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每个人去外地出差或是旅游,似乎都会去探访当地的小吃,或是购买一些特产,带回去给亲朋好友,以示我去过某某地方。
当客人退房走了,我去查房的时候,发现客人留下许多所谓的特产,在房间里面。
那些特产,看上去并不是客人不慎遗忘的,因为它们都放在非常显眼的位置,一看就是客人明显有意丢下不要的。总共有四五包的样子,其中一包已经开封,说明客人是已经尝过其味道的。
从包装上看,客人去的是我们这个地方比较有名的一座寺庙,但所谓的特产,看上去却是三无产品。原本我并不认识它是什么产品,但因为好奇,加之自己也确实比较无聊,也就上网搜了一下那座寺庙的特产,跟其中一项叫做葛根粉的产品还比较符合。
对于客人遗留的东西,不管开封没开封,我一般都会直接丢弃。但是这一次我却忍不住有了想尝一尝的冲动。因为印象中多年前似乎吃过一次葛根粉,它的外形已经不记得了,只记得冲调好以后,黏糊糊的跟鼻涕有些类似。同时也想验证一下到底是不是我印象中的葛根粉。
说做就做。
因为包装袋上并没有讲具体怎么冲调,只能问度娘。照着度娘讲的方法冲调出来,果然跟记忆中的一样,亮晶晶黏糊糊的浓稠状。只是实在不敢尝上一口。
不禁想起几年前,身在蓉城的同学,隔三差五的给我寄些小吃水果啥的。寄得次数多了,咱好歹也得回寄一些吧。于是,将我们这个城市所谓的“名”特产,寄了一些过去。
结果,在收到我寄过去的特产之后,她特意召集起留在蓉城的其他几个同学,搞了一个小聚会。聚会中非常隆重地跟同学们一起品尝我寄过去的特产。然而,在品尝过后,大失所望,然后假模假样十分心疼的打电话问我,说那么多年,我在这个城市是怎么生活下来的。
其实,在寄的时候我就知道,她们是根本就不可能喜欢的,因为我也不喜欢。之所以我还会寄过去,只因为他们是“特产”。
既然所谓的特产,并不是人人都喜欢,可人们却还是忍不住热衷于各种各样的“特产”。就像儿子这次去新疆,带回各种各样的纯奶糖和奶糕,一股浓浓的腥味,食难下咽,最后只得分食给了客人。
其实,人们对特产的热衷,只不过是一种情感而已。因为当亲朋好友看到这份来自远方的礼物,眼中总会流露出好奇与惊喜,心中也会充满幸福和满足。
网友评论