孩子点了,她就离开牌场,准备回家去换身衣服再去接孩子。
当她到家打开家门的那一刻,却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住了:只见屋里乱七八糟的,像是被人翻动过。
“遭贼了?”她慌忙跑到梳妆台前,拉开上面的一个抽屉,发现里面放的五万块钱没了——那是她上午才从银行取出来的,是借给一位朋友救急用的。本想着晚上吃完饭就送过去的,没成想只一下午就被人偷走了。
她又把家里里里外外查看了一遍,看看还少了些什么没有。她这一查看,顿时被吓出了一身冷汗:除了那丢失的五万块钱,还有她的几样贵重首饰也不见了,最可怕的是她家的一面窗的阳台罩子竟不翼而飞。
女主人慌忙拨打了110,报了警。
警察赶到后,勘察了一番,拍了照做了笔录,并在楼顶发现了她家的阳台罩子。
据警察分析:小偷不是一人作案,很可能是同伙作案,因为一个人是没办法把阳台罩子卸下来又拉到楼顶上去的;而且一定是知情人所为,因为在五层楼卸阳台罩子不仅费时间又很危险,也很容易被人发现。并且这么长的作案时间,只有知道她家下午没人的情况下,才敢这么肆无忌惮地去做。
(四)
我有位表叔,在我们当地的区wu/zhuang部做部长。每年的春节,他都会携家眷到老家农村小住一段日子,去陪伴住在那儿的老爹老娘。
多年前的一个冬夜,在老家平房里睡得正酣的表叔被窗外“嗒”的一声东西落地的响声惊醒。出于平时对工作的警惕性和经验,他躺着没动,也没有去开灯,只用眼睛朝窗子看过去:这一看可把表叔吓得不轻,只见一个人的脑袋正从窗玻璃上钻了进来,当时就被吓得出了一身冷汗。
他定了定神,紧跟着“嗖”地一个鲤鱼打挺从炕上坐了起来,伸手直奔那个人头抓过去(这里农村的土炕都是临窗的)。
那个贼人见被人发现了,急忙缩回了脑袋。紧接着院子里传来一阵叮咚乱响,表叔知道这贼人准是要逃跑,他一个飞身从炕上跳到了地下,快步向院子里追去。
待他打开门,只见一个黑影早已上了邻居家的院墙,随着几块墙砖“噼里啪啦”落地声,那个贼影就消失在夜色里。
表叔没有继续去追,他深知“穷寇莫追”的道理。料定此人也不是个善茬,如果去追的话,贼人必定会狗急跳墙,如果真的动起手来,恐后果难以预料。
表叔又转身回到屋里,睡梦中的表婶早已被惊醒,开了灯正要往外赶着看个究竟,看到迎面走进来的表叔,忙追问道:“外面怎么回事,搞得这么大动静?”
“家里遭贼了。”
“啊?贼?丢东西没?”表婶连声追问着。
接着又疑惑道:“咱们家也没什么值钱的东西可偷的呀?”
表叔一家长期居住在城里,父母却在农村给他留有一处平房。只有在春节期间或其他节、假日才会来这里小住一段日子,一是为了陪伴二老,二是顺便拜访一下街坊四邻,联络联络感情。一直以来,家里除了些过日子用品,也没什么值钱的物品摆放在这里。
“小偷还没来得及偷东西呢就被我发现了,我想这小偷一定摸清了咱家的情况,是奔着家里我这手q来的(工作需要)。
表叔随手去摸了摸身旁衣架上上衣兜儿里的手q,心里暗暗道:如果它真的丢了,那可麻烦大了!
“一定是个惯犯,这窗玻璃被他划开一个洞,我都没听到声音,要不是他不小心碰落了什么弄出声响,我看,这小偷很可能会得手的。”
“这窗户上的洞是怎么弄出来的?这小偷也真本事了。”
“我想是用玻璃刀划的,再用一种特制的工具吸住,用手一拉玻璃就掉了。”表叔一边两手比划着,一边猜想着说,
“他这是想伸进头来探探屋里虚实,下一步就会伸进手来,从里面把窗插销打开,再开窗进来偷东西!”
“这小偷胆也太大了,屋里还住着人呢就敢进来偷!”表婶悻悻道。
“嗯,这小偷胆子确实不小!”表叔平复了一下情绪,拿起手机报了警。
等警察赶到,表叔表婶随着警察来到院中,只见屋外窗台下有一块圆形的玻璃靠墙放着,一把玻璃刀和一个像抽马桶的搋子散落在一旁,还有家里一个没用的塑料花盆和花土摔落在地上。
注: ①〔大烟鬼〕吸食毒品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